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醛1下列物质,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不能用于人体皮肤消毒的是A. 甲醛的水溶液 B. 碘的酒精溶液 C. 75%的乙醇的水溶液 D. 苯酚的稀溶液【答案】A【解析】A. 甲醛有毒,不能用于人体皮肤消毒,故 A 选; B. 碘的酒精溶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用于用于人体皮肤消毒,故 B 不选;C. 75%的乙醇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用于用于人体皮肤消毒,故 C 不选; D. 苯酚的稀溶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用于用于人体皮肤消毒,故 D 不选;故选 A。2甲、乙、丙三种物质是某抗生素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B
2、. 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个平面C. 甲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D. 乙、丙均可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A、甲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乙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丙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 A 说法错误;B、苯环空间构型为平面正六边形,以及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故 B 说法正确;C、甲中苯环上含有取代基为OCH 3 和 CH2OH,即苯环上两个不同氢原子,即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2种,故 C 说法正确;D、乙中含有 Cl,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丙中含有羧基和Cl,能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和水解反应,故 D 说
3、法正确。3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居室中种植芦荟、吊兰等植物可以减少甲醛的污染B. 高温烹调食物不仅有刺激性气味,同时还会产生致癌物C. 工业使用硬水易引起锅炉爆炸,生产中可通过煮沸、离子交换使硬水软化D.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熬制水果粥可以使其中的营养被人体充分吸收【答案】D【解析】分析:A 项,甲醛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芦荟、吊兰等植物对甲醛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B 项,高温烹调食物时,淀粉类食物产生丙烯酰胺类物质,肉类中的脂产生苯并芘等多环芳香烃,苯并芘等多环芳香烃、丙烯酰胺类等都是致癌物;C 项,硬水受热产生水垢,硬水软化的方法有煮沸法、离子交换法等;D
4、项,维生素 C 具有强还原性。详解:A 项,居室中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如板材等)会带来挥发性有机物甲醛,甲醛是无色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经常吸入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芦荟、吊兰等植物对甲醛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可以减少甲醛的污染,A 项正确;B 项,高温烹调食物有刺激性气味,淀粉类食物高温加热后会产生丙烯酰胺类物质,肉类中的脂经高温会产生苯并芘等多环芳香烃,苯并芘等多环芳香烃、丙烯酰胺类等都是致癌物,B 项正确;C 项,含较多 Ca2+、Mg 2+的水为硬水,锅炉用水硬度过大会产生水垢,当水垢爆裂脱落时,会造成炉壁局部受热不均,易引起锅炉爆炸,生产
5、中可通过煮沸、离子交换使硬水软化,C 项正确;D 项,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的维生素 C 受热时很容易被氧化,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不宜熬制,D 项错误;答案选 D。4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品的使用日益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量使用含丙烷、二甲醚等辅助成分的“空气清新剂” ,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B. 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为石英砂(SiO 2)、石灰石(CaCO 3)和黏土C. 不法商贩用连二硫酸钠(Na 2S2O4)对食品漂白,Na 2S2O4 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D. 某些桶装水使用的劣质塑料桶常含有乙二醇(HOCH 2-CH2OH),乙二醇不溶于水【答案】A【解析】A 项,二甲醚在光照
6、下会分解生甲醛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故 A 选项正确;B 项,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为石英砂(SiO 2)、石灰石(CaCO 3)和纯碱,故 B 错误;C 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计算出 Na2S2O4 中硫元素化合价为+3 ,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 C 错误;D 项,乙二醇含有两个羟基,羟基是亲水基,乙二醇易溶于水,故 D 选项错误;综合以上分析,本题答案为 A。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可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鉴别乙酸溶液、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B.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 苯乙烯、植物油和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其结构中都含有碳碳
7、双键D. 有机物(C 4H10)的一溴代物有六种结构【答案】A【解析】A、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能被乙酸溶解,遇蔗糖溶液无明显现象,和葡萄糖溶液反应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故可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鉴别乙酸溶液、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故 A 正确;B、 的支链为乙基,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乙基端碳不一定在苯环的平面,故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而不是一定,故 B 错误;C、苯乙烯、植物油和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 C 错误;D、的碳链异构有两种,正丁烷中有两种氢,异丁烷中有两种氢,故其一溴代物有四种结构,故 D 错误;故选 A。6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
8、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 B. 生成 O3 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 I 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过程中 O2 作催化剂【答案】A【解析】A、丙烯转化成甲醛和乙醛,是丙烯中的双键发生断裂,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 A 正确;B、根据示意图,O 2O3,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生成 O3 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C、反应 I 中 NO 转化成 NO2,化合价升高,即反应 I 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D、有 O2 参与反应,但后面没有 O2 的生成,因此 O2 不作催化剂
