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元月1号卷地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3827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元月1号卷地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元月1号卷地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元月1号卷地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元月1号卷地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元月1号卷地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元月 1 号卷高一地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下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轨道示意图”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2.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黄赤交角变为 0B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90C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D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3.地球由丁处公转到甲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为( )A大于 2326 B小于 2326

2、C等于 2326 D等于 4652下面图甲为“1940-2000 年地磁活动年均值图” ,图乙为“太阳黑子数年均值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在两极地区形成极光C产生“磁暴” D诱发自然灾害5.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最不适合的是( )A使用熏黑的玻璃片观测 B直接通过肉眼观测C通过电焊护目镜观测 D用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投影板观测当地时间 2017 年 7 月 2 日上午 11 时 30 分左右,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迪昂高原上的西莱里火山突然爆发,造成救援人员伤亡。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

3、,回答下列各题。6.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圈层 B圈层 C圈层 D圈层7.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圈层的厚度海洋比陆地大 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下图为“1 000 hPa 等压面的等高线(单位为 m)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等压面上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为( )A甲 乙 丙丁 B乙丙甲 丁C甲乙丙丁 D丙乙甲 丁9.图示的四地对应的近地面风力最大的为( )A甲 B乙 C丙 D丁10.若图示地区为北半球,则乙所对应的地面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读“近地面气压带和

4、风带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11.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12.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的地区多上升气流B图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C受风带 2 影响的地区温和湿润D风带 1 为极地东风带,降水较少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下面图 1 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 2 为“某区域湖泊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图 1 中( )A气流强弱决定降水多少B产生暴风雪是因为温度低C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于

5、暖锋D 为受热后抬升的高空冷气流14.图 2 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1 月 甲地 B4 月 乙地C9 月 丙地 D11 月 丁地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 11449E11639E 、3343N3452N 之间。下图为“商丘地区 140 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该地区 19712010 年气候( )A趋向于暖湿化 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16.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甘蔗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 1 年、第 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

6、题。1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 6 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 1 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 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 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18.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0.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全

7、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A B C D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1.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盛行风 B地转偏向力 C海水密度差异 D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22.由信风引起的洋流,其运动方向为( )A北半球向西,南半球向东B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C南北半球都由东向西D北半球向东,南半球向西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

8、 40%。读“我国部分地区与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23.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是(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B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C水污染严重D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24.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C灌溉用水量大D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图中、代表三大类岩石,为主要的内、外力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5.下列属于类岩石的是( )A石灰岩 B大理岩C花岗岩 D玄武岩26.图中的内、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变质作用 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作用 D堆积作用读“我国某局部

9、地区地层剖面图” ,回答下列各题。27.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 A 向 B 由老到新28.图中长腰山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9. b、c 两地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B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C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中转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30.在 a、b 、 c、d 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

10、是( )Aa 地 Bb 地 Cc 地 D d 地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31.读“ 地质构造图” ,回答下列问题。(1)乙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地貌名称为_;丁处的地质构造是_;丙处的地质构造为_;甲、乙、丙、丁四处地质构造中可能有石油的是_。(2)从地形上看,丁处为_ ,成因是丁处_ 。(3)若在此地修建隧道,应在_ 处。原因是_。(4)在丙处有一河流流经,欲在此处建一水库大坝是否可行?_,原因是_。(5)如果寻找油气,要在_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在_中找。32.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但近年来湖泊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

11、景观和生态环境。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九寨沟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统计图。材料二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1)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2)九寨沟湖泊 14 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 4 月达到年内最小值;5 月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请结合材料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3)610 月为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过程形成的。33.读“ 甲、乙两天气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的 B 是_气团,C 、D、E 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地。(2)甲图为_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 地天气状况是_

12、。(3)乙图中 F 处是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 _(南或北) 半球。(4)从垂直方向上看,乙图所示天气系统中心气流运动方向为_,在其控制下为_天气。34.读“ 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 ,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 120 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2)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3)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答案解析1.B【解析】根据近日点、远日点及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判断,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在乙丙之间。2.C【解析】黄赤交角大小变化不大;地轴与黄

13、道面的夹角为 6634;丁位置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向北移。3.C【解析】丁处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甲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移动的纬度数等于 2326。4.C【解析】读图可知,当太阳黑子数增多时,地磁活动增强,两者变化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产生“磁暴” 。太阳活动能够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主要是因为电磁波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的扰动,但图中没有直接显示大气层的扰动,所以不是图中信息最能直接反映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5.B【解析】由于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直接通过肉眼观测易损伤眼睛。6.B【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特点并结合图

