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学案 人教版选修一.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438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学案 人教版选修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学案 人教版选修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学案 人教版选修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学案 人教版选修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学案 人教版选修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专题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完善制作原理和发酵条件。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制作原理 反应_条件下,大量繁殖:C6H12O6 6O26H 2O _无氧条件下,酒精发酵:C6H12O6 _氧气、糖源_时:C6H12O6+2O2 2CH3COOH2CO 22H2O_糖源、氧气充足时:_O 2 _最适发酵温度_ _空气 前期:_氧;后期: _氧 需要充足的_发酵条件时间 1012 d 78 d答案:1有氧 6CO 212H 2O 2C 2H5OH2CO 2 充足 缺少 C 2H5OH CH 3COOHH 2O 1825 3035 需 不需 氧气2.完善

2、制作流程。挑选葡萄_榨汁酒精发酵_ - 2 -_ _答案:2冲洗 果酒 醋酸发酵 果醋3判断正误。(1)在果酒自然发酵中,需人工添加酵母菌种。( )(2)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生的。( )(3)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是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4)在葡萄酒制作中,采摘的葡萄应反复冲洗,且要先除枝梗再冲洗。( )答案:3(1) (2) (3) (4)二、腐乳的制作1完善制作原理。(1)菌种:需多种_ 协同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2)菌种作用特点。蛋白质 氨基酸小分子肽 蛋 白 酶 脂肪 _ 脂 肪 酶 答案:1(1)微生物 毛霉 (2) 甘油 脂肪酸2完善制作流程

3、。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_腌制加_装瓶- 3 -_腌制。答案:2盐 卤汤 密封3完善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1)卤汤成分:酒及_ 。酒的作用:_微生物的生长,又能使腐乳具有_。香辛料的作用:调制_,_。(2)盐的用量。浓度过低,不足以_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_。浓度过高,会影响_。(3)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左右。答案:3(1)各种香辛料 抑制 独特的香味 腐乳风味 防腐杀菌(2) 抑制 腐败变质 腐乳的口味 (3)12%三、制作泡菜1完善泡菜的制作。(1)制作原理:在无氧条件下,_将葡萄糖分解成_。(2)制作流程。- 4 -(3)操作关键。泡菜坛的选择:火候好、_、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

4、菜坛。腌制的条件:控制腌制的时间、_和食盐的用量。防止_,严格密封。答案:1.(1)乳酸菌 乳酸 (2) 原料 食盐 盐水 调味料 发酵(3) 无裂纹 温度 杂菌污染2判断正误。(1)泡菜制作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 )(2)泡菜制作的前期通氧,后期应严格厌氧。( )(3)配制盐水时,盐与水的质量比为 41。( )答案:2(1) (2) (3)1(2013江苏卷,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5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

5、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解析:醋酸菌是嗜热菌,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A错误;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要先进行隔绝空气果酒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B 错误;人工接种菌种单一,自然发酵菌群丰富,所以人工接种菌发酵的风味及品质更好,C 错误;适当加大接种量,让菌体快速形成优势菌群,可以抑制杂菌生长,提高发酵速率,D 正确。答案:D2(2013江苏卷, 17)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 aB经管口 3 取样检测酒精和 CO2 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

6、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 2 连通- 6 -解析:图中管口 1 为进气口,管口 2 为排气孔,管口 3 可以检查液体中的成分,因此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应打开阀门 a 通入氧气, A 正确;管口 3 可以检测酒精,管口 2 可以与澄清石灰水相连以检查 CO2,因此 B 错误。答案:B3(2012海南卷, 30)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和_;其产生的_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_和_。(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_生长

7、。(3)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卤汤除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外,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_。解析:(1) 腐乳是以豆腐为原料,在毛霉以及多种微生物参与下发酵而制成的食品,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多种营养物质,如多肽、氨基酸等。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小分子的肽,进而在肽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各种氨基酸;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在发酵完成后的腌制过程中,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豆腐块腐败变质。(3) 卤汤除能防腐外,还可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答案:(1) 毛霉 小分子的肽 氨基酸 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2)微生物 (3)风味- 7

8、 -4(2013新课标全国卷,39)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_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和_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原因是:_。4解析:(1)盐水中可能含有杂菌,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要煮沸,以便杀死盐水中的杂菌。陈泡菜中含有现成的乳酸菌,加入后,可以缩短制作时间。(2)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3)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发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增加,其他杂菌较少;原因是酸性条件下,不利于杂菌生存,增加乳酸菌的数量。答案:(1) 消灭杂菌 增加乳酸菌含量 (2) 无氧呼吸 细胞质 (3)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 (4) 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较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