9、,故 D错误。7两种有机“星际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 甲与足量 H2 发生加成反应后,得到 1-丙醇C. 红外光谱不能区分甲、乙两种物质D. 合成树脂 的单体是苯酚和化合物甲【答案】B【解析】甲分子中不含单键碳,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 A 错误;甲与足量 H2 发生加成反应后,得到 CH3CH2CH2OH,故 B 正确;甲中含有碳碳双键,乙不含碳碳双键,红外光谱可区分不同官能团,故 C 错误;合成树脂 的单体是苯酚和丙醛(化合物乙) ,故 D 错误。8玉米芯与稀硫酸在加热加压下反应,可以制得糠醛 ( ),糠醛是重要的化工
10、原料,用途广泛。关于糠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其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种不同类型的吸收峰B. 1 mol 糠醛可与 3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C.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与苯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结构简式为 的产物【答案】A【解析】糠醛结构不对称,含 4 种 H,则核磁共振氢谱有 4 种不同类型的吸收峰,A 错物误;糠醛中含有 2 个碳碳双键、 1 个 均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 1mol 糠醛可与 3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B 正确;含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C 正确;含,可与苯酚发生酚醛缩合反应,生成 ,D 正确;正确选项 A。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能使溴水、酸
11、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B. 苯与浓溴水萃取后的上层液体可以用来做取代反应实验C. 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D. 相同质量的乙酸和葡萄糖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同【答案】D【解析】A. 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分别是加成和氧化,A 正确;B. 苯的密度小于水,苯与浓溴水萃取后的上层液体可以用来做取代反应实验,B 正确;C. 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C 正确;D. 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均是 CH2O,相同质量的乙酸和葡萄糖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
12、相同,D 错误,答案选 D。10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吲哚的分子式为 C8H6NB. 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C. 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D. 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 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A、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吲哚的分子式为 C8H7N,故 A 错误;B、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CHO 中 C 是 sp2 杂化,空间构型是平面形,因此苯甲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全部共面,故 B 错误;C、苯甲醛中含有醛基,能使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时,出现砖红色沉淀,中间体中不含醛基,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现象,
13、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故 C 正确;D、1mol 中间体中含有 2mol 苯环和 1mol 碳碳双键,因此 1mol 中间体最多与 7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 D 错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可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B. 把钠投入无水乙醇中,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C. 乙醛和乙酸都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D.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和裂化汽油都可以与 Br2 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A. 乙烯可以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而苯不能,故 A 错误;B. 把钠投入无水乙醇中,钠沉到液面以下,产生气泡,故 B 错误;C. 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
14、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乙酸也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和反应,故 C 正确;D.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以烷烃和环烷不可以与 Br2 发生加成反应,裂化汽油含不饱和烃,可以与 Br2 发生加成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C。12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下列关于萜类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和 b 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a 和 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C. b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D. a、b、c 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D【解析】a 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 a 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 项错误;a、c 分子中分别有6、 9 碳原子采取 sp3 杂化,所以
15、a 和 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 项错误;b 分子中的羟基为醇羟基,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C 项错误;a、b、c 分别含有碳碳双键、苯环、醛基,故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 项正确。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A 向 AgNO3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得到澄清溶液Ag+与 NH3H2O能大量共存BBa(NO3)2 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BaSO4 难溶C 向 KMnO4 酸性溶液中滴加草酸 溶液褪色 草酸具有还原性D用蒸馏水将 Na2SO3 固体样品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SO3
