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山东潍坊模拟)下列关于人类 X 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的 X 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BX 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伴 X 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D伴性遗传都具有交叉遗传现象解析:选 D。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A 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所以 X 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B 正确;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 正确;只有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D 错误。2下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2、 3 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 3 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1/8C 4 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 4 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1/8解析:选 B。色盲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基因 B、b 表示。 5 患病,其基因型为XbY,由此推出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 XBY 和 XBXb,再推出 3 的基因型是1/2XBXB、1/2X BXb,所以 3 与正常男性婚配,可能生出色盲男孩,其概率是 1/8。 4 的基因型是 XBY,与正常女性婚配,若女性是携带者,则后代可能患病;若女性不是携带者,则后代正常。3(2018山东烟台模拟)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
3、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 1 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 F1 个体最好是( )A突变型()突变型( )B突变型()野生型()C野生型()野生型()D野生型()突变型( )解析:选 D。根据“一只雌鼠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可以得知应该是显性突变。如果是常染色体则为:aa 变为 Aa,如果是伴 X 染色体遗传则为:X aXa 变为 XAXa。这样的话,不管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就会有“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 1 的雌雄中均有
4、野生型,也有突变型”因此,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 F1 个体最好是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4(2018河南焦作模拟)用纯系的黄果蝇和灰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亲本 子代灰雌性黄雄性 全是灰色黄雌性灰雄性 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A. 灰色基因是伴 X 的隐性基因B黄色基因是伴 X 的显性基因C灰色基因是伴 X 的显性基因D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解析
5、:选 C。由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知灰雌性 黄雄性全是灰色,说明灰色是显性,黄色是隐性;黄雌性灰雄性所有雄性为黄色,所有雌性为灰色,说明灰色基因是伴 X 的显性基因,黄色基因是伴 X 的隐性基因,C 正确。5(2018衡水模拟)菠菜性别决定为 XY 型,并且为雌雄异体。菠菜个体大都为圆叶,偶尔出现几个尖叶个体,并且雌、雄都有尖叶个体。(1)让尖叶雌性与圆叶雄性杂交,后代雌性均为圆叶、雄性均为尖叶。据此判断,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位于_( 填“常” “X”或“Y”)染色体上,且_为显性性状。(2)菠菜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现用不耐寒圆叶雌雄各一株杂交,所得 F1 的表现型如表所示(单位:株):不耐寒
6、圆叶 不耐寒尖叶 耐寒圆叶 耐寒尖叶 124 0 39 0 62 58 19 21耐寒与不耐寒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如果 F1 中的不耐寒圆叶雌株与不耐寒尖叶雄株杂交,F 2 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3)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当去掉菠菜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则分化为雌株。若要证明去掉部分根系的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_杂交,若后代有雄株和雌株两种类型,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若后代仅有雌株,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解析:(1)杂交结果表明,圆叶与尖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控制圆叶和尖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圆叶为显性性状。(2)分析表
7、格数据,不耐寒 耐寒31,说明不耐寒是显性性状,耐寒是隐性性状。设不耐寒、耐寒,圆叶、尖叶性状分别由基因 A、a,B、b 控制,则亲本基因型为 AaXBXb、AaX BY,故 F1 中不耐寒(1/3AA、2/3Aa) 圆叶(1/2X BXB、1/2X BXb)雌株和不耐寒(1/3AA 、2/3Aa)尖叶(X bY)雄株交配,F 2 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是(4/9AA1/9aa) 1/4XbXb5/36,则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 15/3631/36 。(3) 让该雄性植株(XX 或 XY)与正常雌株进行杂交,若后代有雄株和雌株两种类型,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若后代仅有雌株,则该雄株
8、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答案:(1)X 圆叶 (2)不耐寒 31/36 (3) 正常雌株 XY XX【课下作业 】 学生用书 P305(单独成册)基础达标1(2018河北武邑中学月考)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人发育成男性,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A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X 染色体数目,而果蝇取决于 Y 染色体数目B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 X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 X 染色体数目C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 Y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 X 染色体数目D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 Y 染色体解析:选 C。
