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必修 2 第 1 章第 2 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 1 课时(满分 60 分,40 分钟完成)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单选题(30 分,每题 3 分)1.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采用了由简到繁的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B. 采用假说一演绎法,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实验验证C. 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能够解释有性生殖的生物核基因的遗传现象【答案】C【解析】在研究方法上,孟德尔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即从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研究多对其他性状,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A
2、 正确;孟德尔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 正确;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 错误;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但不能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细胞质基因的遗传现象,D 正确。2. 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下图中所示生物进行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符合 9:3:3:1 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于 AA 为纯合,所以只有两对基因:Bb、 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A 正确。由于 DD 为纯合,
3、又 Aa、B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后代在正常情况下性状分离比为 3:1,B 错误。由于 AA、bb 为纯合,所以只有一对基因 D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1,C 错误;由于Aa、Bb、Dd 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7:9:9:9:3:3:3:1,D 错误;3.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每人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
4、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必须相等才与实际情况相符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 4 次实验后,Dd 和 AB 组合的概率约为 1/2 和 1/4【答案】C【解析】甲同学从、小桶中个抓取小球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然后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 正确;实验中只需保证每只桶中不同配子的数目相等即可,B 错误;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C 正确;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甲同学的结果为 Dd 占 1/2,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乙同学的结果中 AB 占1/4,但是由于统计的
5、次数过少,统计值和真实值差距就会较大,D 错误;答案是 C。4.果蝇 Aabb 和 aaBB 交配产下的 F1代自由交配得 F2代(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则 F2代中aabb 的比例为( )A1/8 B3/16 C5/32 D9/64【答案】D【解析】果蝇 Aabb 和 aaBB 交配产下的 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1/2AaBb 和 1/2aaBb,F 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为 1/8AB、1/8Ab、3/8aB、3/8ab,所以 F1代自由交配所得的 F2代代中aabb 的比例为 3/8ab3/8ab9/64,A、B、C 三项均错误,D 项正确。5.如图为基因型 AaBb 的生物自交产生
6、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A B C D【答案】A【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即图中过程。A 正确。6.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 3 -AF 1产生四个配子,比例是 1:1:1:1BF 1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和基因型为 YR 的精子的数量比为 1:1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DF 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r 的比例为 1:1【答案】D【解析】YyRr 产生四种配子为 YR、Yr、yr、yR,比例是 1:1:1:1,不是四个品种,A 错
7、,D正确。一般卵细胞数量少于精子数量,B 错。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C 错。7.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2中重组性状类型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A1/4 B1/8 C1/9 D1/16【 答 案 】 B【 解 析 】 亲 代 为 AABBaabb, F1为 AaBb,F 1自交 F2为 9A_B_:3A_bb:3aaB_:1aabb,A_bb 和aaB_为重组类型,AAbb 和 aaBB 比例都是 1/16,1/16+1/16=1/8,B 正确。8.已知小麦的显性性状是高秆(D) 、抗病(T) ,下列哪