16、 样品己变质【答案】A【解析】A、向 AgNO3 溶液中滴加氨水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其原理为 Ag+与 NH3H2O 反应生成 AgOH 沉淀,AgOH 和 NH3H2O 反应生成银氨络合离子,所以Ag+与 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B、SO 2 溶于水后生成 H2SO3,溶液呈酸性,NO 3-在酸性环境下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H 2SO32NO 3-=2NO3SO 42-4H H 2O,则溶液中产生了 SO42-,溶液酸性增强,所以白色沉淀为 BaSO4,故 B 正确;C、酸性 KMnO4 具有强氧化性,溶液褪色说明高锰酸钾被还原,则证明草酸具有还原性,故
17、C 正确;D、用蒸馏水将 Na2SO3 固体样品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后溶液中不再存在 SO32-,此时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存在 SO42-,可以说明 Na2SO3 己被氧化变质,故D 正确。故选 A。14下列选项中,甲和乙反应类型相同的是选项 甲 乙A 溴乙烷水解生成乙醇 甲醛和苯酚制备酚醛树酯B 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制备 TNT 乙烯使 KMnO4 溶液退色C 甲苯与 KMnO4 溶液反应 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D 2-溴丙烷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烯 乙醇与冰醋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分析: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
18、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有机反应中物质加氧或去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缩聚反应即缩合聚合反应, 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详解:A、溴乙烷水解生成乙醇属于取代反应,甲醛和苯酚制备酚醛树酯属于缩聚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选项 A 不选;B、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制备 TNT 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KMnO4 溶液退色属于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选项 B 不选;C、甲苯与 KMnO4 溶液反应、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选项 C 选;D、属于消去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选项 D 不选。答案选 C。15 CuSO4 是一种重要
19、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途径 所用混酸中 H2SO4 与 HNO3 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 32B. 相对于途径,途径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C. Y 可能是麦芽糖或葡萄糖D. 1 mol CuSO4 在 1 100 时分解所得混合气体 X 中 O2 可能为 0.75 mol【答案】D【解析】A 项,途径反应的实质为 3Cu+8H+2NO3-=3Cu2+2NO+4H2O,产生 2mol 的 NO消耗 2mol 硝酸,则同时提供 2mol 的 H+,所以 8mol 的 H+中硫酸提供 6mol,这样消耗硫酸最少,为 3mol,混酸中 H2SO4 与 HNO3
20、 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 32,A 正确;B 项,途径2Cu+O 2 2CuO,CuO+H 2SO4=CuSO4+H2O,没有生成有毒气体,而铜与浓硫酸或硝酸反应都会生成有毒气体,故 B 正确;C 项,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生成Cu(OH)2 悬浊液,再加入含有醛基的物质,如葡萄糖、醛类等,并加热煮沸,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 Cu2O 沉淀,因此 Y 可以是葡萄糖溶液,故 C 正确;D 项,1molCuSO4 在 1100分解反应为: 4CuSO4=2Cu2O+4SO2+3O2,所得混合气体 X 为 SO2,O 2,其中存在可逆反应 SO2+O2 SO3,所以
21、O2 不一定为 0.75mol,故 D 错误。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醛、葡萄糖、甲酸甲酯、油脂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B.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CuSO 4 溶液、福尔马林、乙醇溶液均会使蛋白质析出,加水后不能重新溶解C. 钠与乙醇反应时钠浮在液面上,且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剧烈D. 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溶液,加热后,直接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证明淀粉的水解是否发生【答案】B【解析】A、乙醛、葡萄糖、甲酸甲酯种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油脂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 A 错误;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强碱、重金属离子、甲醛水溶液、乙醇等,能使蛋白质变性,
22、加水后不能重新溶解,故 B 正确;C、金属钠的密度大于乙醇,在底部反应,乙醇中羟基电离出 H 能力弱于水,因此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比水缓慢,故 C 错误;D、需要中和过量的硫酸,让溶液显碱性,然后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题目中没有中和硫酸,故 D 错误。1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B向 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 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C向久置的 Na2SO3 溶液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部分 Na2SO3
23、被氧化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 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 Br2【答案】C【解析】A.苯酚能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三溴苯酚能溶于苯酚,所以得不到白色沉淀,该实验结论错误 ,故 A 错误; B. 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该实验中加入银氨溶液前没有加入 NaOH 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所以实验不成功,则实验操作及结论错误,故 B 错误; C. 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亚硫酸钡溶于稀盐酸,如果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则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且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时部分沉淀不溶解,说明该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则得出结论:部分 Na2SO3 被氧化,所以 C
