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版生物新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233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生物新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同步课堂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满分 50 分 时间 25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D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解析:选 C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2下列细胞中,核仁较小的是( )A胰腺细胞 B肿瘤细胞C神经细胞 D胚胎细胞解析:选 C 核仁与某些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凡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都比较大。神经细胞寿命长,细胞内物质更换较慢

2、,蛋白质合成少,因而核仁较小。3下列人体细胞中,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三种的是( )A心肌细胞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C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 D神经细胞解析:选 C 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和其他三种细胞相比没有细胞核,所以寿命较短。4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C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解析:选 D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题干中去核后的变形虫新陈代谢减

3、弱,而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变形虫又能恢复生命活动,说明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核密切相关。5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B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C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美观D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解析:选 C 实物模型应把表达对象的特征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6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是由骨髓中的原始红细胞经过四次细胞有丝分裂发展形成的。由此可推断原始红细胞( )A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核物质无核膜C有成形的细胞核 D无核物质无核膜解析:选 C 原始红细胞能进

4、行有丝分裂,说明有成形的细胞核,可能在发育过程中核排出,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7.右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核膜,属于双层膜结构B为核仁,是遗传物质(DNA)的贮存场所C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会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D为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解析:选 B 图中为核膜,包括内、外两层膜。 为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其中没有 DNA 成分。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为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8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真核细胞中的三个双层膜结构,和表示丙的两个组成部分。相关叙述错

5、误的是( )A只有丙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小孔B甲、乙、丙中都含有 DNA,其中丙的 DNA 存在于中C甲和乙都与能量转换有关D可以经过膜上的小孔出入丙解析:选 D 甲表示线粒体,乙表示叶绿体,丙表示细胞核,这三种双层膜结构中,只有丙的膜上有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小孔(即核孔) ,但 ( 核仁)不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这三种结构中都含有 DNA,其中丙是 DNA 的主要储存场所,DNA 位于丙中的(染色质)中。二、非选择题(共 26 分)9(12 分) 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联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生物学实验。请依据所提供的材

6、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下图) ,现将甲伞藻的 A 部分与乙伞藻的 B 部分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_。(2)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说明核、质之间的关系是_。材料 2: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细胞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h)与细胞质的体积(z)比值太小时,即 hz 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

7、发生分裂。并且还做了如下实验:在伞帽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帽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伞帽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来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_。解析:(1)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说明同时含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2)最终长出的帽状体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细胞质中已存在的 RNA 和蛋白质消耗完后,就只表现核控制的性状。答案:(1)B 部分含有少量的原乙细胞核指导合成的少量原乙伞藻的蛋白质;A 部分能指导合成甲伞藻的蛋白质。嫁接形成的帽状体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故呈中间类型(2)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

8、胞核控制,最终决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3)在伞帽尚未长成,核不分裂时,将幼小伞帽切去,嫁接上一个长成的伞帽,这个原本不分裂的核就开始分裂了10(14 分) 下面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由_层生物膜组成,主要成分除磷脂外还有 _等。(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_(填序号)有关。(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_。(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部决定,_(填“消耗”或“不消耗”) 能量。解析:(1)图中表示核膜,由内,外两层生物膜构成;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2) 图中表示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结构 表示核仁,与某种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核质之间物质交换频繁,其核孔数目较多。(4)由乙图分析可知,放射性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放射性尾部能进入细胞核,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该过程消耗能量。答案:(1)两 蛋白质 (2) (3) 较多 (4)尾 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