1、2018-2019 学 年 安 徽 省 黄 山 市 屯 溪 第 一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物 理 试 题物 理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时人造卫星可以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时,
3、物体可以视为质点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可能为零,但位移不可能为零B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相同C物体运动过程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不可能小于路程3生活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都称“速度”。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以 9.8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由于堵车在隧道内,车速仅为 1.2m/s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 8m/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D子弹以 800m/s 的速度撞击在墙上4如图,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有( )A重力、绳的拉力B重力、
4、斜面的弹力C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D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5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相同,则(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 行驶了 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 行驶完剩余 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8km/h.那么汽车在前 路程内速度的大小是( )A25km/h B34km/h C35km/h D38km/h7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零为止,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5、( )A先增大后不变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逐渐增大8一质点沿 x 轴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 t=0 时位于 x=2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则( )At=1s 时的加速度大于 t=5s 时的加速度B在 06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6m/sC当 t=6s 时,质点在 x 轴上的位置为 x=20mD第 2s 内的运动方向与第 5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9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 t 内位移为 s,动能变为原来的9 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A B C D10 A、 B 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
6、落地, A 球下落的时间为 t, B 球下落的时间为t/2,当 B 球开始下落的瞬间, A、 B 两球的高度差为( )A gt2 B gt2 C gt2 D gt211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弹簧长度为 l1;改用大小为 F2的拉弹簧另一端,平衡时弹簧长度为 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12一辆汽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交通事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依次经过 a、 b、 c、 d 四点。已知通过 ab、 bc 和 cd 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23, ab 和 cd 距离分别为x1和 x2,则 bc
7、 段的距离为( )A B C D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记数点间时间间隔是 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小车在 C 点的速度 vC = m/s,小车运动的平均
8、加速度 a =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填空题15如图,两光滑斜面在 B 处链接,小球由 A 处静止释放,经过 B、 C 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3m/s 和 4m/s, AB=BC。设球经过 B 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_,球由 A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_m/s.四、解答题16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5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 0.4 m/s2,则(1)从开始刹车后 20s 内滑行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为位移为 30m 时所经历的时间;(3)静止前 2.5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17如图所示为水平导轨,A、B 为弹性竖直挡板,
9、相距 L2 m.小球自 A 板处开始,以V04 m/s 的速度沿导轨向 B 运动它与 A、B 挡板碰撞后均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率反弹回来,且在导轨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使小球停在距板 1m 处,试写出该加速度的表达式。18从 20m 高的平台边缘有一小球 A 自 由 落 下 , 此 时 恰 有 一 小 球 B 在 A 球正下方从地面上以 20m/s 的 初 速 度 竖 直 上 抛 。 求 :(1)经 过 多 长 时 间 两 球 在 空 中 相 遇 ;(2)相 遇 时 两 球 的 速 度 vA、v B;(3)若 要 使 两 球 能 在 空 中 相 遇 , B 球 上 抛 的 初 速 度
10、v0最 小 必 须 为 多 少 ? ( 取 g=10m s2) 19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t=3s 时并排行驶,则:(1)在 t=0 时,哪辆车在前?甲、乙之间沿公路方向的间距是多少? (2)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多少? (3)甲、乙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多少? (4)甲、乙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何时沿公路方向的间距最大?最大间距是多少?2018-2019 学 年 安 徽 省 黄 山 市 屯 溪 第 一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物 理 试 题物 理 答 案1D【解析】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11、引入这个概念使很多问题变得简单易懂;A错误.B、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不一定能够简化为质点,如研究电子的内部结构时电子不能简化为质点;故 B 错误.C、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时,人造卫星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 C 错误.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C【解析】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路程
12、为零,位移也一定为零;故 A 错误.B、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当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故B 错误.C、只要初末位置相同,位移就相同,但路程可以不同;故 C 正确.D、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其他情况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3B【解析】A、百米跑的运动员以 9.8m/s 的速度到达终点,与终点位置对应,故是瞬时速度;故 A 错误.B、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 1.2m/s,是在隧道中的
13、平均速度;故 B 正确.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 8m/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为某一位置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 C 错误.D、子弹以 800m/s 的速度撞击墙上,与某一位置对应,是瞬时速度;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知道平均速度与时间段联系,瞬时速度与时刻联系.4A【解析】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如有弹力,小球将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和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将向左上方运动,与题设条件矛盾。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故 A 正确,B,C,
