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滚动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12017黄石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C甲丙乙 D无法判断22016重庆 A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G2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 a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 b 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D c 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图 G213取甲
2、、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G22 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图 G22A乙、甲、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4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 X、Y、Z 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G23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G232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YXZ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 XYZ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 ZYX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XYZ5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后,化学兴趣小
3、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足量的 Zn、Fe、Ag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的 CuSO4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其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 G24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 G24A三支试管中均发生置换反应B中加入的是 Fe,中加入的是 ZnC反应后试管的溶液为浅绿色D三支试管所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62016孝感向一定质量 FeCl2和 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图 G2572016宿迁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AZn、NaCl、CuCl 2(过量)BFe(过量)、C
4、u(NO 3)2、AgNO 3CFe(过量)、KNO 3、CuCl 2DCu(过量)、FeCl 2、HCl382017常州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 M 和溶液 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锌有剩余时,M 中一定有 Fe、Cu 和 ZnB锌有剩余时,N 中一定没有 FeCl2和 CuCl2C锌无剩余时,M 中一定有 Cu,可能有 FeD锌无剩余时,N 中一定有 ZnCl2和 FeCl292017荆门向 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Mg 粉和 Cu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
5、有气泡产生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滤渣中一定有 Ag滤液中一定有 Cu(NO3)2,一定不含 AgNO3,可能有 Mg(NO3)2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102017内江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产生即可鉴别真伪。(2)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 Al、Fe、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_(填序号)。Ag、FeCl 2溶液、AlCl 3溶液Fe、A
6、lCl 3溶液、AgNO 3溶液Ag、Fe、AlCl 3溶液112016重庆 A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的磨砺。现有银(Ag)、铂(Pt)、钯(Pd)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把钯戒指放入稀硫酸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铁之_(填“前”或“后”)。(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 2)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3)如图 G26 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
7、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图 G26122016宁夏M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 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 M 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 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猜想与假设 小敏的猜想是 AlCuM;小强的猜想是 AlMCu;你的猜想是_。设计与实验一 小莉取 M 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的 3 支试管,进行如表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实验操作M 丝插入试管中铜丝插入试管中铝丝插入试管中实验结论刚开始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 无气泡 MC
8、u;_几分钟后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有大量气泡产生_交流与表达一 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设计与实验二 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 M 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 G27 所示的实验。图 G27(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5交流与表达二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解释与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评价与反思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
9、进行了如下反思:(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任写一种)。(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任写一种)进行判断。132017青岛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填写下列空格。(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填写化学式,下同)。(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10、)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142017龙东改编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 G28 中 A 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_。(2)如图 B 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会产生的现象为_。图 G28(3)小亮同学想设计实验来比较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现有铁和铜两种金属,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5. 2017泰安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6(1)新型材料纳
11、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 G29 所示: FeCl2、 H2 高 温 反 应 器 HCl和 纳 米 级 铁 粉 图 G29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 G210 所示实验,在 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将 A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 (填化学式)。图 G210(3)某
12、同学在一定质量的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_(填序号)。图 G2117参考答案1C 解析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则甲位于铁之前,乙、丙位于铁之后;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析出银单质,说明甲、丙在银之前,乙在银之后,三者的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丙乙。2D 解析 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知,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但无法得出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关系; a 点时,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锌早已完
