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4377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7 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分析本课概述新航路的开辟是高中历史必修( 岳麓版)第二单元的第 7 课,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 ,开辟新航路(即经过)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即影响) 。条理清晰,史实丰富,可读性强,而且配有地图及插图,教学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把握教材的总体性结构和因果问题的逻辑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如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和对史实的直观认识?如何体现学生在课

2、堂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是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在历史必修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工业文明崛起的源头之一,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起点,学习新航路的开辟对理解世界市场形成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映了课标制定者在观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的两个聚焦点。从课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分解为:一方面是对以人为中心的历史过程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在全球视野下对历史影响的关注。这两个聚焦点构成了本课内容的两块基石,而且也给出了本课设计时的框架性的建议:即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最终在全球视野下完成

3、对“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的审视。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出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概况;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掌握史料的搜集、梳理与运用的能力;归纳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评价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史实和影响的学习,理解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等课标中要求的历史名词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小组汇报、合作交流,体验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学习过程。2、通过课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学会自主学习;创设情景,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辩析史料,梳理历史信息,从不同角度,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历史学习方法。3、

4、能够轻松在课本上做各种记号,以突出知识重点,强化重要年代、人物、地点和关键句子的记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历史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洋航行史实的学习,感受航海家们坚强的意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通过对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评价学会对历史事件作出价值评判。3、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分析,初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全球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确定上述重点的依据: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教材也用较多笔墨阐述。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确定难点的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论复杂,涉及的知识广

5、泛,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乐于表现,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历史知识储备,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抽象思维以及认知水平还比较欠缺,需要老师的适时引导。三、教法分析利用图文等多媒体材料辅助教学,学生搜集史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采用情景导入法、讲述法、读图法、讨论法,启发性教学法。四、学法分析围绕新航路的开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交流分享,自主阅读归纳,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把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五

6、、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对比15 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420 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和17 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620 年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15 世纪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与 17世纪欧洲人地图有很大差别,而 17世纪时看起来已经非常接近了。从地图上可以看出,15 世纪时欧洲人只认识到欧洲、亚洲、非洲的一些地方,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还十分模糊。但是到 17 世纪,欧洲人世界观已经与当代世界观非常接近,转变的关键事件是什么?由此导入新课。 (2 分钟)(通过展示两幅地图,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地图变化的原因,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第一环节:学生

7、讲述展示新航路开辟经过,教师点评补充。(12 分钟)(设计理由,对于新航路开辟这一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己经学过,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听到俗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这个起点上,让学生课前预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教学网站,查找史料,制作 PPT,对求知欲旺胜的高一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完成,通过自学可以达到课标“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史料搜集与其它资料的不同,一定要明确史料的出处。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分工合作,通过课堂展示,对新航路开辟史实准确的表达出来,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新航路的开辟经过放在第一环节主要是符合人为事物的认识,先知道事物

8、的现象,再去探究事物的内在动因,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叙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历经艰难去远航新航路开辟经过:1海上探险活动的开创葡萄牙的航海家亨利王子(13941460)被公认开创了欧洲航海探险的伟大时代。他本人并不亲自出海,但是他设立了一所航海学校,并且亲自设计帆船,训练水手,规范航海活动,比如必须记航海日记和绘制海图。他还提供资金,组织了一系列沿非洲海岸的航海活动。2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1)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 1487 年,迪亚士(约14501500)率领三艘轻便帆船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迪亚士将大海角命名为风暴角,回国后葡萄牙国王将其重新命

9、名为好望角。 14971498 年,达伽马(约 14691524)从葡萄牙出发,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1499 年,达伽马船队返回葡萄牙,所贩卖香料获利为出航成本的几十倍。葡萄牙马上又派出一支更大的船队到印度去。(2)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 1492 年,哥伦布(约 14511506)率领三艘帆船,经过 70 天的艰苦航行,抵达美洲。在以后的 810 年间,哥伦布又三次西航。哥伦布本来计划从欧洲向西航行到达亚洲的,却无意间到达了美洲,但是他自己始终认为是抵达了印度,并把当地人称作“印第安人” (印度人) 。至今巴勒比海群岛又称“西印度群岛” 。 “美洲”名称是

