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3 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考点同步解读1.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20 世纪 60、70 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 (2)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3)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4)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主要区域性经济集团的比较名称 欧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时间 1993 年 1994 年 1989 年性质 经济政治联盟 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差异德、比、卢、荷四国生产率较高,成本较低,出口竞争力强;法、意经济实力弱;德、比、卢农业不发达;法、意、荷农业发达。美、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既包括世界最发达国家,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差异性明显。主要合作领域 经济、政治 经济 经济合作方式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加强合作,并通过谈判和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约束成员国必须共同执行,对外以整体的形象出现,采取共同立场。不仅互相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
3、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增加就业机会,还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展开合作。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核心素养聚焦1.区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3.利用地图、图片等史料,列表归纳三大区域集团的建立时间、区域范围及影响等史实,加深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认识。 4.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史料,分析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原因与影响,展望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作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欧洲联盟的形成过程,剖析欧洲国家的
4、一体化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转变的原因和实质;(2)了解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由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原因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3)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过程,明确其特点及出现此特点的原因。掌握中国在加入该组织后所发挥的作用,并由此引申出中国在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形成过程和特点的比较,锻炼学生把具体的历史现象与整体的社会背景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历史观。(2)通过对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它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辨证的看问题,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3)通过搜集中国与东
5、盟交往的材料,了解东盟日益扩大及其影响;用列表等方式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中国参加 APEC 会议的资料,多渠道去了解和认识 APEC 建立的史实及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从而明确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经济区域集团的必要性。(2)在学习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挥的作用的同时,联系中国在古代史和近代史上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3)通过对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学习和了解,体会当今世界国家间加强合作、竞争与发展的重要
6、性,树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难点: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200 多年前,法国文学家雨果就满怀深情地希望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确有人试图实现欧洲的统一,例如拿破仑就曾经统一了欧洲大部分。但是 1812 年进攻俄国失败,随后在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会战先后失败,拿破仑统一欧洲的梦想破灭了。拿破仑等统一欧洲
7、的努力最终是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经济基础。在这里我们不分析它们。欧洲的统一进程在二战后不断加强,出现了欧洲联盟,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欧洲联盟的历史。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新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及经济区域集团。今天我们学习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前景。一、欧洲联盟:1欧洲联盟的原因可能性:(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2)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必要性:(1)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二三流国家,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8、(2)战后美苏在欧洲的“冷战”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受苏联威胁,所以要联合御强;受美国控制,想要联合自强;(3)法、德两个宿敌大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为什么积怨极深的德、法两国能够携手合作?(1)法德在二战后沦为二、三流国家,西欧任何一国都不是美苏的对手。欧洲要自强,唯有联合。(2)因为历史的教训使两国人民认识到和平交往才能够共同发展。自 1870 年普法战争以来,为发展重工业,法德两国为争夺法国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德国鲁尔的煤矿,屡次大打出手,以致两败俱伤。反思历史,何不优势互补。2欧洲联盟的过程(1)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的建立:1951 年,标志欧洲经
9、济一体化的开始、同时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1957 年 合称罗马条约时间:1957 年 3 月签署,1958 年 1 月成立。依据:罗马条约目的: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在欧洲各国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的基础意义: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倡导者要把六国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起点。 罗马条约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967 年 三机构合并(4)欧洲联盟(EU)的成立:1993 年 欧洲联盟条约时间:1992 年签署、1993 年成立依据:欧洲联盟条约
10、目标: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合作探究】全面认识欧元欧元共分 7 种面值,即 5、10、20、50、100、200 和 500 欧元,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精神。此外还描绘了欧盟的 12 颗五角星,它们充满活力,和谐地并存于当今的欧洲。纸币的反面是各类桥梁,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各种门、窗、桥梁等图案分别体现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面值从小到大依次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和洛可可式、铁式和玻璃式、现代派建筑风格。欧元硬币由 8 种面额组成,包括
11、1、2、5、10、20、50 欧分和 1,2 欧元,并具有一个统一的硬币正面和一个体现国家特征的硬币反面。指导学生阅读 P107“欧元”和上述材料,思考:通过“欧元”你想到了什么?欧元启用的意义是什么?(1)从欧元图案的建筑样式可看出一张张欧元折射出欧洲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2)欧元的票面都是以具有浓郁欧洲特色的窗户、门、桥梁等建筑物为图案,同时以12 颗五角星紧紧环绕的欧盟旗帜做统一背景。意味着开放、合作与沟通是欧元的主题。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灿烂文化。意义:(1)欧元的启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巩固了过去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果,用货币统一来确定欧洲经
12、济一体化,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2)欧元还是欧洲身份的一种象征,它使得欧洲公民切身感受到做欧洲人的感受,对于推动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欧洲联盟的意义(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3)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
13、效地牵制单边主义。小结: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性质上: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内容上: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成立原因:(1)面临挑战: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也已开始起步。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加强合作:美国认识到,要与西欧、日本角逐,攫取世界经济主导权,必须加强与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2.成立:1994 年1992 年
