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检测: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4102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检测: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检测: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检测: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检测: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放眼“十三五”乃至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绿色发展是富国惠民的重大战略,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和谐繁荣、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设问】 分析“美丽中国、绿色发展”是如何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第一步:获取信息

2、,调动知识信息源 对接知识 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物质性原理第二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分析答案:(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表明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基础巩固1人们能够创造出宇宙本没有的“嫦娥二号”卫星,这表明( )A人们能够凭想象创造物质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解析: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能够创造出“嫦娥二号”卫星,说明人们改变了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不是

3、凭空创造出物质。因此 A 项错误,B 项正确;人工化的自然物也是客观的,C 项错误;从目前来看,人们对自然规律已经有了相当高的认识,但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把握了自然规律,故 D 项不选。答案:B2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说法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说法正确;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

4、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说法错误。答案:C32017 年 4 月 8、9 日,南昌的天气好像进入了夏季,最高气温接近 30 度,而 11 日气温又突然直下,天气出乎意料的急剧变化说明( )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变化不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 BC D解析:天气出乎意料的急剧变化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符合题意;与题意要求不符;自然界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法错误;故选 A。答案:A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

5、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解析:李白的诗句表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故 A 项入选。题中事例强调物质的客观性,并没有强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故排除 B 项。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强调的是物质的可知性,故排除 C 项。人类社会也是客观的,D 说法错误,故排除 D 项。答案:A能力提升5如图书法“天人合一”表明了一

6、种处世态度。 “天人合一”作为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 B C D解析:“天人合一”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与自然和谐相处,当选。 “创造规律” “征服自然”均为错误观点,可排除。答案:B62017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适应和引导需求。推进供给侧

7、结构性改革( )会改变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要尊重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否定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 BC D解析:错误,没有改变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错误,不能够否定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题中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也是尊重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体现。故选 B。答案:B7材料一 地球上原来没有有机物,但在闪电作用下,一些无机物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这些简单的有机物被雨水冲到原始海洋里,逐渐复合为更复杂的有机物。然后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简单的生命体。产生生命以后,由单细胞生物到腔肠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一直演化到

8、今天的人类。材料二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 ”请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解析:人类社会物质性原理可以从产生、构成要素等角度来加以说明,本题应先概括材料主旨,然后再调动相关知识进行阐释。答案:材料一说明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材料二说明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些要素都是物质的。无论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还是从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