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训练20 古代诗歌鉴赏(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201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训练20 古代诗歌鉴赏(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训练20 古代诗歌鉴赏(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训练20 古代诗歌鉴赏(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训练20 古代诗歌鉴赏(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训练20 古代诗歌鉴赏(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训练 20 古代诗歌鉴赏(2)一、(2018 届广西桂林九校联合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陆 游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 汀下钓筒。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注释】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 72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

2、访“溪友” ,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C “偶经” “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D诗人问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E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2本诗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_二、(2016 届辽宁大连八中高三上学期 10 月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旅夜怀远客许 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1 “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析。_2请结合

3、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_三、(2018 届吉林省百校联盟九月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猛虎行 张 籍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注释】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代,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地方政治不稳,官府与地方势力狼狈为奸,人民生活困苦。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乐府体的寓言诗,全诗以写猛虎危害村民来影射当时的社会,比喻贴切,叙述简洁。B第二句借猛虎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绕村寻衅,喻指

4、如猛虎般的恶势力凶恶残暴,胆大妄为。C第四句写慑于猛虎的淫威,山中的麋鹿不敢有半点动静,喻指劳动人民战战兢兢地生活。D第五、六句,写百姓为逃脱虎患,年年在深山中抚养孩子,孩子们怕招来老虎,不敢相互追逐。E最后两句,作者借“不敢”和“空”这两个词直接写出了老虎的凶猛和“五陵年少”的胆怯。2本诗“寄思遥远,不言胸中正意,自见无穷感慨” ,请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_四、(2018 届山西孝义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秋晚野步贯 休 闲步不觉远,萧萧木落初。诗情抛阃阈 ,江影动襟裾。阁北鸿行出,霞西雨脚疏。金峰秋更好,乞取又何如。【注释】贯休(832912),字德隐,婺州兰

5、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村)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阃阈:门限、门户。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是诗人内心闲适的外化,诗人心境淡然,故不觉得道路遥远,此处的“闲”字不是闲置无事,而是恬淡悠闲、自由自在的表现。B诗的第二句,用了白描手法,文字浅白,意蕴幽深,既点出初秋时令,又描绘了秋叶飘飞的情状, “萧萧”一词兼具声形。C “诗情抛阃阈”表现了诗人 “秋晚野步” ,将诗情留在家中,眼前一片空旷,内心更是无欲,对周围景物视而不见的僧人心态。D “江影动襟裾”描绘出诗人来到江边,江风吹动衣襟,诗人形象倒映在水中的画面,虚实相间,显得生动形象,富有美感。E诗的

6、颈联描写的是远景,对仗工整,有形有色,动静结合,前一句点出了季节为秋,后一句点出时间是傍晚,的确是诗中佳句。2对尾联中“乞取又何如”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五、(2017 届福建厦门一中高三 12 月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清明二首( 其二)杜 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 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 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 ,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 山河锦锈中。春水春来洞庭阔,白 愁杀白头翁。【注释】偏枯:麻痹。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蹴鞠:踢球。紫塞:泛指北方。青枫:古人钻木取火,四时各异其木。

7、周礼 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春季当用柳,荆楚却用青枫。汉主:指唐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第三、四句近承首联, “系舟”应“飘泊” , “左书空”对“右臂偏枯” ,将老病飘泊的境况具象化。B第五、六句远承首联, “蹴鞠 ”“秋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儿时欢乐场景的追忆,以儿时之乐衬老境之苦。C第九、十句里的“秦城” “汉主”含蓄深婉,真切动人地表达了诗人想念京华之深,欲归故都之切。D最后两句以“春” “白” 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 春季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E本诗前六句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六句重在写景,景真情切

8、。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2第七至十句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_六、(2018 届山东济南开学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宿芥塘佛祠 贺 铸青青 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底许 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注释】诗人当时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 :大麦。底许:几许,多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 麦欲抽芒”点明春末的物候,以“东风晚更狂”写风势变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B “微径断桥寻古寺” ,以“ 微径” “断桥”衬托出寺庙僻静冷落

9、略带荒凉的特点,极具画面感。C “短篱高树隔横塘” ,描绘了寺庙周围错落有致的环境,暗示了寻寺之路的曲折萦回。D全诗写入寺过程,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再写傍晚燃香;末写在寺内长廊看到满是故人题字。E全诗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序,意在表现行人投宿古寺途中由“倦”到“忘”的心理变化过程。2尾联说“底许暂忘行役倦”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暂忘”的原因。_七、(2018 届山东青岛调研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溪 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注释】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1下列对本诗

10、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C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D诗中用“日暮” “月初白 ”“孤灯”等词语,表现白天到夜晚的时间变化,表达作者的孤寂情感。E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2赏析诗中“穿” “数”二字的妙处。_八、(2018 届贵州贵阳普通高中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

11、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友人严士元途中所见景色,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处境的感叹。B诗歌一、二句写景叙事,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诗人与友人严士元在水国江边偶然相遇,驻桨停船,短暂停留。C诗人善于写景,三、四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景物, “细”的看不见, “落”的听无声,可见诗人观察入微,下笔精细。D诗人运用远近结合的手法, “细雨” “闲花”是近景, “斜日” “绿草”是远景,描写出水国阖闾城的春日风光。E诗人善用婉曲,表面写春寒,实际写心寒;表面写静景,实际写心境;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皆为双关义。2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