14、,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 年 1 月 1 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3、合作内容:取消障碍 实现流通协议规定三个国家在 15 年内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南北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 ,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各成员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区内产业
15、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 7.9%(1996 年数据) ,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由于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自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
16、税平均下降 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 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 1015 年的缓冲期。战略的过渡性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洲建立自由贸易区。美国试图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区来主导整个美洲,一来为美国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促进其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来为美国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势力,与欧洲争夺世界的主导权。1990 年 6 月 27 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提出了开创“美洲事业倡议” ,随后美国于 1994 年 9 月正式提出“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
17、同年 12 月,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了由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海所有国家(古巴除外)共 34 个国家参加的“美洲首脑会议” ,会议决定于 2005 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4.意义:(1)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2)促进经济交流和互补以及各自经济发展。(3)推动其他美洲国家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4)依然存在问题。在这三个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其他两国,因而在集团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对墨西哥而言,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小结: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历史问题。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
18、易伙伴关系;欧盟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太地区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1.原因:(1)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推动;(2)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联系加强。2.成立:1989 年 澳大利亚堪培拉1989 年 1 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 ,建议召开亚太国家部长级会议,以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 年 11 月 57 日,澳、美、日、韩、新西
19、兰、加拿大及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3.宗旨:1991 年 汉城宣言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体制,减少壁垒1991 年 11 月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APEC 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4.与中国关系: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台湾和香港作为地区经济分别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的名称同时加入 APEC。自 1991 年加入 APEC 以来
20、,中国全面参与 APEC 的各项活动,并于 2001 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 9 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 APEC的合作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中国积极参与有关区域合作组织,为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目前已经加入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曼谷协定、博鳌论坛、中国东盟(10+1)合作机制、中日韩东盟(10+3)合作机制等,合作对象包括欧洲、北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备课资料】中国与 APEC 成员的经贸关系APEC 现有 21 个成员,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21、42.2%,GDP 约占 58.3%,贸易额约占47.5%(2001 年 APEC 秘书处统计) ,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太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依托。2001 年我国与 APEC 成员的贸易额达 3668.4 亿美元,占我国当年贸易总额的 72%。在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中,除欧盟外,其他均为 APEC 成员,即日本、美国、中国香港、东盟、韩国、中国台北、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2001 年,我国对APEC 成员的贸易额较上年增长了 6.5%,其中出口增长 6%,进口增长 7%。在吸引外资方面,2001 年,我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26136 家,合同外资 691.95 亿美
22、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468.78 亿美元,比 2000 年同期分别增长 16.01%、10.43%和 14.9%。其中来自 APEC 成员的投资分别达 22136 家,合同外资金额 494.03 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344.61 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吸收外资总量的 84.68%、71.40%和 73.51%。5.意义:(1)APEC 成立以来,为各成员提供区域经济、科技、贸易和发展等方面多边合作的机会,交流各成员在这些领域内的经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发展。(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发展有一定影响。教学小结1.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的特点(1)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
23、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2)经济区域集团并不要求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一致,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这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点。(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和经济集团,而且还是地跨亚洲、大洋州、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2.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20 世纪 60、70 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
24、极格局转变。(2)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3)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4)贸易保护主义抬头。3.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的影响 (1)促进了各集团内部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加强和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3)促进各国更加着重于经济科技力量的较量;(4)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5)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4.经
25、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弊端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虽然是历史发展潮流,但他也有些负面影响。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合作的优惠措施只是针对成员国的,不利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不利于缩小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问题解答【学思之窗】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答案提示: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简述欧盟成立的过程及其作用。参考答案:欧
26、盟成立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欧共体的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立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欧元诞生欧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作用: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学习延伸试从上述国家的态度,分析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弊。思路引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答案提示:(1)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同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2)弊: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