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 1 课时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学考报告】知识内容 必考 加试1.物质的分类方法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bbbbbcbb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彩,为了简明有序地掌握其性质和变化规律,常用分类方法进行研究。1物质的分类方法(1)化学家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行分类。例如: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将物质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再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物质 混 合 物纯 净 物单 质化 合 物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2、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 CO2、SO 2 等):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如 MgO、Ca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物质分类的意义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规律。【思考探究】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提示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如 Cl2),也可能是混合物(如 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 )。2金属氧化物是否都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是否都是酸性氧化物?提示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比如 N
3、a2O2 就不是碱性氧化物,Al2O3 也不是碱性氧化物,它属于两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比如 CO、NO 就不是酸性氧化物。【例 1】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依次排列的是( )A醋酸、乙醇、氯化钠B硝酸、烧碱、纯碱C碳酸氢钠、氢氧化铜、硫酸钾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解析 A醋酸是由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乙醇是有机物,不属于碱;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 A 错误。B.硝酸是由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烧碱即 NaOH 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即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
4、 B 正确。C.碳酸氢钠是钠离子和碳酸 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铜是由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硫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 C 错误。 D.盐酸是 HCl 和水的混合物;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苛性钠即 NaOH 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 D 错误。答案 B规律方法: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物质分类的标准。【训练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 2、SO 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D胆矾是纯净物,水泥是混合物解析 A 项,CO
5、 不与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A 项错误;B 项,如 CO 为非金属氧化物,但它不是酸性氧化物;C 项,如 MnO 含金属元素 Mn,但它是阴离子。 4答案 D二、物质的转化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1)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2)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2化学反应的分类(1)人们常按照物质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一种金属排在另一种金属的前面(K、Ca、Na 除外)。(3)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
6、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思考探究】3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提示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其标准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若一个反应中同时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若一个反应中只有单质之间的转化,则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O 3 3O2)。4根据化学反应所表现出的特点,怎样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提示 如图所示:重点提醒: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 2】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下):(1)以 Na、K、H、O、C、S 、N 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
7、在表中的后面。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化学式 HCl_Ba(OH) 2Na 2CO3_CO 2Na 2ONH 3H 2O2(2)写出转化为 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实验室由制备 O2 的化学方程式_ 。(4)实验室制备常用_和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解析 (2)由 CO2转化为 Na2CO3,可通过酸性氧化物与碱或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实现。(3)实验室制 O2,可在 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 H2O2。(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 CO2,检验 CO2可用澄清石灰水。答案 (1)H 2SO4(或 HNO3 等) NaOH( 或 KOH)Na 2SO4(或 K2CO3 或
8、 Na2SO3 或 NaNO3 等)(2)2NaOHCO 2=Na2CO3H 2O(3)2H2O2 2H2OO 2= = = = =MnO2 (4)稀盐酸 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有 CO2 生成【训练 2】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 8 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C O2 CO2;= = = = =点 燃 _;_;_;_;_;_。解析 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必定符合同一标准,就会有某一共同的性质,利用一类物质和另一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9、,就可以找出物质之间转化的方法: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金属 碱性氧化物 ,该题 氧 气 碱 盐 水 酸 ) 氧 气 酸 盐 水 碱 )对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限定了 8 种物质,从这 8 种物质中选用符合条件的物质进行各类物质间的转化。答案 CO 2H 2O H2CO3 CO 2Ca(OH) 2=CaCO3H 2O Fe2HCl =FeCl2H 2 CaO 2HCl =CaCl2H 2O Ca(OH)22HCl =CaCl22H 2O CaOH 2O=Ca(OH)21(2016浙江诸暨高一调研)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CH 3COO
10、Na”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 B化合物C纯净物 D钠盐解析 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CH3COONa 不是氧化物, A 项不正确;CH 3COONa 是纯净物、是化合物、也是 钠盐,B、C、D 均正确。答案 A2(2017杭州七县联考)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对应的是 ( )选项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A 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 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C 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胶体、溶液和浊液D 根据无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酸、碱、盐、氧化物等解析 A化学反应依据反