24、选项是正确的 ; D.该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铁离子,铁离子也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所以不能确定该黄色溶液中含有溴,则结论不正确,故 D 错误; 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18药物利喘贝(结构如下)主要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的治疗,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是 C18H17O5N B. 一定存在顺反异构体C. 一定能发生聚合反应 D. 一定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D【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 C18H17O5N,故 A 正确;B、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条件:分子中至少有一个键不能自由旋转(否则将变成另外一种分子) ;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 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
25、双键上同一个碳上连有不同的基团,故 B 正确;C 、该分子存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故 C 正确;D、该分子不存在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D。19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个( ) 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物;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稀盐酸的 pH; 配制 FeSO4 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硫酸;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 NaOH 稀溶液清洗;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20.00mL0.1 molL1 KMnO4 溶液。A. 2 B. 3 C. 5 D. 6【答案】A【解析】氨水是弱碱,不能和银反应,做过银镜反应
26、实验的试管上附着单质银,所以不能用氨水洗,故错误;硝基苯和水不互溶,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正确;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酸性降低,溶液的 pH 偏大,故错误;Fe 2+易水解,水解呈酸性,加入酸可抑制水解,具有还原性,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加入铁粉可防止被氧化,故正确;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会腐蚀皮肤,故错误;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腐蚀橡皮管,应用酸式滴定管,故错误;共有正确;故选 A。20三分子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三聚甲醛( ) ,三聚甲醛可用作合成工程塑料等,还是日用化妆品冷烫精及脱毛剂的主要原料。下列有关三聚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聚甲醛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三聚甲醛
27、与甘油互为同分异构体C. 依三聚甲醛的结构可推测三聚乙醛的结构为D. 1 mol 的三聚甲醛燃烧时生成 CO2 和 H2O 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A【解析】A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 10000 以上,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所以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 A 错误;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丙三醇分子式为 C3H8O3,三聚甲醛分子式为 C3H6O3,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B 错误;C三分子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三聚甲醛,该反应符合加成反应特点,则三分子乙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三聚乙醛,三聚乙醛的结构应该为 ,故 C 正确;D三聚甲醛的分子式为 C3H6O3,根据原子
28、守恒知,如果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如果生成 CO,则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不等,故 D 错误;故选 C。2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 将 Fe(NO3)2 样品溶于稀 H2SO4, 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能氧化 Fe2+ B 向酸性 KMnO4 溶液中滴加乙二酸 溶液褪色 乙二酸具有还原性C 向 AgNO3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得到澄清溶液 Ag+与 NH3H2O 能大量共存D 向 l0mL0.1mol/LNa2S 溶液中滴入 2mL0.1mol/LZnSO4 溶液,再加入 0.1mol/LCuSO4
29、溶液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Ksp(CuS) Ksp(ZnS) 【答案】B【解析】A在酸性条件下 NO3-能氧化 Fe2+,故 A 错误;B乙二酸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说明乙二酸有还原性,故 B 正确;C向 AgNO3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是生成银氨溶液的缘故,故 C 错误;D溶液中 Na2S 过量,无法判断 Ksp(CuS) Ksp(ZnS) ,故D 错误;答案为 B。2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B. 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产生砖红色沉淀C. 1mol 该物质和 H2 反应,最多消耗 5mo
30、lH2D.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3 种【答案】C【解析】A. 该分子含有碳碳三键、醛基和侧链甲基, 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故 A 正确;B.该分子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产生砖红色沉淀,故 B 正确;C.该分子含有碳碳三键、醛基、苯环,1mol 该物质和 H2 反应,最多消耗 6molH2,故 C 错误;D.苯环上的氢原子有 3 种,所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3 种,故 D 正确。故选 C。2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B.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食品防腐剂C. 炭具有强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钠、钾等金属D. 碳酸氢钠
31、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答案】D【解析】A. 碱石灰具有吸水性,是碱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氯气,A 错误;B.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但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防腐剂,B 错误;C. 钠、钾等金属是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法冶炼,C 错误;D. 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D 正确,答案选 D。2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分馏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B. 减少 SO2 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C. 食品工业利用液态二氧化碳代替有机溶剂,能避免有机溶剂污染食品D. 蔬菜表面洒少许福尔马林,可保鲜和消毒【答案】C【解析】A裂解是深度裂
