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8055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 分钟,分值: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导学号:41242098】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 “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 “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

2、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 “袅袅”之态。 “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 “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 “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

3、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 “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 “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

4、合,故“柳” “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 。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 ,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 ,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摘编自蒋育君 古典诗词中 “柳”的意象分析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古典

5、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的意象在 诗经中就已出现。B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C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D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 “柳”与“留”谐音, “丝”与“思”谐音。C A 项, “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原文不符,文中是“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B 项, “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杨柳”就是柳树。D 项,借柳表达离人“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古代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是故乡的象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6、是(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B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D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 “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B 文章是按照柳具有的意象类型来论述的,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其发展轨迹也不明显。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B隋炀帝 “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

7、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C无论是许浑、冯延巳,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B 逻辑关系错误。文中有“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的文字。(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导学号:41242099】打 树许 仙李正第三次被送入市人民医院抢救时,已是奄奄一息,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毫不犹豫地又把他送入市里最好的医院。李正在高干病房几度昏迷,主治医生是该院副院长,卑微地对李赛白道:“李书记,非常抱歉,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您看是不是按老人家的意思

8、回去吧,晚了怕”昏迷的李正老眼潮湿,枯枝般的手死死抓住老伴不放。老伴抹着泪,对儿女说:“你爹想回家过年,你们就随他的心愿吧。 ”李赛白和李赛红这才送父亲回家。这天是年廿九,李赛白和李赛红回到老家就奔进奔出的,要给父亲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李赛红和母亲把家清扫干净,又准备红包、烟酒茶和糖果;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家里亮堂堂的,飘出煮粽子和炒瓜子的香息,乡亲们纷纷前来探望。李正回家后神志反而清醒了,时不时地睁开眼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了一夜,见父亲病情平稳,也松了一口气。第二天上午,李正忽然有了精神,叫老伴扶他坐起身来,要看一看孙女和外孙子,瞧着孩子们跑进跑

9、出的,枯槁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下午,李赛红和嫂子下厨,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年夜饭,大家把饭桌移到父亲的床前,让李正靠在床上吃饭。见父亲精神好,大家也开心,有说有笑的,一个个向父亲敬酒,祝他长命百岁,李正居然喝了一杯酒,还吃了半碗饭,脸红扑扑的。吃过年夜饭,饭桌撤走了,老伴和女儿、儿媳妇收拾干净后,再次回到他床前,李正伸出手来,吃力地比划着。李赛红问母亲,爸爸说什么?“打树。 ”“打树?”李赛红问父亲,李正点点头。儿媳妇愣愣的,但李赛红连忙朝父亲说:“好。打树。我们打树。 ”打树是李家大年三十必备的传统节目。院子的围墙里种着两棵树,一棵梨树,一棵桃树,分别是李赛白和李赛红出生那天李正种的,如今

10、已有四十岁和三十八岁了,是方圆百里以内两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令乡亲们羡慕不已。乡亲们但凡教育起后代来,必以李家儿女为榜样。李赛白和李赛红自有记忆起,每年吃过年夜饭,父亲就操起门闩,李赛白便自觉地躲在自己的梨树后,李赛红也学哥哥样,躲在自己的桃树后。李正借着几分酒力,先打梨树,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白就在树后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 ”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 ?”李赛白又答:“决不开谎花。 ”轮到桃树,也是这番打问与应答。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都大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回家过年,李正依旧热衷于打树,让两个成年人躲在树后,他边打边问:“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问:“我是梨树,

11、怎么开红花结红果呢?”李正醉醺醺地说:“我怎么问你就怎么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 ”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黑花结黑果?”李赛白又答:“决不开黑花结黑果。 ”再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升职了,当官了,从商了,发达了,回家过年,李正还是热衷于打树,让两个大人躲在树后,还是边打边问孩子们不知道打树是怎么回事?好奇新鲜,吵吵闹闹的,院子可热闹了;李赛红将门闩交给哥哥李赛白,自己拉着侄女躲在梨树后,李赛白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红就教侄女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 ”李赛白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她们又答:“决不开谎花。 ”接着是李赛红打树,李赛白拉着外甥躲在