9、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人发育成男性,正常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XY,所以人的性别决定主要与 Y 染色体有关,而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和 XXY 的果蝇都发育成雌性,说明其性别决定与 X 染色体数目有关。2(2018银川育才中学月考) 下列关于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 1/2 患病B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C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解析:选 D。男患者(X BY)的女儿必然继承父亲的 XB,女儿必患病;女患者基因型有XBXB、 XBXb 两
10、种,前者的儿女均患病,后者的儿女不一定患病;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3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的实验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C摩尔根所作的唯一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D摩尔根发现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结论解析:选 D。从 F2 的性状分离比可以看出,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摩尔根的实验采用的是“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摩尔根作出的假设应该不止一种,其中之一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11、X 染色体上,在 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摩尔根发现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制出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2018山东泰安一模)某种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其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基因 A 和 B 时表现为紫色眼,只有 A 基因时表现为红色眼,不含有 A 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图:P 红色眼雌性白色眼雄性F1 紫色眼雌性 红色眼雄性F 1 雌雄交配F2 3/8 紫色眼 3/8 红色眼 2/8 白色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
12、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亲本白色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aaXBYCF 2 中 b 的基因频率为 2/3DF 2 中纯合红色眼雌性个体的概率是 1/8解析:选 D。由分析可知,等位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B 、b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此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亲本白色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aaXBY,红色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AAXbXb,B 正确;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AaXBXb(雌性紫眼)、AaXbY(雄性红眼),因此只考虑 B、b 基因,子二代基因型有1XBXb1X bXb1X BY1X bY,因此 F2 中 b 的基因频率 2/3,C 正确;F 2 中1 2 1
13、22 2纯合红色眼雌性个体(AAX bXb)的概率1/41/41/16 ,D 错误。5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 B 对 b 完全显性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D芦花雄鸟与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雄鸟均为非芦花解析:选 D。由遗传图解可知,芦花性状杂交,子代出现非芦花性状,说明非芦花性状为隐性性状,雌雄鸟的表现型比例不同,属于伴 Z 染色体遗传,亲代基因型为 ZBZb()和ZBW( ),A、B 项正确;非芦花雄鸟 ZbZb 和芦花雌鸟 ZBW 的子代雌鸟基因型为 ZbW,C项
14、正确;由于芦花雄鸟基因型有两种:Z BZb、Z BZB,其与非芦花雌鸟 ZbW 产生的子代雄鸟表现型为非芦花和芦花,D 项错误。6(2018河南郑州质检)纯种果蝇中,朱红眼 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 1 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基因为 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可判断朱红眼基因为隐性基因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 XAXaD预期正交的 F1 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是 1111解析:选 D。根据朱红眼 暗红眼,子代全为暗红眼,可知暗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由于亲本果蝇都是纯种,反交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有性别差
15、异,说明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正交实验中,亲本暗红眼 的基因型为 XAXA、亲本朱红眼的基因型为 XaY,则子代中雌性基因型为 XAXa,反交实验中,亲本暗红眼的基因型为 XAY、亲本朱红眼的基因型为 XaXa,则子代中雌性基因型为 XAXa;正交实验中,朱红眼暗红眼,F 1 的基因型为 XAXa、X AY,X AXa 与 XAY 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X AXa、 XAY、X aY,故后代中暗红眼雌性 暗红眼雄性 朱红眼雄性211。7某 XY 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实验 1:阔叶窄叶子代雌株全为
16、阔叶,雄株全为阔叶实验 2: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 1、2 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B实验 2 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C仅根据实验 2 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D实验 1 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解析:选 C。若实验 1 为正交,则实验 2 为反交。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正交与反交的实验结果不同,说明子代性状与性别有关,表现为伴性遗传,又因实验 2 体现了“后代雌性个体与父本性状相同、雄性个体与母本性状相同”的特征,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且窄叶为隐性性状,B 正确,C 错误;若相关的基因用
