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课时 糖类 蛋白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符合 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C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 6H10O5)n表示分子组成,它们是同分异构体D纤维素、淀粉、蔗糖和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答案 D解析 符合 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糖,如乙酸 (C2H4O2)等,符合通式 Cn(H2O)m,不属于糖。并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 Cn(H2O)m通式,A 错;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有甜味的物 质不一定都是糖类,例如糖精甜味是葡萄糖的几百倍,但它是人工合成的酰胺类
2、物质,甘油、木糖醇虽然都有甜味,但它们属于多羟基醇而不属于糖类,B 错;淀粉、 纤维 素的通式都可表示为(C 6H10O5)n。但 n 值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C 错。2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答案 C解析 蛋白质先水解成多肽,多 肽再水解成最终产物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氨基酸,A 项正确;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的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B 项正确;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 项不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
3、与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 级脂肪酸盐(肥皂)与甘油,D 项正确。3通过实验来验证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取一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 小火微热,变成亮棕色溶液 加入几滴稀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团搅成糊状 稍冷,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并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氢氧化铜沉淀 加热煮沸A BC D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对纤维素水解实验的理解。 纤维素水解要在酸性条件下加 热进行,水解后验证葡萄糖,用氢氧化铜,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完成。根据题示四个选项,只有 B 正确。4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
4、的方法是(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 D在火焰上灼烧答案 D解析 鉴别蛋白质时,可将蛋白 质灼烧,有 烧焦羽毛气味,常用此方法区别毛纺织物与棉纺织物,这种方法既方便又 实用。当然有些蛋白 质跟浓硝酸作用呈黄色,但这不是通常采用的方法,故本题答案为 D。5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它是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与蛋白酶制成的。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遇到它,都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棉织品 毛织品 腈纶织品 丝织品A BC D答案 D解析 毛和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遇蛋白 酶会发生水解。6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已知 CH3CHO 在一
5、定条件下可被氧化为 CH3COOH。(1)A 的结构简式为 _,C 试剂是_,砖红色沉淀是_(填化学式)。(2)B 溶液的作用是_。(3)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4)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淀粉_( 填“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某同学取图中混合液 E,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色,_( 填“能 ”或“不能”) 说明淀粉水解完全,原因是_。若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所需的试剂是_。(填序号)NaOH 溶液 新制 Cu(OH)2 悬浊液BaCl 2 溶液 碘水(5)在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时,某同学的操作如下:取少
6、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 35 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 Cu(OH)2 悬浊液,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其原因是_(填字母)。a蔗糖尚未水解b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c加热时间不够d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液无法中和稀硫酸答案 (1)CH 2OH(CHOH)4CHO 新制 Cu(OH)2 悬浊液 Cu 2O(2)中和稀硫酸(3)2CH3CH2OHO 2 2CH3CHO2H 2O 氧化反应 Cu CH3CH2OHCH 3COOH CH3COOCH2CH3H 2O 酯化反应 浓 H2SO4 (4)部分水解 不能 I 2 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
7、 (5)d解析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 应,所以水解后先加 NaOH 溶液中和 H2SO4 后才可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生成乙醇和 CO2,D 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乙醛被氧化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 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淀粉水解情况有三种:如果未发生水解,则 溶液不能与新制 Cu(OH)2悬浊 液反应;如果部分水解,则既能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又能使碘水变蓝;如果已完全水解,则遇碘水不显蓝色。因此, 选择碘水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确定有无葡萄糖生成和有无淀粉
8、存在,特 别注意的是:检验水解产物前必须加碱来中和酸。 淀粉的检验时,必 须直接取水解液加入碘水,不能取中和液,因为碘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分层训练基础过关题组 1 糖类的组成及性质1下列有关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提供营养物质B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但糖类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C没有成熟的苹果汁遇碘显蓝色,成熟的苹果汁能还原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1 mol 双糖完全水解一定能够生成 2 mol 葡萄糖答案 C解析 纤维素虽属于糖类,但不能被消化吸收直接成为人体的营养物质,故 A 错;单糖不水解,故 B 错 ;蔗糖是双糖,水解产物是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和果糖,
9、故 D 错;没有成熟的苹果汁中有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故遇碘 显蓝色,而成熟的苹果汁中有葡萄糖,故成熟的苹果汁能还原新制 Cu(OH)2悬浊液。2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B熟苹果中只含单糖C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答案 D解析 青苹果汁遇碘显蓝色只能说明含有淀粉,熟苹果汁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只能说明含有 还原性的单糖,在成熟 时 淀粉逐渐水解生成葡萄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 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B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
10、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答案 A解析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水解,不能作为营养物质;油脂属于小分子,淀粉和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遇碘水显蓝色, 纤维素遇碘水不变蓝 色。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乙酸B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由油脂得到甘油及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 B解析 新制的 Cu(OH)2悬浊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加 热生成砖红色沉淀,Cu(OH) 2悬浊液中加入乙酸溶液,沉淀溶解,变为蓝色溶液,
11、可以鉴别, A 正确;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的酶,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水解,B 不正确;米酒变酸的过程中,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发生了氧化反应, C 正确;油脂水解得到甘油,淀粉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D 正确。题组 2 蛋白质的结构及性质5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急救方法不能用于解毒的是( )A立即喝大量的食盐水 B立即喝大量牛奶C立即喝大量的豆浆 D立即喝大量蛋清答案 A解析 牛奶、豆浆、蛋清均为蛋白质,立即服用,可以减 轻 重金属盐对人体蛋白质的凝结作用,起到解毒的效果。6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天然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只有碳、氢、氧、氮四种B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