12、桃树后卧室里,李正笑微微地望窗外,慢慢地合上老眼;他太累了,去那边休息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注】 谎花:不结果实的花。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一句,为下文写 “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看护”及“移饭桌及给父亲敬酒”张本。B昏迷的李正之所以“老眼潮湿” ,是他意识到自己马上要离开亲人,很是舍不得;也为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孙女和外孙而感到欣喜。C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还准备了蜡烛、香、鞭炮和烟花等,是要给父亲过个热热闹闹的年。D这篇小说以“父亲”为主要人物,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心理、

13、场面等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感人。B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分析及艺术手法鉴赏的能力。B 项, “也为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孙女和外孙而感到欣喜”牵强附会。5李正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6 分)_【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特征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从文章中找出关于李正的描写,然后加以概括。如他在弥留之际对儿女还要进行品德教育,由此可以概括出他坚强执着;他用“打树”这种独创而特殊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说明他善于创新;重病在身还不乏微笑,说明他乐观淡定。【答案】 坚强执着:弥留之际还要对儿女进行品德教育。善于创新:用独创的,特殊的“打树”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收效显著。淡

14、定乐观:坦然面对自己的病情,重病在身不乏微笑。6李家的“打树”教育给人以深刻启迪,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_【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概括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李正用“打树”这种方式教育子女这件事情上进行概括,如他多次教育,由此可以概括出对人的教育要常抓不懈;李正的比喻也是有深意的;女儿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启迪我们教育要代代相传等。【答案】 李正多次对不同年龄、身份的儿女进行“打树”教育,它启发我们:对人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常抓不懈;不管他们年龄多大,地位多高,都要坚持,且出成效。李正对儿女的“打树”教育,以开花结果为喻,很有深意。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要华而不实,而

15、是既要开花,更加结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要有一颗红心,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不给国家和人民抹黑;有身份、地位后要做廉洁的善人而不做恶毒之人。李赛红、李赛白分别对侄女、外甥进行“打树”教育,它启迪我们:传统道德教育要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这样,我们的民族才大有希望。(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导学号:41242100】材料一: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以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为突破口,以改革发展

16、为手段,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到 2020 年“大城市病”得到缓解,到 2035 年“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到 2050 年全面形成具有首都特点、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摘编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材料二:表 1:国家 城市排名综合指数(100理想)社会稳定医疗保健文化与环境教育 基础设施澳大利亚墨尔本1 97.5 95 100 95.1 100 100奥地利维也纳2 97.4 95 100 94.4 100 100加拿大温哥华3 97.3 95 100 100 100 92.9加拿大多伦多4 97.

17、2 100 100 97.2 100 89.3澳大利亚阿德莱德5 96.6 95 100 94.2 100 96.4(数据来源:经济学人智库 2017 全球宜居城市报告)表 2:评价类型 评价对象 排名最高十大城市综合评价 城市宜居指数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分要素评价 城市安全性深圳、北京、成都、南京、上海、贵阳、青岛、济南、厦门、苏州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北京、成都、济南、昆明、沈阳自然环境宜人性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南京、成都、杭州、福州、威海、厦门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威海、济南、北京、南京、武汉、苏州交

18、通便捷性厦门、苏州、济南、海口、银川、威海、石家庄、昆明、南京、长春环境健康性厦门、西宁、银川、青岛、威海、长春、南宁、乌鲁木齐、昆明、深圳(数据来源:中科院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材料三: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特别是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的过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思维指导下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的诸多弊病暴露无遗,人们对“宜居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在新时代的新城镇格局下,城市宜居方案发生了新变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城市宜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提到德国弗莱堡,这个城市在法规体系、交

19、流学习机制和市民参与等方面表现卓越,超越了传统模式,让居住者的幸福感可持续,最后达到城市居民寿命的延长。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标准,仇保兴说,要由城市居民“用脚投票”决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则表示,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市场方式补足了城市的服务业短板。李铁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增加包容,要欢迎与新经济模式相关的市场化主体和外来人口参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其次,要转变执政理念,要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不能以精英思维排斥任何城市需要的人口和产业;最后,要适应城市的物质生态和社会生态,体现出真正的生态宜居城市理念。(摘编自中国经