10、以意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名字命名的。 1519 年,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葡萄牙贵族麦哲伦(约 14801521)率领的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的航行十分艰苦。出航时有5 艘船,200 多名船员。最后只有 1 艘船和 18 名船员回到西班牙,麦哲伦自己也在菲律宾丧生。学生讲完后,教师针对情况利用地图进行点评、补充和总结。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继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之后荷兰、英国等纷纷开辟了欧洲到世界各地的航路,因而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叙述归纳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 姓名 国

11、籍 支持国家 方向 开辟航线1487 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东 欧洲-非洲好望角1492 年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西 欧洲 -美洲1497 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东 欧洲 -好望角- 印度 1519-1522 年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西 环球航行过渡 :迪亚士在航行中遇到风暴,与供给船失去了联系,又可能遇到海盗。麦哲伦船队中一名船员叙述其间,吃的饼干只是一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屎,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喝的水也一样恶臭,令人作呕。其至吃一张张皮革,木屑,耗子。 19 个人因 “坏血病 ”而死去。麦哲伦也在航行中被杀。试问航海家们为什么在这么艰

12、苦的条件下还要冒险?他们的动力是什么?第二环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6 分钟) (设计理由: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部分教材呈现的内容清晰充分,学生阅读归纳比较轻松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归纳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二)这样辛苦为哪般?1、原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因)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西欧寻金热;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因) ;“一切为了香料”宗教因素: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天主教。 (如 10961270 年先后八次十字军东侵。 )(三)大海茫茫怎前往?2、条件:主观:西、

13、葡统治者的支持和教会的鼓励 ;摆脱动乱的需要当时欧洲正处于严重的动乱之中,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把扩张的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之外的地区。海船上装上多门火炮,军事威力大为增强,使航海探险家信心倍增。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的兴起,使航海家们更富于探索、开拓和冒险的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客观: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发展。过渡 :新航路的开辟圆满的完成了,他们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我们也感受了前人伟大的胆识和气魄。是啊,他们在探索中的坚毅勇敢,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探索的结果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又给许多地区带来了灾难。 新航路的开辟给当

14、时的欧洲和世界带来了那些影响?开辟怎样的时代?第三环节: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创设情境,展示麦哲伦纪念碑与拉普拉普纪念碑,同一碑文纪念两个敌对的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小组讨论。 (15 分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复杂,涉及的知识广泛,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讨论,相互交流,化解难点。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鼓励学生富有创见性的思维。从后人的不同视角去对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时代进行再认知,通过西班牙与菲律宾对麦哲伦航行的不同看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对这一段历史的辩证评价。 )(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麦哲伦的评价展示材料:麦哲伦纪念碑与拉普拉普纪念碑这是今天座落在菲律宾马克坦岛北

15、岸有一座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这是一块特殊的纪念碑,碑的正反两面同时用英文雕刻着两位敌对人物的事迹。一位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一位是在此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铜碑正面的文字是:“拉普拉普。1521 年 4 月 27 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铜牌的反面是这样写的:“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 年 4月 27 日,死于此地。他是在与马克坦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死亡的。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只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 1521 年 5 月 1 日

16、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 年 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对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着正反两面不同的评价。教师提问:如果你在这一对纪念碑前,你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试着从欧洲、菲律宾、世界、麦哲伦等不同的视角去加以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和教材提示,学生可以有如下认识:同一块墓碑,两面的主人是一对曾经的敌人,为了各自心中崇高的信仰而战,即使倒下,两人也没有分开。他们成为了各自的英雄,一个是写进教科书的伟大航海家麦哲伦,一个是扞卫主权的民族英雄拉普拉多,他们的死具有同等壮烈的意义。1、对欧洲:通过贸易和掠夺把各大洲的商品不断输入欧洲,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

17、界市场。同时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 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2、对美洲的影响: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人口锐减,白银外流,病菌肆虐。3、对非洲的影响:非洲成为获猎黑人奴隶的场所。从 1502 年从始奴隶贸易长达 400年,非洲上亿精壮人口丧失,奴隶贩子获取 300巨额的利润。4对亚洲的影响: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由于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只能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5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