17、A 和 a 表示,则综上分析,实验 1 为:亲代 XAXAXaY子代 XAXa、X AY,实验 2 为:亲代 XaXaXAY子代XAXa、X aY,两个实验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的基因型均为 XAXa,A 正确;实验 1 子代雌雄杂交:X AXaXAYX AXA、X AXa、X AY、X aY,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D 正确。能力提升8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眼雌果蝇体细胞一定含有两个红眼基因B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一定含有红眼基因C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白眼基因D白眼雄果蝇细胞中一定只含有一
18、个白眼基因解析:选 C。红眼雌果蝇可能为杂合子,可能只含有一个红眼基因,A 项错误;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不一定含有 X 染色体,不一定含有红眼基因,B 项错误;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白眼基因,C 项正确;白眼雄果蝇细胞若经过染色体复制,可能含有两个白眼基因,D 项错误。9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控制褐色毛色的基因(T)位于 X 染色体上,已知没有 X 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雌兔(性染色体组成为 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则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 与 11 B2/3 与 21C1/2 与 12 D1/3 与 11解析:选 B。褐色雌兔的基
19、因型为 XTO,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1/2XT、1/2O,正常灰色雄兔的基因型为 Xt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 1/2Xt、1/2Y。因此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4XTXt、1/4X TY、1/4X tO、 1/4OY,由于没有 X 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2/3 和 21。10果蝇的 X、Y 染色体(如图) 有同源区段(片段) 和非同源区段(1、2 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组合一 P 刚毛( )截毛()F 1 全刚毛组合二 P 截毛 () 刚毛( )F 1 刚毛() 截毛()11组合三 P 截毛 () 刚毛(
20、 )F 1 截毛() 刚毛()11A.通过杂交组合一,可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B通过杂交组合二、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1 片段上C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D减数分裂过程中,X、Y 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片段解析:选 B。根据杂交组合一,亲本有刚毛和截毛,子代全为刚毛,可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1 片段上,则杂交组合二和杂交组合三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相同,与表格中不符,说明该基因不位于1 片段上,而应位于片段上,由此也说明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存在性别差异;片段为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交叉互
21、换。11(2018海口高三调研)如图为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如果该夫妇染色体数目正常,且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图中 3 号的出现原因不可能是( )A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B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C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D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解析:选 D。由图可知,图中 1 号的基因型为 XbY,2 号的基因型为 XbXb,3 号的基因型为 XbXbY。若是 1 号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应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若是 2 号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应是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次级卵母细胞减
22、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断裂后,两条子染色体移向了细胞一极。12(2018河北石家庄调研)右图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_ 法( 研究方法),将红眼与白眼基因与图中染色体_( 填序号) 联系起来,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果蝇的体色有灰体和黑檀体( 由基因 A、a 控制),若多对纯合灰体雌果蝇与黑檀体雄果蝇交配,子一代均为灰体,将子代的雌果蝇与其亲本雄果蝇回交,后代灰体和黑檀体两种果蝇的比例为 11,则由此不能确定基因 A、a 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是与 F1 回交的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3)进一步实验发现 A、a 位于 3、
23、4 号染色体上,现有一对红眼(B)灰体果蝇交配,其子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白眼黑檀体果蝇。这只异常果蝇的产生是由于亲本_(填“雌”或“雄” )果蝇在减数第_次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所致。解析:(1)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红眼基因与白眼基因位于图中 1 号染色体上。(2)灰体与黑檀体交配,子一代均为灰体,说明灰体由 A 控制,黑檀体由a 控制。当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雄果蝇为 aa,可满足条件。当基因 A、a 位于X 或 X、Y 染色体上,亲本雄果蝇为 XaY 或 XaYa,也可满足条件。 (3)一对红眼灰体果蝇基因型为 AaXBXb 和 AaXB
24、Y,后代白眼黑檀体果蝇基因型为 aaXbXbY,产生的原因为雌果蝇的 XBXb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分离,而 XbX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所致。答案:(1)假说演绎 1(2)aa 或 XaY(XaYa)(三个全写出也可)(3)雌 二13人体某遗传病受 X 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且只有 A、B 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已知 2 的基因型为 XAbY。据图分析回答:(1) 1 的基因型为_。 3 的基因型一定为_ 。(2)_(填“ 能”或“不能 ”)判断 1 的致病基因来自中的哪个个体。(3)若 1 的基因型为 XABXa