20、济网2017 未来城市峰会:聚焦生态宜居与城市生命力 )材料四:宜居城市,通俗地讲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从学术上讲宜居城市更加强调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等。“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目标。 “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最基本要求,如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等;较高层次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更高要求,如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个人的发展机会等。因此,城市建设要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同时要高效和合理利用有

21、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摘编自张文忠等著 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宜居城市指的是适宜人居住的城市,是衡量城市的重要标尺,应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B人口过多、交通堵塞、房价高涨等“大城市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因此将大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之务。C材料三侧重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应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要,材料四则侧重满足居民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D材料二中两个表格来源不同,但评价宜居城市的指标基本相同,且都将城市环境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B B 项, “

22、将大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之务”于文无据。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三中提到的德国弗莱堡,在城市建设中,能突破传统,创新城市治理理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B青岛能排在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首,是因为它在各项评价指标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北京则因为综合指数不高而未能入选。C “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建设目标应满足居民最基本的要求,相较而言,更高层次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重要。D大城市的城市建设和运营存在诸多弊病,新时代的新城镇格局下,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成为宜居城市成为未来的趋势。A B 项, “在各

23、项评价指标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错。C 项, “也更重要”属主观臆断。D 项,原文说的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不能判断为“未来的趋势” 。9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就如何建设宜居城市提出几点建议。(6 分)_【答案】 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医疗、教育、交通等的投入,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尊重民意,提高市民建设宜居城市参与度。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导学号:41242101】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各试

24、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郓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述悉复之。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开封推官。坐尝被曹利用荐,出知常州,迁为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江陵屯兵喧言仓粟陈腐,欲以动众。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徙湖南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欲构乱,或指昭述谓曰:“如李公长者,何可负?”其谋遂寝。昭述闻之,以戒监军。监军自是不复为暴。比去,众遮道罗拜,指妻子曰:“向非公,无噍类矣。 ”徙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加直史馆。徙陕西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为三司户部副使,累迁刑部郎中。陕西用兵,提点陕西计置粮草,还授度支、盐铁副使,以

25、右谏议大夫为河北都转运使。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初,六符过之,真以为堤也,及还而城具,甚骇愕。初置义勇军,人情汹汹,昭述乘疾置 日行数舍,开谕父老,众始安。宣抚使表其能,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澶州,又为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河北始置四路,以为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改龙图阁学士、知秦州。谏官、御史言昭述庸懦,不可负重镇,留真定府。居四年,入领三班院,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郑州。未几,知通进银台司,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尚书右丞。从祫享致斋于朝堂,得暴疾卒。赠礼部尚书,谥恪。(节选自宋史李昭述传)【注

26、】 疾置:古时为供紧急传递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换乘马匹等而设置的驿站。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 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B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 农八万逾旬而就/C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 /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愈旬而就/D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 /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C 根据 “以为” ,排除 D 项;根据“农八万”作“调”的宾语,排除 B 项;根据“久”修饰的是“未塞” ,排除

27、A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士院,官署名,掌起草任免将相、号令征伐等机密诏令,并备皇帝顾问,宋称翰林学士院。B转运使,主管运输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时该职曾为一个地区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C遮道,又称“拦路” “借留” ,典出东汉寇恂,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D. 致斋,指精致的书斋学舍,内含文房四宝,琴棋书画,茗香绕竹,无不精致,文化韵味浓厚。D 致斋 ,此处指行斋戒之礼以致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昭述子承父荫,累迁高官。他先承父辈官爵出仕,后经皇帝召试赐进士出身,凭借

