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沁园春·雪2(邓).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7863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沁园春·雪2(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沁园春·雪2(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沁园春·雪2(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年级 九年级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邓远梅 授课时间 9.2课题 1、沁园春雪(第二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沁园春 雪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对大自然的赞颂”为主题展开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章,书写心中的情志沁园春 雪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写于 1936 年的一首词在该词中,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恢弘的气势、壮美的意境”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学情分析语文新课程标准指

2、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由于本文产生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历史背景又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必须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并适当地补充一些教学资源,以此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所表达的豪情壮志。编号 02三、教学目标1、深入感受词中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体悟诗歌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从中受到感染。3、感悟作者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点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特色四、教学重点难点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和感受毛

3、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二、赏析诗词1、上阙侧重写_,其中概括描写的句子是 _;具体描写的句子是_ 。它们之间是 关系。2、具体描写北国风光的起领字是_,把冰雪封冻的寂静的大地写活了的两个字是_ ,_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分析、赏析。4、“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顿”这个字用在这有什么妙处?运用了什么修辞?5、“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须”字表明 的美景出自作者的 。6、下阕侧重_,其中第一句起_ 的作用。“折腰”一词的含义是_。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作者用哪一个字作起领字_。7、“文采 ”、 “风骚 ”指的是_;“弯弓射大雕”指的是_。它们用了_的修辞方法。8、文中列举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具有代表性,因为他们都是_ 。文中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既肯定了他们的功绩和贡献,又批评了他们在_上的不足。作者这样写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抒发了 。三、品味艺术特色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2、动静相衬,虚实相生。3、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4、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四、梳理总结5、拓展延伸阅读沁园春长沙,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伟大情怀和胸襟。6、布置作业六、练习及检测题七、作业设计阅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比较与沁园春雪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