11、应前后有无元素化合价的 变化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 A 错误 ;B.化学反应根据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故 B 正确; C.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 C 正确;D.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故 D 正确。答案 A3(2017浙江 11 月学考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FeCl 3Cu =CuCl22FeCl 2B2HClO 2HClO 2= = = = =光 照 CCOCuO CO2Cu= = = = = D2MgCO 2 2MgOC= = = = =点 燃 解析 2FeCl 3Cu
12、 =CuCl22FeCl 2无单质生成,不属于置换反应,故 A 错误;2HClO 2HClO 2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参加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 = = =光 故 B 错误 ;COCuO CO2Cu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不属于置换= = = = = 反应,故 C 错误;2MgCO 2 2MgOC 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 = = = =点 燃 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 D 正确。答案 D4(加试题 )(2017衢州模拟)下列 10 种物质:水 空气 铁 二氧化碳 硫酸 熟石灰Ca(OH) 2 胆矾(CuSO 45H2O) NaOH 溶液 碱式碳酸铜Cu 2(OH)
13、2CO3 硫酸氢钠(NaHSO 4)(1)属于混合物的是_。(2)属于氧化物的是_。(3)属于碱的是_。(4)属于酸的是_。(5)属于盐的是_。(以上空格填物质的序号)答案 (1) (2) (3) (4) (5)5根据下列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一种或两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化合反应_;分解反应_;置换反应_;复分解反应_;以上化学方程式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填序号)。(2)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反应方程式: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生成一种碱性氧化物和一种酸性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有硝酸银参加生成硝酸铜的置换反应_;生成
14、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解析 (1)铁在氧气中燃 烧是化合反应,电解水是分解反应,铁和盐酸反应是置换反应,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氢气在氧气中燃 烧是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碳酸钙分解生成一种碱性氧化物和一种酸性氧化物,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是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答案 (1)3Fe 2O 2 Fe3O4= = = = =点 燃 2H 2O 2H2O 2= = = = =通 电 Fe2HCl =FeCl2H 2HCl AgNO 3=AgCl HNO 3 、 (2)2H
15、2O 2 2H2O= = = = =点 燃 CaCO 3 CaOCO 2= = = = =高 温 Cu 2AgNO3=Cu(NO3)22AgCuSO 4Ba(OH) 2=BaSO4Cu(OH) 2基础巩固题组1(2017余姚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SiO 2 BNa 2O CNa 2O2 DNaOH解析 ASiO 2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B.Na 2O 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正确; C.Na2O2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属于过氧化物, 错误;D.NaOH 属于碱,错误;故选B。答案 B2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
16、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B Na2SO4 K2SO4 KCl NH4ClC NaCl K2SO4 KCl NH4ClD Na2SO4 K2SO4 KCl (NH4)2SO4解析 中此盐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则可排除 A、C 两选项,中此盐既属于盐酸盐又属于铵盐,则 B 项中的 NH4Cl 正确,排除了 D 项。答案 B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2HCl= =FeCl2 H2BCH 4 C2H 2= = = = =高 温 CMg(OH) 22HCl = =
17、MgCl22H 2ODCaCO 3 CaOCO 2= = = = =高 温 解析 A 选项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分解反应;C 选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是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所以选 B。答案 B4对于化学反应 AB= =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 C、D 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生成物 C 和 D 分别为两种沉淀, A、B 有可能为盐和碱C若 C、D 是盐和水,则 A、B 一定是酸和碱D若 C、D 是两种化合物,则 A、B 一定是化合物解析 反应 COCuO CuCO 2与 2H2S3O 2=2H2O
18、2SO 2,可说= = = = =高 温 明 A、D 两项错误 ;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碱(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C 错误。B 项,如 CuSO4与 Ba(OH)2的反应。答案 B5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单质、化合物B 碱、氧化物C 碱、含氧化合物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解析 因大圆圈表示纯净物,由图中包含关系可知是化合物,是单质。氧化物和碱均含氧元素,所以是含氧化合物;和哪个是氧化物哪个是碱难以确定。答案 C6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化
19、合价发生变化(升高和降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A 项,因氧化还原反 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则存在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升高和降低) 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A 正确;B 项,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故 B 正确;C 项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 氢气燃烧,而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 C错误;D 项,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 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如氯酸钾分解,而分解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碳酸钙分解,故 D 正确;故选 C。答案 C7Fe 2O33CO 2Fe3CO 2 和 Na2CO3CO 2H 2O=2NaHCO3 的= = = = =高 温 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和分解反应解析 前者是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化合反应,故 C 正确, A 项、B 项和 D 项错误。答案 C8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组合为(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SiO 2 是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Na 2O 和 Na2
21、O2 均能与 H2O 反应生成 NaOH,故两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A BC D解析 NO、 CO 是不成盐 氧化物,错误;SiO 2是酸性氧化物,错误;Na 2O2与H2O 反应除生成 NaOH 外,还生成 O2,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Al 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答案 B9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可能是混合物解析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故依据上述分析可
22、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 D 正确。答案 D10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KI Br 2=2KBrI 2BHClNaOH= =NaCl H2OCSO 3H 2O=H2SO4DMgCl 2 2NaOH=Mg(OH)22NaCl解析 A 项,该反应为置换 反应, Br2为氧化剂,KI 为还原剂,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B、C、D 项,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均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A11某学生发现实验室中的一瓶无色气体,他想知道是何种气体。经实验测定此瓶气体中只含有 C、O 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C两种
23、化合物 D两种单质解析 只含有 C、O 两种元素的气体,既可能是纯净物(只含有 CO 或只含有 CO2),也可能是混合物(即同时含有 CO、CO2,CO 与 O2,CO、CO2和 O2或 CO2与 O2的混合物)。常温下碳单质不可能是气体, D 项不可能。答案 D1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区域 3 的是( )ACl 22KBr= =Br22KClB2NaHCO 3 Na2CO3H 2OCO 2= = = = = CCO 2C 2CO= = = = =高 温 DFe 2O33CO 2Fe3CO 2= = = = = 解析 由图可知,区域 3 为氧化还原反