18、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从此一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展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有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 ”黄邦和等主编的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教师提问:结合刚才的讨论,这段材料体现了作者对新航路开辟持什么观点?教师总结点拨:(2 分钟)体现了全球史

19、观(又称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历史评价。1、全球史观。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基本认识。全球史观对新航路开辟是从分肯定的,认为新航路开辟是各地文明会和交融的开始,由此而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彼此闭塞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2、现代化史观。 “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化史观对新航路开辟评价的基本观点。新航路开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人类社会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起点。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解体,促进了

20、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来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广大被殖民地区对欧洲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3、革命史观。其基本观点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加强了“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 ,但是殖民扩张与掠夺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而拉大了美洲 与欧洲的差距, “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第四环节:本课小结:展示知识结构图,师生共同回忆本课内容。 (3 分钟)社会根源:西欧寻金热原因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背景 (必要性) 政治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天主教条件 客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进步,罗盘针应用

21、航海新 (可能性) 主观:强化王权需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航 迪亚士:1487-1488,葡萄牙 非洲南端好望角路 经过 达伽马: 1497-1498,葡萄牙 好望角 印度开 哥伦布:1492-1493,西班牙 美洲辟 麦哲伦:1519-1522,西班牙 美洲 亚洲 欧洲进步性:欧洲崛起;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影响 (双重性) 灾难性 :美洲、非洲、亚洲是掠夺和灾难。第五环节:当堂检测:(5 分钟)1、最先完成世界环球航行的船队,走的路线是 ( B)A亚洲非洲美洲欧洲亚洲B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欧洲C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美洲D欧洲非洲亚洲美洲欧洲2、推动所有欧洲人进行远洋航海,开辟新航路的动

22、力因素有( B ) 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商业危机 传播天主教 发展资本主义A B C D 3、新航路对世界历史作出最主要贡献 是( B ) A.推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B.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C.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本 D.给东方带来欧洲文明4、假如生活在 16 世纪的欧洲,你无法从市场上买回:( D )A. 非洲的饰物 B. 美洲的纺织品 C. 印度的香料 D. 大洋洲的工艺品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D)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拥有资本的企

23、业家具有冒险、探索精神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六、学习评价(教师根据情况,部分或全班发放调查表,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具体评价内容见下表:学习效果评估 很好 一般 不大理想1、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或认为其有学习价值2、对课前自主探究部分的感受3、对课上活动形式的感受4、对学习内容的掌握5、上完课后的总体感受设计后反思: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中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设计本课时

24、有意识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相对清晰,即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着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本节课中的三个环节中,第一环节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迪亚士,达伽玛,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经过。既完成了课程标准需要的达到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知道如何去搜集史料,培养了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史料搜集与其它资料的不同,一定要明确史料的出处。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分工合作,通过课堂展示,对新航路

25、开辟史实准确的表达出来,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搜集过程中了解并与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建构,通过叙述让自己清楚这些航海家们远洋航行的基本史实,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生动和丰富的史料,可以感受到航海家们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同时达到本节课的基本目标。第二环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这部分内容教材所述内容较为系统和明了,学生用己有的知识能力可以读懂,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归的出是哪一方面的原因并找出最主要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归纳史料并分析史料的能力。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紧扣教材,教材是重要学习资料,不能因为丰富资源而忽略教材这一重要资源。第三环节为

26、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展示麦哲伦纪念碑与拉普拉普纪念碑,同一碑文纪念两个敌对的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课程标准说“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对现实的关注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机械的关联。而是意味着对现实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是因人而异的。 课程标准理念中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复杂,涉及的知识广泛,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讨论,相互交流,化解难点。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鼓励学生富有创见性的思维。从后人的不同视角去对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时代进行再认知,通过西班牙与菲律宾对麦哲伦航行的不同看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对这一段历史的辩证评价。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总之,本节的设计宗旨就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不是坐等老师娓娓道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不断感知历史、积累历史从而理解历史,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增强历史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