28、自己的才华和不懈努力,最终升至尚书右丞,死后追赠礼部尚书。B李昭述恪尽职守,关注民生。他在担任群牧制置使属下判官时,郓州官员随意扩大官邸用地,侵占当地百姓良田,李昭述把这些占地全部返还给百姓。C李昭述德才兼备,深孚众望。他巧妙处理江陵屯兵因库粮陈腐打算闹事的事件,凭借自身的长者威望消除了潭州戍卒的暴乱计划,离任时戍卒罗拜相送。D李昭述善掌大局,政绩显著。朝廷刚设置义勇军时,人心动荡不安,他换乘驿站马匹,不顾疲劳日行百里,劝谕父老,安定众心,后被举荐,深受朝廷重用。B “扩大官邸用地”错,原文中的“牧地”不是地方长官官邸用地,而是牧场用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29、)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5 分)译文:_(2)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5 分)译文:_【答案】 (1)昭述从仓库中取出粮食作为俸禄,并用库粮做饭让僚属们吃,众人于是安定下来。(2)当地发大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昭述借助僧舍存粮做成稀粥(给饥民吃),使几万饥民存活下来。【参考译文】李昭述,字仲祖,凭父亲的功德做了秘书省校书郎。皇帝在学士院将他招来面试,赐进士出身,任命为刑部详覆官,多次升迁官至秘书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推荐他作判官,郓州因牧地侵占民田多达数千顷,昭述全部返还百姓。以太常博士的身份任开封知县,破格晋升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开封推官。(后曹利用获罪

30、)他因为曾经被曹利用推荐过而受到牵连,出京任常州知州,贬为三司度支判官,又改任河北转运使。江陵屯兵纷纷扬言仓库粮食陈腐变质,打算聚众闹事。昭述从仓库中取出粮食作为俸禄,并用库粮做饭让僚属们吃,众人于是安定下来。后来昭述移官到湖南潭州,戍卒因为监军酷暴而愤怒,想要发动暴乱,有人指着昭述对大家说:“像李公这样的长者,怎么可以辜负他?”这些谋划于是停止了。昭述听说这件事后,就用它来警戒监军。监军自此后不再行使暴力。等到昭述离任时,众人围在道路上恋恋不舍,环绕着下拜,指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说:“往日要不是李公,我们家里就没有活着的人了啊。 ”后移官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加直史馆头衔。又改任陕西转运使,纠察在

31、京刑狱,任三司户部副使,积累官资升迁到刑部郎中。朝廷在陕西用兵(与西夏人作战) ,李昭述提点陕西计置粮草,还授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的身份为河北都转运使。黄河在澶渊决口,很久没有堵住。正值契丹遣刘六符来出使,朝廷就命昭述在澶州筑城,以治理河堤为名,调来兵农八万,十多天就完成了。开始六符路过这里,真以为是河堤,等到返回时城已全部筑好,很是惊骇。朝廷刚设置义勇军时,人心动荡不安,昭述换乘驿站马匹日行百里,开解劝谕父老,众人才安下心来。宣抚使上书举荐他的才能,朝廷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澶州知州,又任命为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河北才设置四路,就任命他为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当地发大水,很

32、多百姓流离失所,昭述借助僧舍存粮做成稀粥(给饥民吃) , 使几万饥民存活下来。改任龙图阁学士、秦州知州。谏官、御史说昭述平庸懦弱,不能担负重镇,就留任真定府。过了四年,入朝兼任三班院长官,以翰林侍读学士身份任郑州知州。不久,又担任通进银台司长官,太常寺判寺,又兼任三班,积累官资升迁至尚书右丞。跟从皇上祫祭在朝堂行斋戒之礼时,得了暴病猝死。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恪。(二)古代诗歌阅读 (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导学号:41242102】诉衷情近柳 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

33、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故人”的思念是全词的中心,所以作者将 “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联系柳永其他羁旅行役之词来看, “故人”应指他在京都相识的民间歌妓们。B作者很注意上下阕之间和意群之间的照应和映衬。如“伫立”与“静倚” ,“望处”与“凝睇” , “残阳”与“远水生光”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C “残阳 ”“黯然情绪” “愁无际” “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词语,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D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空”字极富表现力,既

34、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A A 项,本词中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而是含糊其词的。15词的上阕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阕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 “气爽” “水生光” “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 “幽径” “渔村” “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词的上阕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

35、荒寒、凄清、寂寞之感。(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导学号:41242103】16(1)季氏将伐颛臾 中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_,_” ,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2)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中多处写到月,如“_”一句借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抒发离别之情;“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_” 一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答案】 (1)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月明江水寒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导学号:41242104】这是座谈,不是什么正式性会议,请