32、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主要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而石油分馏可得到低碳的烷烃,故 A 错误;BSO 2 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酸雨,不是雾霾,故 B 错误;C液态二氧化碳可作溶剂,且对食品没有污染,能避免有机溶剂污染食品,故 C 正确;D福尔马林可保鲜和消毒,但 HCHO 对人体有危害,不能用于蔬菜或食品的保鲜或消毒,故 D 错误;答案为 C。25下表中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操作或方法 实验目的A 测定分析物质间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鉴别间二甲苯与对二甲苯B 向足量甲酸溶液中加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并加热 确定中含有醛基结构C 向酒精和乙酸
33、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D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答案】A【解析】分析: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特征峰的数目反映了有机分子中氢原子化学环境的种类,不同特征峰的强度比反映了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数目比,所以 A 选项用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鉴别间二甲苯与对二甲苯;B 选项中氢氧化铜与甲酸发生中和反应,酸过量,没有明显现象;C 选项中酒精和乙酸都能与 Na 反应,不能够区别是否有乙酸;D 选项中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对实验有干扰。详解: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特征峰的数目反映了有机分子中氢原子化学环境的种类,
34、不同特征峰的强度比反映了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数目比,间二甲苯有 4 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对二甲苯有 2 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用核磁共振氢谱图可以鉴别间二甲苯与对二甲苯A 选项正确;氢氧化铜与甲酸发生中和反应,酸过量,加热也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B 选项错误;酒精和乙酸都能与 Na 反应,不能够区别是否有乙酸,C 选项错误;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后发生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但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对溴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有干扰,D 选项错误;正确答案 A。2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福尔马林可作食品保鲜剂B.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
35、天气的一种重要原因C. 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 SO3D. 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A 福尔马林是 HCHO 的水溶液,HCHO 有毒,不可作食品保鲜剂,故 A 错误;B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故 B 正确;C硫燃烧生成 SO2,故 C 错误; D聚乙烯塑料是不可降解塑料,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故 D 错误;答案为 B。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B.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发生了取代反应C. 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D. 相同物质的量
36、的乙炔与乙二醇(HOCH 2CH2OH)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同【答案】D【解析】A. 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A 正确;B.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发生了取代反应,B 正确;C. 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C 正确;D.乙二醇(HOCH 2CH2OH)的化学式可以看做是 C2H22H2O,因此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炔与乙二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同,D 错误,答案选 D。28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对预防血栓和脑梗有很好的作用,M
37、是一种防晒剂,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和 由 A 出发合成路线如图:已知: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R 1CHO+R2CH2CHO +H2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 M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阿司匹林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有 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2 )写出 H过程中的反应类型_,F 的结构简式_。(3 )写出 DE 转化过程中(D+NaOH)的化学方程式_。(4 )由 HI 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副产物,其中一种分子式为 C16H12O2Cl2,写出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_。(5 )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_种。a苯环上有 3
38、 个取代基b仅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每摩该物质反应时最多能生成 4molAg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结构简式_。 (任写出一种)(6 )写出由到 M 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 。示例 CH2=CH2 HBrCH3CH2Br CH3CH2OH_。【答案】 酯基和醚键 6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6NaOH +4NaCl+3H2O 6 或 (任写出一种 ) 【解析】 (1)由 M 的结构简式 ,可知 M 分子中有酯基和醚键,阿司匹林结构简式为 ,所以含有 6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2 ) H 为 ,I 为 ,HI 先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消去反应,E 为:,E 在浓硫酸为催化剂与乙酸酐
39、反应生成阿司匹林,E 脱水生成 F 为:;(3 ) A 的分子式是 C7H8,由阿司匹林和 M 的结构简式可知 A 中含有苯环,所以 A 是 ,B、C 都为 C7H7Cl,甲基邻对位上的氢易被取代,所以 B、C 是一氯代物,由阿司匹林结构可知 B 为邻位取代物,即 ,由 M 可知 C 为对位 ,B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D 分子式为 C7H4Cl4,为甲基上的氢被取代,所以 D 为: ,D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酸化,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所以 E 为:,D 与 NaOH 在高温高压下的反应方程式为:,(4 ) H 为 ,I 为 ,HI 先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后