14、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采用假设法分析斜面的弹力是否存在,这是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常用的方法。5B【解析】由于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大,经过相同的位移,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小;而乙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小,所以在相等位移内它的时间比甲大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B 正确6C【解析】设全程的路程为 x,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全程和后 1/3 的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 , ,则行驶前 2/3 路程所用时间为所以 ,故选 C考点:平均速度【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15、,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注意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不同。7D【解析】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同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 0,速度仍然增大,只是增大得越来越慢.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增大;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8C【解析】A:t=1s 时的加速度就是 02s 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 ;22160/3/vamstt=5s 时的加速度就是 46s 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 。222/4t则 t=1s 时的加速度小于 t=5s 时的加速度。故 A 项错误。B: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
16、内物体的位移,06s 内质点的位移;06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 。故 B251682xm 18/3/6xvmst项错误。C:质点在 t=0 时位于 x=2m 处,06s 内质点的位移 18m;t=6s 时,质点在 x 轴上的位置为x=20m。故 C 项正确。D:由图知:第 2s 内与第 5s 内物体速度均为正,则第 2s 内的运动方向与第 5s 内的运动方向相同。故 D 项错误。点睛:图象类题目要理解图象横纵坐标、截距、斜率、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对应的物理意义。9A【解析】设初速度为 v0,末速度为 vt,加速度为 a,则位移为: ,初动能为 ,末动能为 ,因为动能变为原来的 9 倍,所以有
17、 联立解得: ; 由加速度定义可得: ,故 A 正确,BCD 错误【点晴】由题意知,动能变为原来的 9 倍,可解得末速度和初速度的倍数关系,结合位移公式,可分别求出初速度和末速度,再由加速度的定义求得质点的加速度10D【解析】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 后开始下落,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 ,根据 ,知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总高度分别为 , ,两物体未下落时相距 ,所以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故选项 D 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两物体的运动,知道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 后开始下落,以及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11B【解析】由胡克定律得 F=kx,式中 x
18、 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 l0,则有: F1=k( l0-l1), F2=k( l2-l0),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 ;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胡克定律的计算,在利用胡克定律 F=kx 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式中 x 为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这是同学常出差的一个地方.12D【解析】将 bc 段分成时间相等的两段,位移分别为 x3、 x4,将 cd 段分成时间相等的三段,位移分别为 x5、 x6、 x7,设每一段时间为 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x3 x1+aT2, x4 x1+2aT2, x5 x1+3aT2, x6 x1+4aT2, x7 x1+5aT2,可知 xbc x3+x42
19、x1+3aT2, x2-x1=(x5+x6+x7)-x1=3x1+12aT2x1=2x1+12aT2,可知 ;解得 .故选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3ACD【解析】选取的计数点间隔较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计数点间的间隔时,在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此 A 项正确;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准确性降低,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而使小车加速度增大的常见方法是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以增大拉力,故 B 错,D 对;为了减少长度测量的相
20、对误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分辨不清的点,因此 C 项正确140.1s;1.9m/s;【解析】据题意,由于相邻两个计数点点之间有 4 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小车在 C 点速度等于 BD 段平均速度,即: ,小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为: 。考点: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159:7;2.1 【解析】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出小球在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求出小球在 AB、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求解AC 段的平均速度设 AB=BC=x, AB 段时间为 t1, BC 段时间为
21、 t2,根据 知 AB 段: , BC 段为,则 t1:t2=7:3,根据 知 AB 段加速度 , BC 段加速度 ,则球在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9:7;根据知 AC 的平均速度 .故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6(1) (2) (3) 【解析】(1)先求解运动的总时间,然后运用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取较小的值(较大的值是包括反向加速的时间,不合实际);(3)采用逆向思维,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详解】(1)由 得:0=
22、5+(-0.4) tt= 12.5s 即汽车将在 12.5s 末停止运动。根据得: s=31.25m (2)由位移公式解得: t1=10s,t2=15s(不符合实际,舍去)(3)运用逆向思维,把汽车的减速到零的过程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出汽车以0.4m/s2的加速度经过 2.5s 的位移,即: .【点睛】本题关键明确汽车刹车的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灵活地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17【解析】已知物体在碰到 A 或 B 以后,均以与碰前等大的速度反弹回来,可将该运动看成在一条直线上做方向不变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物体停在 AB 中点,得出运动的路程 ,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
23、式 vt2-v02=2as 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的运动可等效为单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分析可知,小球的位移应为(2 n+1)m( n=0,1,2,3)由 得:【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将该运动看成在一条直线上做方向不变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t2-v02=2as18(1) (2) ; (3)s1/ms/10/ms【解析】(1)设经过时间 t,AB 在空中相碰,A 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h 1= gt2B 球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为:h 2=v0t- gt2 1由几何关系有:H=h 1+h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svHt10(2)相遇时
24、: ;/AgtmsmgtVB/100(3)若要两球在空中相遇,则相遇的时间要小于 B 球上抛的总时间,即满足 0vH g2解得:v 0 smgH/12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相遇问题。19(1)甲在乙前方, (2)t=1s (3) (4) t=2s,【解析】(1)根据 v-t 图,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3s 时,甲、乙并排行驶, ,由位移和 v-t 图面积对应关系,03s 内位移:故 t=0 时,甲在乙前方,甲、乙相距(2)甲、乙并排行驶,有: 即:由图像可得: , ,代入上式得: t1=2s,t2=3s所以 t=1s 时,甲、乙第一次并排行驶.(3)01s 内, ,甲、乙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或 )(4)甲、乙两次并排行驶之间, t=2s 速度相等,此时间距最大;0-2s 内,最大间距为:【点睛】本题是追及问题,关键要明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道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