14、示,可知圈层为地壳,其中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圈层为地幔,其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和圈层是地核,其中圈层为外核,可能由液态物质组成,圈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7.C【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特点并结合图示,可知圈层为地壳,其中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圈层为地幔,其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和圈层是地核,其中圈层为外核,可能由液态物质组成,圈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8.C【解析】甲乙丙丁均位于等压面上所以气压相同,只是海拔不同,故选 C。9.A【解析】等高线密集说明等压线密集,等压线密集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5、,则风力最大的为甲。故选 A。10.D【解析】1 000 hPa 等压面的海拔越高,说明对应的近地面气压越高。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所以是西南风。故选D。11.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压带两侧的风向南北两侧吹,说明该气压带为高气压带,排除 A、B 选项;该气压带两侧都有风带且风向不同,排除 C 选项,故 D 选项正确。12.C【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位于南半球,风带 1 为东南信风带,风带2 为中纬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受盛行西风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13.C【解析】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

16、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当大湖效应产生时,冷空气经过大湖湖面,变成了带有大量水汽的暖湿气团,在向风岸登陆,又遇到冷气团阻挡,形成降水现象,整个过程与暖锋降水过程相似;图中降水的多少主要与湖面的大小、湖泊蒸发量的多少等有关;产生暴风雪是因为经过大湖湖面的暖湿气流登陆时遇到冷气团的阻挡,气温骤降,出现降水,故温度高;气流是高空水平运动的气流,它不是受热后的抬升气流。14.D【解析】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地区为北美洲的五大湖区,降雪的时间为冬半年。该地区冬季吹西北风,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位于向风的湖岸,故选 D 项。15.A【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

17、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16.A【解析】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为玉米。17.D【解析】该流域森林火灾后第 1 年,植被破坏严重,其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作用明显减弱。第 6 年,植被得到恢复,其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能力较第 1 年有所增强,故第 1 年的流速峰值、流量峰值、含沙量都应大于第 6年,A、B、C 项错误,D 项正确。18.B【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第 6 年的河流径流量较

18、第 1 年小,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的恢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故 B 项正确。19.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降水,排除 A、C 选项;丙为蒸发,排除 D 选项。20.D【解析】内涝严重主要是下渗量减少,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排水能力不足。四个选项中与这两个环节有联系的人为原因是和。21.A【解析】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所以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22.C【解析】信风都是偏东风,洋流均由东向西流。23.B【解析】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 60%以上,超过合理开发的上限,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24.C【解

19、析】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用水量大,造成水资源缺乏。25.A【解析】由图可知,为沉积岩、为变质岩、为岩浆岩,选项中只有石灰岩是沉积岩。26.C【解析】图中是外力作用,在海岸沙滩地区主要为堆积作用;为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为地壳运动;为变质作用;为岩浆喷出、冷却凝固。27.D【解析】分析图得出,自西向东岩层不是由老到新变化的;自东向西岩层也不是由老到新变化的;自中心向两侧岩层不是由老到新变化的;根据岩层深浅,AB 岩层总体是由老到新。28.B【解析】图中长腰山地貌按成因是向斜山。向斜山是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形成的。29.C【解析】b、c 两地均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

20、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30.D【解析】在 a、b 、c 、d 四地中,d 地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便于河海联运,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31.(1)背斜 山谷 向斜 断层 乙处(2)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质地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乙 背斜为天然拱形,比较坚固,并且不易积水(4)不可行 丙处为断层,地基不稳定,容易渗水(5)甲、乙(背斜 ) 丁(向斜)【解析】在阶地形成过程中,由于两岸地势的抬升,会导致水流落差加大,河流流速加快,河谷不断遭受下切、侵蚀而变深;此河位于北半球,根据指向标,东南岸为侵蚀岸,区域以流水作用为主

21、,选 B。32.(1) 植物蒸腾、 大气降水、地表水蒸发、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2)14 月份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 小于湖泊的蒸发 (或)和下渗()。4 月份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年内最小值。5 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流入湖泊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高。(3)610 月份,海水蒸发() 旺盛,大量水汽通过夏季风() 输送到九寨沟地区,形成大量降水(),通过地表径流 () 和地下径流 ()大量补给湖泊。33.(1)冷 C(2)暖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3)高 北(4)下沉 晴朗34.(1)东部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大致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大致呈南北走向。(2)西侧高于东侧。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3)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