13、全反应; b 点时,镁产生的氢气多,锌产生的氢气少; c 点时,锌与镁均还没有完全反应,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3C4A 解析 三种金属与稀盐酸进行反应时,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顺序为 YXZ,可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YXZ;由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判断产生氢气的速率大小顺序应为 YXZ;由图可知,三种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XYZ,则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XYZ;根据一定量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金属的质量,题中没有给出相关金属的化合价,无法比较金 属 的 化 合 价金 属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三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5C 解析 Fe
14、 和 CuSO4溶液反应生成 FeSO4,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Zn 和 CuSO4溶液反应生成 ZnSO4,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Ag 和 CuSO4溶液不反应,即溶液质量没有变化,分析图像关系可知加入的金属为 Zn,为 Ag,为 Fe,其金属活动性顺序为。6D7C 解析 由于金属活动性 NaZnCu,Zn 不能与 NaCl 反应,Zn 能与 CuCl2反应生成 Cu 和 ZnCl2,由于CuCl2过量,只能得到一种金属 Cu;由于金属活动性 FeCuAg,Fe 先与 AgNO3反应生成 Ag 和 Fe(NO3)2,当 AgNO3反应完后,Fe 再与 Cu(NO3)2反应生
15、成 Cu 和 Fe(NO3)2,由于 Fe 是过量的,能得到三种金属 Ag、Cu、Fe;由于金属活动性 KFeCu,Fe 不能与 KNO3反应,Fe 能与 CuSO4反应生成 Cu 和 FeSO4,由于 Fe 是过量的,能得到两种金属Cu、Fe;由于金属活动性 FeHCu,Cu 不能与 FeCl2、HCl 反应,只能得到一种金属 Cu。8D 解析 锌的活动性比铁、铜强,能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铁、铜;当锌有剩余时,锌能把铜和铁全部置换出来,所以 M 固体中一定有 Fe、Cu 和 Zn;当锌有剩余时,铁、铜被全部置换出来,溶液中不含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则 N 中一定没有 FeCl2和 CuCl2;因为
16、在反应中铜首先被置换出来,铜被置换完全后,再置换出铁,当锌无剩余时,铁可能没有被置换出来或没有完全被置换出来,所以 M 中一定有 Cu,可能有 Fe;当锌无剩余时,N 中一定有 ZnCl2,可能含有 FeCl2。89A 解析 向 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Mg 粉和 Cu 粉,根据优先反应的原理(远距离先置换),AgNO 3先与 Mg反应Mg2AgNO 3=Mg(NO3)22Ag,镁消耗完后,AgNO 3再与 Cu 反应Cu2AgNO 3=Cu(NO3)22Ag。由于滤液呈蓝色,说明 AgNO3已将 Mg 消耗完,且已与部分 Cu 或全部 Cu 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 Ag,可能含有 Cu,
17、一定不含 Mg,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 Mg(NO3)2、Cu(NO 3)2,可能含有 AgNO3。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不与 Ag 或 Cu 反应,所以不可能有气泡产生;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 Mg(NO3)2、Cu(NO 3)2都不反应,AgNO 3不一定存在,所以不一定会有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分析,滤渣中一定含有 Ag;根据上述分析,滤液中一定含有 Mg(NO3)2、Cu(NO 3)2。10(1)气泡 (2)解析 (1)铜锌合金为混合物,锌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可将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鉴别黄金与铜锌合金。(2)将 Ag 放入 FeCl2溶液或 AlCl3溶液
18、中,Ag 既不能置换出 FeCl2中的 Fe,也不能置换出 AlCl3中的 Al,不能确定 Fe 和 Al 的活动性顺序,不能达到目的;Fe 不能置换出 AlCl3溶液中的 Al,但可置换出AgNO3溶液中的 Ag,说明 Fe 的活动性比 Ag 强而比 Al 弱,能达到目的;Ag、Fe 均不能置换出 AlCl3溶液中的 Al,无法确定 Ag、Fe 的活动性顺序,不能达到目的。11(1)后(2)2PdO 24HCl= =2PdCl22H 2O(3)溶液变浑浊 银、钯、铂解析 (1)将钯戒指放入稀硫酸中,戒指完好无损,说明钯不与稀硫酸反应,即钯排在氢的后面,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铁之后。(
19、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 2)溶液,反应物有 Pd、O 2和 HCl,生成物有 PdCl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3)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钯强,铂的金属活动性比钯弱,则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银、钯、铂;银与 Pd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钯,还会观察到溶液变浑浊。12猜想与假设 MAlCu设计与实验一 实验操作M 丝插入试管中钢丝插入试管中铝丝插入试管中实验结论MAlAlMCu交流与表达一 铝表面
20、有一层氧化膜,它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无明显现象设计与实验二 (1)M 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2)2Al3CuSO 4=Al2(SO4)33Cu交流与表达二 丙评价与反思 (1)反应物接触面积(或温度)(2)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9解析 猜想与假设 通过分析小敏、小强同学的猜想可知,还应作出的猜想是 MAlCu。设计与实验一 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所以刚开始的现象是 M 与稀盐酸混合有气泡,而 Cu、Al 无气泡,说明 MCu,MAl;几分钟后的现象是铝丝与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M 与稀盐酸有少量的气泡,而 Cu 仍然无气泡,说明AlMCu。交流与表达一 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
21、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实验刚开始时试管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设计与实验二 (1)M 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所以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M 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2)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交流与表达二 甲实验可以验证铝比 M 活泼,乙实验可以证明 M 比铜活泼,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lMCu,所以去掉试管丙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评价与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反应物接触面积、温度等。(2)金属能与酸、盐、氧气等物质反应,所以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
22、据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13(1)Ag、Cu(2)Mg(NO3)2 Cu(NO 3)2(3)Mg(NO3)2、Cu(NO 3)2 AgNO 3(4)小于解析 向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和铜粉,镁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镁粉再与硝酸铜反应,当镁粉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1)若滤渣中有镁粉,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均被镁粉完全反应,则滤渣中有 Mg、Ag、Cu。(2)若滤渣中有铜粉,说明镁粉已完全反应,有铜粉存在,溶液中硝酸银也已完全反应,硝酸铜可能没有被镁粉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Mg(NO3)2,可能含有 Cu(NO3)2。(3)若滤渣中没有铜
23、粉,镁粉和铜粉均完全反应,硝酸银可能没有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4)镁原子的质量比银原子、铜原子的质量小,铜原子的质量比银原子的质量小,镁分别置换硝酸银、硝酸铜后溶液质量均减小,铜置换硝酸银后溶液质量也减小,因此,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反应后得到的滤液质量都小于反应前的废液样品质量。14(1)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合理即可)(2)铜丝表面变黑(3)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将相同大小的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铁的表面产生气泡,铜的表面无变化铁比铜活泼解析 (2)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把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3)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把一种金属放到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根据能否反应进行比较。15(1)FeCl 2H 2 2HClFe 防止发生爆炸(或防止纳米级铁粉被氧气氧化)= = = = =高 温 10(2)FeCuSO 4=CuFeSO 4 未反应的铁继续与硫酸铜反应 FeSO 4、Al 2(SO4)3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