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5.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授课人课时安排 1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课标依据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各洲都成了西欧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来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生产的需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的完成促进工业文明飞速发展。这环环相扣的发展起源都离不开地理大发现。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这一课作为专题五的第一课内容,具有启迪的作用,学好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对专题五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很有帮助学情分析经过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初中已经有了明
2、显提高,但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未上升到一定高度,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够深入,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设题引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能力: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全球“五大文明摇篮”和五大区域文明。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掌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出现的原因和表现,进而培养通过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史料、问题探究,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而培养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
3、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点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教法学法1.教法: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法等2.学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情景体验等教学资源 合作探究单、PPT、视频、图片等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 15 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那两大壮举?一是 15 世纪前期的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二是 15 世纪后期欧洲国家新航路的开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二、单元综述:本单元“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整体概述:本
4、单元突出的是两个概念,一是资本主义市场;二是走向世界的。内在逻辑结构是:资本主义市场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那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世界市场进程 时间 推动因素主要途径初具雏形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初步形成 19s 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最终形成 20s 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3、新授(一)新航路的开辟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客观原因:分散的文明。主观原因:西欧人想获得东方的黄金和贵重商品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新课学习作好情绪铺垫并自然进入新课话题。单元综述有助于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形成整体意识。自主学习,激发学
5、生的兴趣并调动“黄金热”(一)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海外市场.资本积累) 直接原因: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 (商业危机)1客观原因:分散的文明 。思考:古代世界文明的分布及其特点是什么? 分布:(1)五大文明摇篮: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2)五大区域文明: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特点:文明区域是封闭的,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基本处于隔绝或完全隔绝的状态,文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2主观原因:“黄金热”材料 1:“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
6、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 哥伦布材料 2.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引自 A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动力:寻找黄金,掠夺东方的贵重商品,特别是香料。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材料助学,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3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1)时间: 14、15 世纪。 (威尼斯、佛罗伦萨、尼德兰等地区较早。 )(2)原因: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b.社会分工
7、的扩大c.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d.科技知识普及。主要指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并普及。标志;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的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生 (3)表现:农业: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 手工业: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工商领域:包买商和公司学思之窗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中国:社会环境恶劣-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西方:社会环境良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挥了个性特长.(二)条件自主探究:假如你当时一位航海家
8、,具备这样的条件,你才可以远航?1客观条件:(1)物质条件:包括物资和资金。(2)航海技术: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问题探究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解题思维。情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知识传到欧洲,没有罗盘针的使用,远洋航行简直是不可能的。(3)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快速、舱宽的大船.(4)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追寻航海家们探寻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足迹. 二. 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1487 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好望角1497 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 度1492 年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美
9、洲15191522 年 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西班牙 环球航行情境分析1992 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500 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试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答:(1)积极: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 (2)消极: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三、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合作探究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也有人认为它是殖民掠夺之路,以及人类思想
10、震撼之路.你是怎么认为的呢?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初具雏形。商品种类-增多 货币贬值商业革命: 贸易范围-扩大 价格革命贸易中心-转移 社会分化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3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4思想震撼之路:“地圆学说” 冲击了神学理论。四、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有效练习比较当时中西方航海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原因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差距拉大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练习册,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由于前面过程部分讲述过多,后面的影响讲的稍微有点赶。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制定出教学目标。课前还要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