25、B,与 2 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答案:(1)X aBXab 或 XaBXaB XAbXaB(2)不能 (3)1/414自然界的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回答下列问题(以下研究的等位基因均为完全显性):(1)大麻雄株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2)大麻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 A 和 a(位于常染色体)、B 和 b(位于 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 1。用蓝花雄株(aaX 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 1 中雄株全为紫花,则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_,F 1 中雌株的表现型为_。让 F1 中雌雄植株杂交,F 2 雌株中紫花与蓝
26、花植株之比为_。(3)研究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 F 控制,位于性染色体上,图 2 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 和 Y 染色体的片段是同源的,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1、2 片段是非同源的,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F、f 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_片段。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其中雌株均为杂合子,请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及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 2 中的哪个片段。(只要求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的结论)a若_。b若_。解析:(1)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其雄株含有 18 条常染色体和性染
27、色体 XY,染色体组成为 18XY。(2)根据题意,紫花为 A_XbY,A_X bXb,用蓝花雄株(aaX 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 1 中雄株全为紫花,说明 F1 雄株基因型为 AaXbY,则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 AAXbXb。aaX BY与 AAXbXb 杂交,F 1 雌株基因型为 AaXBXb,表现型为蓝花。让 F1 中的雌雄植株杂交,即AaXbY 与 AaXBXb 杂交,则 F2 雌株中紫花(3A_X bXb),蓝花(3A_X BXb1aaX BXb1aaX bXb)35。(3)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 F 控制,位于性染色体上,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据此可
28、判断 F、f 基因不可能位于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图中1上。抗病的雌株均为杂合子,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片段上,则抗病的雌大麻的基因型为 XFXf,抗病的雄大麻一定含有 F 基因,其基因型可能为 XFYF、X FYf、X fYF;X FXf 与XFYF 杂交,后代雌雄性均表现为抗病;X FXf 与 XFYf 杂交,后代雌性均表现为抗病,雄性中抗病与不抗病的均有;X FXf 与 XfYF 杂交,后代雄性均表现为抗病,雌性中抗病与不抗病的均有;上述特征可概括为:子一代中雌株、雄株均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或与常染色体遗传类似,子一代中雌株、雄株均表现为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或子一代中雌株有抗病和不
29、抗病性状)。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2 片段上,则抗病雄大麻的基因型为XFY;X FXf 与 XFY 杂交,后代雌性均表现为抗病,雄性中抗病与不抗病的均有。答案:(1)18XY(2)AAXbXb 蓝花 35(3)1a.子一代中雌株、雄株均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片段b子一代中雌株全表现为抗病,雄株有抗病和不抗病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2片段磨尖培优15鸟类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 ZZ,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 ZW,某种鸟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 和 B、b)控制,已知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利用甲、乙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30、,请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组别 亲本杂交情况 子代眼色情况杂交实验 1 甲( 父本)乙(母本) 雌性为褐色眼、雄性为褐色眼杂交实验 2 甲( 母本)乙(父本) 雌性为红色眼、雄性为褐色眼(1)基因 A 与 a 的根本区别在于_不同。(2)根据杂交实验_(填 “1”或“2”)可判断基因 B、b 不在常染色体上,依据是_。(3)结合杂交实验 1 和 2 分析,此种鸟若为褐色眼,则其基因型需满足_,杂交实验 1 中甲的基因型是_,乙的基因型是_。(4)若让杂交实验 1 子代中的褐色眼雄性个体与杂交实验 2 子代中的红色眼雌性个体杂交,则后代中有_种基因型,其中褐色眼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解析:(1
31、)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2)根据杂交实验 2的结果可知基因 B 和 b 不在常染色体上,因为 A 和 a 在常染色体上,而其子代眼色与性别相关联,不符合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3)由杂交实验 1 和 2 分析,此种鸟若为褐色眼,应同时含有 A 和 B 基因。杂交 1 中的甲应是 aaZBZB,母本乙是 AAZbW,子一代是AaZBZb、AaZ BW,所以都是褐色眼。(4)杂交实验 2 中甲是 aaZBW,父本是 AAZbZb,子代中雌性是 AaZbW 即红色眼,雄性是 AaZBZb 即褐色眼。若让杂交实验 1 子代中的褐色眼雄性个体与杂交实验 2 子代中的红色眼雌性个体杂交,即 AaZBZb 和 AaZbW 杂交,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后代中有 3412 种基因型,其中褐色眼个体中纯合子占1/31/21/6。答案:(1)碱基对的排列顺序(2)2 子代眼色与性别相关联,不符合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3)同时含有显性基因 A 和 B aaZ BZB AAZ bW(4)1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