24、应,且不属于置换反应、分解反 应以及化合反应,A 为 置换反应,属于区域 4,故 A 错误;B 为分解反应,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C 为化合反 应,属于区域 1,故 C 错误;D 为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D 正确。答案 D13甲、乙、丙、丁分别是 Na2CO3、AgNO 3、BaCl 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 沉淀;甲丙 沉淀;乙丙 沉淀;丙丁 沉淀;乙丁 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ABaCl 2、Na 2CO3、AgNO 3、盐酸BBaCl 2、Na 2CO3、盐酸、AgNO 3CNa
25、 2CO3、盐酸、AgNO 3、BaCl 2DAgNO 3、盐酸、BaCl 2、Na 2CO3解析 四种物质中只有 Na2CO3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O 2),所以乙和丁中,一种是 Na2CO3,另一种是盐酸。而 Na2CO3能够和剩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盐酸只能和 AgNO3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乙是 Na2CO3,丁是盐酸。既能和 Na2CO3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物 质只有 AgNO3,所以丙是 AgNO3,甲是 BaCl2。答案 A14现有氧气、空气、碱式碳酸铜Cu 2(OH)2CO3、氯酸钾(KClO 3)、硫、水、氧化镁、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
26、号)_;属于化合物的有_;其中_属于含氧化合物,_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_。上述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物质分类的依据,对已知物质要能按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逐一 进行判断分类。比 较困难的是对氯酸钾和碱式碳酸铜中所含元素种类的判断,这可以根据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则来确定。如根据氯酸钾在分解反应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判断氯酸钾应含有氯、钾、氧三种元素;上述物质间只有硫与氧气(或空气)间能发生反应。答案 SO 2 SO2= = = = =点 燃 15从氢气、氧气、水、一氧化碳、氧化铜中任意挑选作为反应物,按下列要求写出
27、化学方程式:(1)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_。(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反应:_。解析 (1)2H 2O 2 2H2O 属于化合反应 ,且存在元素化合价 变化,属= = = = =点 燃 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2H 2O 2 2H2O;(2)= = = = =点 燃 COH 2O CO2H 2不属于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反应,存在元素= = = = =催 化 剂 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 为:COH 2O CO2H 2。= = = = =催 化 剂 答案 (1)2H 2O 2 2H2O= = = = =点 燃 (2)CO H2O CO
28、2H 2= = = = =催 化 剂 16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 ,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1)生石灰属于_( 填序号,下同) 。A酸 B碱 C 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 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 I酸性氧化物(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 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A酸类 B碱类 C氧化物 D干燥剂(3)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4)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两例并填表。物质类别 化学方程式解析 CaO 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浓硫酸属于
29、混合物,具有强吸水性;NaOH 固体属于碱,也具有强吸水性;CaO 属于碱性氧化物,也具有强吸水性;故三者划为一类是由于它们均具有强吸水性,能作干燥剂;CaO 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能与水、酸性氧化物和酸等反应。答案 (1)DEFH (2)D (3)CaOH 2O=Ca(OH)2(4)酸 CaO2HCl= =CaCl2H 2O 酸性氧化物 CaOCO 2=CaCO317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第组 第组 第组甲 BaCl2 Fe Cu(NO3)2乙 Fe2O3 K2SO4 H2SO4丙 Mg NaOH MgCl2根据该表回答问题:(1)第组中有一种物质
30、能与第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2)不跟第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组物质中的_,但能与第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解析 根据不同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解题。答案 (1) H2SO4(2) NaOH2NaOHCu(NO 3)2=Cu(OH)22NaNO 32NaOHH 2SO4=Na2SO42H 2OMgCl22NaOH= =Mg(OH)22NaCl能力提升题组18(2017浙江省横店高三期末)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
31、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 、C 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2)将 C 归为化合物,将 D 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 A 物质和生成的 C 物质的质量比为 _。(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解析 (1)根据 图示可知 A、B、C、D 分别是 NO、CO、CO2和 N2,NO、CO、CO2都属于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2) 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属于 单质。(3) 根据图示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32、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 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有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答案 (1)都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含有氧元素(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3)2CO2NO N22CO 2 1522= = = = =催 化 剂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9(加试题 )按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无机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分类方法与将无机反应按反应形式的不同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完全不同的分类方式,这二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33、。图中大圆内区域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大圆外区域表示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中AD 分别表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请分别填出:(1)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_、_、_、_。(2)若图中 B 圈表示化合反应,则:B 圈与氧化还原反应重叠的阴影部分表示哪一类反应?_;C 圈与氧化还原反应重叠的阴影部分表示哪一类反应?_;请分别举出符合以上两种情况的一个例子: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有单质参加和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化学反应中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必还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解析 (2)氧化 还原反应和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所有的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反应前后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答案 (1)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2)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解反应 2H 2O 22H2O 2KClO 3 2KCl3O 2(答案合理即可) (3)A= = = = =点 燃 = = = = =M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