36、大家不要拘束,有什么意见就姑妄言之,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我们只希望听到大家真实的心声。虽然努力了多年,也练习着写过一些诗歌,但我还是没有底气,若得不到这位著名诗歌评论家的首肯,我的这首诗肯定还得化为泡影。银行大批量为大学新生办卡,可以获得大量用户,但就这种“业务拓展”显然打错了如意等盘,因为这不符合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他们俩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往往一谈就是数小时,常常是茶馆要打烊了,服务员过来催了,他们才意犹未尽地告别,还要相约来日。引进了外国先进医术,也买来了最先进的器械,医生对昏迷了半个月的王少鹏又做了一次手术,王少鹏终于起死回生,苏醒了过来。他们痛感清末民初那种孤芳自赏、脱离现实生活的

37、画风无法担负起唤醒民众的重任,于是立志将“绘画革命”与“政治革命”同时进行。A BC DA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之辞。选项内容是请别人发言,并非自谦。化为泡影: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形容希望落空。它不能用于具体的物。如意算盘:比喻只从好的方面打算。合乎语境。惺惺相惜: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毒品的流行往往与其他社会病害、不良风气纠缠在一起,如果不同时改变不良风

38、气和其他社会病害,就难以使毒品彻底禁绝。B 2018 职场人生活状态调查报告显示,十年间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长 2 096 万人,其中 40%的人希望远离喧嚣,搬到农村。C玛丽安由于对自己的虚荣心估计不足,对自己的判断力过于自信,那个卑劣的威洛比差点成了她的丈夫,差点贻误了她终身。D老年人因为年纪大,所以健身时应选择一些动作幅度小、力度不大的项目为宜,不应做剧烈运动,以免受到损伤,导致病患。B A 项, “改变”与“其他社会病害”搭配不当。 C 项,中途改换主语。前句的主语“玛丽安”尚未有谓语,后句的主语就变成了“威洛比” 。D 项,句式杂糅。应在“选择一些”前面加个“以”字,或删掉“为宜” 。

39、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先生是本专业的泰山北斗,我作为您的高足,能有您水平的十分之一,就很满意了。B我们学生太忙,人又多,无从前往,您若能就教于此,我们感激之至,一定倾耳聆听。C在公司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你们这些老员工一直效犬马之劳,作为经理,我非常高兴。D听说你得了病,家父十分着急,却因不良于行,难以前来探望,所以特地派我来看望。D A 项,高足,敬辞。B 项, “就教”错,它的意思是向对方求教,本项中不合乎人物身份。C 项, “效犬马之劳”是自谦的说法,不能用于他人。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40、 个字。(6 分) 【导学号:41242105】中国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_。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像一幅中国画长卷,_,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通过一道道门,进入一层层院,一院院景物不同、_。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_【解析】 从整个文段的内容看,第空,应写出中国庭院建筑与欧洲建筑的不同,以引出下文的具体介绍。第空要结合“中国画长卷”的观看特点一段段地看拟写;第空要注意横线前的顿号,句式要与

41、前面相同,内容也要与之相似。【答案】 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 一步步感受有别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导学号:41242106】孩子在家不能主动完成家庭作业,成绩下降,学习兴趣降低,不听话,甚至青春期逆反,这些问题让人忧愁。课外辅导能帮您解除烦恼,和大家一起补习,孩子就能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成绩就提升了,青春期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学习不一定能提高学习兴趣。_。_。【答案】 有学习兴趣不一定能提升成绩 有学习兴趣不一定能解决青春期问题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风在追求叶子

42、,承诺要带着叶子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叶子犹豫不决,征求树的意见。树说:“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终有一天,叶子被风打动选择随风漂泊。分开那刻,它问树:“你为何不挽留我?”树骄傲地说:“世界上不只有你一片叶子。 ”它问风:“你为何要追求我?”风真诚回答:“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 ”叶子缄默。树问叶子:“你为何要与我分开?”叶子开心地说:“因为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风问叶子:“你为何要跟我走?”叶子欣喜地说:“因为你给了我幻想并能满足我。 ”当叶子好奇地看世界时,风停了,一辆车把它压碎。树很伤心,后悔没有挽留叶子。风继续吹,没有伤感,因为我满足了你,你必须支付相等的代价。阅读上述材料,在比较风、树与叶的行为态度中,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例文】收获梦想,必先付出风在追求叶子而叶子很犹豫,便去询问树。树说:“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但叶子离开时,树却没有挽留。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