8、一组亲本杂交的后代表现型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3:1:3:1 的组合是( )ADdTt 和 DDTt BDdTT 和 ddtt CDdTt 和 ddTt DDdtt 和 Ddtt【答案】C【解析】DdTt 和 DDTt,DdDD 都是 D_,TtTt,子代为 3T_:1tt,故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3:1)=3:1,A 错。同样方法得到 DdTT 和 ddtt 性状分离比为 1(1:1)=1:1,B 错。DdTt 和 ddTt 为(1:1)(3:1)=3:1:3:1,C 正确。Ddtt 和 Ddtt 为(3:1)1=3:1,D 错。9.纯合黄圆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
9、(yyrr)杂交,F 1全是黄色圆粒,F 1自交得到 F2,在 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 2000 个,推测纯合的绿色圆粒有( )A500 个 B1000 个 C2000 个 D4000 个【答案】B【解析】F1 基因型为 YyRr,F2 基因型为 Y_R_:Y_rr:yyR_:yyrr=9:3:3:1,纯合的绿色圆粒占绿色圆粒的比例为 1/3,杂合的绿色圆粒占绿色圆粒的比例为 2/3,杂合的绿色圆粒为2000,所以纯合的绿色圆粒占绿色圆粒为 1000 个。- 4 -10. 下图为人体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其中控制这三种酶的显性基因分别位于 17 号、9 号、1 号染色体上,任何一种酶的缺乏
10、均可导致半乳糖代谢障碍,出现半乳糖血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 A、B、C 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半乳糖代谢正常,由 A、B 、C 基因共同控制C. 若父母亲的基因型均为 AaBbCc,则子女的基因型有 27 种,表现型有 8 种D. 若父亲的基因型为 AaBbCc,母亲的基因型为 AaBbCC,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7/16【答案】C【解析】A 选项正确,A、B、C 基因在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选项正确,酶、 分别受基因 A、B、C 的控制,只有这三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半乳糖代谢才正常;C 选项错误,子女的
11、基因型有 27 种,表现型两种,即半乳糖代谢正常和代谢异常;D 选项正确,子女正常的概率为 1 ,故子女患病概率为 1 。二、非选择题(30 分,每格 2 分)11.(14 分) 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1代四种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和 。(2)F 1代遗传因子组成不同于亲本的比例是 ,F 1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3)用亲本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有 种性状表现, 种遗传因子组成;后代中纯种的黄色圆
12、粒豌豆占全部黄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 。【答案】 (1)YyRr yyRr(2)1/2 1/4(3)4 9 1/9【解析】 ( 1) 根 据 题 意 分 析 已 知 亲 本 的 遗 传 因 子 组 成 为 YyRr、 yyRr。( 2) 已 知 亲 本 的 遗 传 因 子 组 成 是 YyRr、 yyRr, 所 以 F1 遗 传 因 子 组 成 不 同 于 亲 本 的- 5 -比 例 是 1-1/21/2-1/21/2 1/2 F1 代 中 纯 合 子 占 的 比 例 是 1/21/2=1/4。( 3) 亲 本 黄 色 圆 粒 ( YyRr) 豌 豆 自 交 , 后 代 性 状 表 现 有 22=
13、4 种 , 遗 传 因 子 组成 有 33=9 种 ; 后 代 中 纯 种 的 黄 色 圆 粒 ( YYRR) 豌 豆 占 全 部 黄 色 圆 粒 豌 豆 的 比 例是 1/31/3=1/9。12 (16 分)如表为 3 个不同水稻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抗病高杆 抗病矮杆 感病高杆 感病矮杆一 抗病、高杆感病、高杆 416 138 410 135二 抗病、高杆感病、矮杆 180 184 178 182三 感病、高杆感病、矮杆 140 136 420 414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是否抗病用 A、a 表示,杆的高低用 B、b 表示)(1)根据组合
14、_,可确定抗病为_性性状, ;(2)根据组合_,可确定高杆为_性性状, ;(3)写出三个组合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一_,组合二_,组合三_。(4)若组合一中的感病高杆个体自交,子代可得到_种基因型。【答案】 (1)三 隐性 (2)一 显性(3)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4)9【解析】 (1)组合三亲本都是感病个体,子代中出现抗病个体,可知感病是显性性状,抗病为隐性性状。(2)根据组合一,亲本都是高杆个体,子代中出现矮杆个体,可知高杆是显性性状,矮杆为隐性性状。(3)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亲本基因型,先根据亲本表现型确定亲本的部分基因型,再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知
15、亲本的另一部分基因型:组合一:抗病、高杆感病、高杆,首先根据亲本表现型可知:亲本的部分基因型为aaB_A_B_,因为子代出现矮杆 bb,且子代中抗病:感病=1:1,故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组合二:抗病、高杆感病、矮杆,首先根据亲本表现型可知:亲本的部分基因型为aaB_A_bb,因为子代中抗病:感病=1:1;高杆:矮杆=1:1,故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组合三:感病、高杆感病、矮杆,首先根据亲本表现型可知:亲本的部分基因型为- 6 -A_B_A_bb,因为子代出现抗病 aa,且子代中高杆:矮杆=1:1,故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4)若组合一中的感病高杆 AaBb 个体自交,子代可得到 33=9 种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