12、水C向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D用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 D解析 天然蛋白质主要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 S、P 等;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蛋白质 凝结成沉淀,蛋白 质发生变性,不再溶于水;向鸡蛋清中加入食盐,蛋白质析出,该过程为盐析,而不是变性;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故正确答案为D。7下列对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显色
13、反应 蛋白质溶液里蛋白质能透过半透膜A BC D答案 C解析 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 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溶解,是可逆 过程;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透 过半透膜;含有苯环的蛋白 质遇硝酸变黄,是蛋白 质的特性;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但 “钡餐”的硫酸钡不溶于胃酸,不能形成可溶性的钡离子,不会引起中毒。8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灼烧时的特殊气味来鉴别蛋白质B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若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大量鲜牛奶或豆浆进行解救答案 C解析 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为蛋白质的显色反应,蛋白质
14、遇重金属盐会发生变性,服用 鲜牛奶或豆浆可以缓解重金属 盐对人体的伤害,故A、B、D 三项均正确;蛋白 质水解的最 终产物是氨基酸。9中国科学家找到白血病致病元凶蛋白质 Shp2,下列关于蛋白质 Shp2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高分子化合物B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C是天然蛋白质,仅由 C、H 、O、N 四种元素组成D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滴加浓 HNO3 不发生显色反应,灼烧时没有任何气味答案 A解析 它既然是蛋白质,应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最 终产 物是氨基酸;组成中除C、H、O、N 外还 可能有 S、P 等元素;遇浓 HNO3 可能发生 显色反应,灼 烧时一定有特殊的气味
15、。题组 3 糖类和蛋白质的综合应用10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B纤维素、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D葡萄糖、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答案 A解析 植物油是一种不饱和油脂,能和 Br2发生加成反应 ,所以 A 正确;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高级脂肪酸是 电解质, B 不正确;蛋白质变性时发生化学变化,故不能用变性法分离提纯蛋白质,C 不正确;纤维素、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葡萄糖不能再水解,D 不正确。能力提升11糖尿病是由于
16、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 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 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 6个 H2O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2)木糖醇CH 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3)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
17、错误的是_(填字母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不溶于水b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时,可以吃熟鸡蛋、生牛奶等解救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没有用处d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4)香蕉属于高糖水果,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乙烯是香蕉的催熟剂,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 填字母)。a用灼烧法鉴别毛织品和棉织品、合成纤维和羊毛b用纯碱洗涤锅盖上的油渍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d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盐与非加碘盐(6)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用一束光通过其溶
18、液,都有_ ,检验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_。答案 (1)a (2)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 (3)abc (4)CH2=CH2Br 2 CH 2BrCH2Br (5)d (6)丁达尔效应 碘水解析 (1)葡萄糖分子中不含水,a 不正确;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常用于检测尿糖,b 正确;c、 d 符合事 实。(2)木糖醇结构中含醇羟基,所以可以发生酯化、氧化反应、与金属钠反应等。(3)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些蛋白质能溶于水;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时,可以吃生鸡蛋清、喝生牛奶等解救,熟 鸡蛋不能解救;纤维素虽不能被人消化,但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加强消化和排泄。(5)毛织品属于蛋
19、白质,灼 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a 正确;油渍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b 正确;闻气味可鉴别白酒和米醋,c 正确;加碘盐是在食 盐中加入 KIO3,不是 I2,淀粉溶液不能用于鉴别加碘盐与非加碘盐,d 不正确。12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 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 n g 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CO2、H 2O 和 N2。现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 。(2)装置图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 填字母),操作时应选点燃_处的酒精灯。(3)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装置 D 的作用
20、是 _。(5)读取 N2 的体积时,应注意:_;_。(6)实验中测得 N2 的体积为 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有关数据有_(填字母 )。A生成 CO2 气体的质量B生成 H2O 的质量C通入 O2 的体积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 (1)排除系统中的 N2 (2)AD D(3)CxHyOzNp(x )O2 xCO2 H2O N2y4 z2 点 燃y2 p2(4)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 N2(5)E 装置中两侧液面相平 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6)ABD解析 通入纯氧气目的是除尽系统中的氮气;加热 A 处使氨基酸燃烧,加热 B 处铜网,是为
21、了除去尾气中的氧气;读数时要使量气管两侧液面相平,否则会使所测气体体积不准。拓展探究13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方案 A:淀粉溶液 水解液 溶液显蓝色 稀 硫 酸 碘 水 结论:淀粉没有水解。方案 B:淀粉溶液 水解液 无砖红色沉淀析出 稀 硫 酸 新 制 CuOH2悬 浊 液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方案 C: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稀 硫 酸 NaOH溶 液 新 制 CuOH2悬 浊 液 结论:淀粉已完全水解。根据上述操作及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如果三个方案均不合理,请另设计一个
22、方案来证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了。(1)方案 A:_。(2)方案 B:_。(3)方案 C:_。(4)你的方案:_ 。答案 (1)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只是发生部分水解,未水解的淀粉遇碘(I 2)也会呈蓝色 (2)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已发生水解会生成葡萄糖,但由于水解液没有用 NaOH 溶液中和,加入的 Cu(OH)2 溶于稀硫酸,不能氧化葡萄糖,无砖红色沉淀生成(3)结论不正确。该实验只能证实淀粉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水解,没有证明是否仍有淀粉存在,所以无法证明淀粉是否水解完全(4)合理的方案是:解析 证明淀粉未水解的关键是用实验证明没有水解产物葡萄糖生成;证明淀粉部分水解的关键是既要用实验证明有水解产物葡萄糖生成, 还要用 实验证明仍有未水解的淀粉存在;证明淀粉水解完全的关键是要用实验证明淀粉已不存在。淀粉水解的条件是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而 证 明水解产物葡萄糖用新制Cu(OH)2悬浊液且必须在碱性环境中才能进行,所以在加鉴别试剂前必须用 NaOH 溶液中和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