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课 《香菱学诗》第2课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7920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课 《香菱学诗》第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课 《香菱学诗》第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课 《香菱学诗》第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课 《香菱学诗》第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级九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刘春兰授课时间11.25课题 香菱学诗 授课类型 新授一、教材分析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 ,小说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并苦心写诗的经过。教学本文,力求从内容、写法两方面突破。内容上,着重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既要考虑到香菱的“苦志” ,也要考虑到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同时也要联系大观园优越宽松的环境。联类引申,联系实际,思考香菱学诗会对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何帮助。体味作者对香菱这一形象倾注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会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初三

2、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学过了几个小说单元,已经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有个大体的把握,所以要求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阅读的一种基本模式。这节课也将采用这一方法。这既是对前面所学小说阅读方法的巩固,也是对今后小说阅读教学的延伸。 三、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

3、学鉴赏能力。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编号:50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帮助。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分析香菱、黛玉二人物形象。2、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3、学习香菱刻苦用心的精神。二、品读课文 揣摩人物、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默默的回来,越性连

4、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苦学(正面描写)、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香菱的侧面描写“越发成个呆子了。 ” (宝钗)三、讨论: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刻苦好学,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苦学、乐学、善学) 。她的天资好,有较高的领悟力。得到黛玉这个好老师的正确指点。大观园优雅、温暖的环境,使香菱的聪明才智得以展现。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帮助?要有自信心;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要多读书;要不耻下问;要勤于实践,不怕失败。四、课堂小结香菱学诗就像一支浏亮清越的小夜曲,是她丰富醇美的心灵的一次曝光,是她精神自我的一次净化和升华,是她生命价值一次难能可贵的“实现”。在学诗中,香菱表达了她脱俗入雅的高尚追求,浸透了她对人生的美好理想,迸发了她身上的美和生命的诗意!六、练习及检测题练习册阅读一七、作业设计1、自我总结:黛玉告诉香菱作诗要注意哪三个方面? 2、完成课后练习 1、 2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