40、发生消去反应,副产物中一种分子式为 C16H12O2Cl2,所以其结构简式为: ;(5 )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每摩尔物质反应生成 4molAg 说明含有两个醛基;属于酯类,结合含有两个醛基且苯环上只有 3 个取代基可知苯环上含有两个 “HCOO-”,另外还剩余 1 个 C原子,即为一个甲基,先考虑两个“HCOO-”有邻、间、对排列,再用甲基取代苯环上的 H原子,分别得到 2 种、3 种、1 种结构,共有 6 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的结构简式为 ;(6 )先将醛基氧化成羧基,再酯化即可,但氧化醛基时不能选用强氧化剂,避免碳碳双键也被氧化,可选择银氨溶液可新制氢氧化铜
41、,合成路线图为:。29 M(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R-CH=CH 2 R-CH(OH)CH2Br回答下列问题:(1 )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D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2 ) A 的名称是_(系统命名法) 。(3 )反应的条件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 ) H 为 B 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共有_种(不含立体异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 4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2:2 :1 的是_ (写出结构简式)。i.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5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为原料 (其他原料任选)制备,请设计合成路线_。【答案
42、】 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羟基 1-苯基丙烯(1-苯基-1-丙烯) Cu/O2,加热 15 【解析】根据合成路线及已知信息:A: B:C: D:合成 M 的单体:(1 )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D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羟基;(2 ) A 的名称是 1-苯基丙烯(1-苯基-1-丙烯) ;(3 )反应是将羟基氧化成羰基,故其条件为 Cu/O2,加热;反应 是消去,方程式为:(4 ) H 为 B 的同分异构体,B 为 ,要满足:i.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及其中一个取代基即为酚羟基,另一个取代基则是卤代烃基, 这种结构,烃基有 3 种 H,两个取代基三种位
43、置,故有9 种, 这种结构,烃基有两种 H,两个取代基有三种位置,有 6 种,故满足条件的结构共有 15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 4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 2:2:1 的是 ;(5 )以 为原料( 其他原料任选)制备 ,需要引入两个甲基,且该加聚物也是 1,3 加成得来,故 1,3 号碳要形成双键,故根据题中合成路线:得到如下合成路线:。30化合物 H 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实验室中利用芳香烃 A 制备 H 的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己知: 有机物 B 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上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或醛基; RCHO CH3CHO NaOH RC
44、H CHCHO H2O;(1 )有机物 B 的名称为_。(2 )由 D 生成 E 的反应类型为_ , E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3 )由 G 生成 H 所需的“ 一定条件” 为_。(4 )写出 B 与 NaOH 溶液在高温、 高压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5 ) F 酸化后可得 R, X 是 R 的同分异构体, X 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 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 111 ,写出 2 种符合条件的 X 的结构简式:_。(6 )设计由 和丙醛合成 的流程图:_(其他试剂任选) 。【答案】 对溴甲苯(或 4溴甲苯) 取代反应 羟基、氯原子 银氨溶液、加热(或新制氢氧化铜
45、、加热) 、 (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根据流程图及已知信息:(1 )有机物 B 的名称为对溴甲苯(或 4溴甲苯) ;(2 )由 D 生成 E 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E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和氯原子;(3 )由 G 生成 H 需要将醛基氧化成羧基且不能将碳碳双键氧化,所以,一定条件需要:银氨溶液、加热(或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4 ) B 与 NaOH 溶液在高温、 高压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 ) F 酸化后可得 R(C 7H6O3) ,X 能发生银镜反应,即有醛基,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 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 111,不饱和度仍为 5,苯环没有可能了,故其可能的结构为:
46、 、 ;(6 )由 和丙醛合成 需要加长碳链,引入双键,故设计思路如题目中流程类似:先使其水解成醇,再将其氧化成醛,在此条件下反应 ,生成产物。31 A、B、C、D、E 五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 B 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 气体密度是氢气的 14 倍。根据图示,(1 )试写出 A、C、E 的结构简式:A_ 、C_、E_。(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D:_;AB: _。【答案】 CH3CH2OH CH3COOH CH3CH2OH CH2CH 2H 2O 2CH3CH2OH+ O2 2 CH3CHO+2H2O【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有机推断,涉及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47、。D 气体的密度是 H2 的 14 倍,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B 能发生银镜反应,B 中含醛基;结合 AD 的反应条件和 A 与 B 的相互转化,则 A、B 、D 的结构简式依次为CH3CH2OH、CH 3CHO、CH 2=CH2;由 D 反应生成的 C 是可用于包装的塑料,DC 为加聚反应,C 的结构简式为 ;B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E,E 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E 中含羧基,E 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H。(1 )根据上述分析,A 、C、E 的结构简式依次为CH3CH2OH、 、CH 3COOH。(2 ) AD 为乙醇的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AB 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32化合物 M 是二苯乙炔类液晶材料的一种,最简单的二苯乙炔类化合物是,以互为同系物的单取代芳香烃 A、G 为原料合成 M 的一种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 ) A 的结构简式为_, B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2 ) 的反应类型是_,F 的名称为_ 。(3 )写出由 C 生成 B 的化学方程式_。(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5 ) B 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共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