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137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解析版】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解析版】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解析版】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解析版】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云南省玉溪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已知下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X、Y 为闭合等高线内的两点,a、b 代表所在等高线的数值,粗实线代表河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河流流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2闭合等高线内 X 点和 Y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200 米 B300 米C400 米 D500 米3若某人在图中陡崖处探险攀岩,则其携带的安全绳至少应为A150 米 B200 米 C250 米 D300 米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M 地气温最有

2、可能是A18 B22C28 D325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差异C地形起伏 D洋流性质6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气压带风带是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C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7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断裂下陷 B火山作用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地幔C地核 D岩石圈9此次地震发生的季节,马尼拉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 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 D气温日较差大10菲律宾多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

3、处许多诗句和歌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1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反映的地理知识是( )A台北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较多 B台北终年降水较多C台北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D冬季风经海洋吹向台北,带来较多的降水12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 ”对该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如果该山在南半球,则“薄雾散”的山坡是南坡B如果该山在北半球,则“白雪密”的山坡是北坡C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表达的意思相近D与“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所表达的意思相近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4、13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14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下表为 2016 年 10 月我国某地天气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 期 7 8 9 10 11 12 13 14天 气 晴 晴 晴 晴 晴 多云 阵雨 小雨最高气温() 10 16 20 22 22 25 23 6最低气温() 2 4 8 8 14 14 4 1风向风力西北风34级微风东南风34级东南风34级南风34级南风34级北风45级北风45级157 日到

5、 12 日,该地区气温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有太阳辐射较强 盆地地形,热量积聚 暖气团持续补充 暖流经过,增温增湿A B C D1613 日该地有冷空气影响,其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午夜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分别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全球不同纬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7影响图中曲线分布规律最直接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18曲线在北纬 50-60数值明显小于南半球同纬度,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大陆性强,冬季气温低,导致年均温低B北半球该纬度范围山体普遍偏低,导致雪线低C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少D南半球

6、西风漂流规模大,温度低,受其影响降水少,导致雪线高19曲线在南北纬 30附近数值较大,原因是A两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直射南北回归线,导致气温较高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导致雪线偏高C信风带由海洋带来充足水汽,导致降水增加D山麓基带为热带沙漠带,气温高,导致雪线高读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为海洋性气候区,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为大陆性气候区。据此回答下面各题。20下列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大陆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 B海洋性过渡气候经度位置C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势 D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21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

7、的是A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丰富B类地区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类地区气温高,热量丰富D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下面小题。22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A欧洲 B东亚和东南亚 C南亚 D北美东部23D 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的原因是D 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D 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D 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D 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A B C D

8、24对图中 A 处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 老龄化问题严重 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 死亡率较高 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A B C D据报道,中国将提供约 891 亿人民币低息贷款给马来西亚政府,建设由中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工程,该铁道将贯穿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5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转港的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 B工业发达C历史文化悠久 D人口稠密26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B减轻对新加坡的依赖C增加马来西亚的就业 D获得高额的资金利息272016 年

9、 11 月 14 日晚,月亮与地球距离全年最近,为 68 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 。吉隆坡的小明与身在英国伦敦的安娜约好同时观月,他们可以相约在北京时间A14 日 19 时 B14 日 23 时C15 日 3 时 D15 日 10 时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28甲区域是世界重要农业区,该地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B为热带沙漠气候区,灌溉农业发达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29乙海域A锰结核、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B分布有世界性的大渔场C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D沿岸多世界著名港口,海运繁忙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0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10、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b 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A B C D31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劳动力资源 水力资源 铁矿资源A B C D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到处是细沙,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 24 m,因每年平均移动 100 m 而为人称奇。下图示意的是塞布尔岛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2塞布尔岛是由A板块挤压隆起形成 B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C河口泥沙堆积形成 D海流携沙冲积形成33该岛的移动方向是A向西北 B向东北C向西南 D向东南34冬至日加拿大渥太华(4525N , 7543W)

11、当地时间 6 时 39 分,塞布尔岛迎来日出,该日塞布尔岛的昼长约为A4 小时 21 分 B5 小时 21 分C8 小时 42 分 D10 小时 42 分不丹是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内陆山国,森林覆盖率达 72%,经济水平较低,却是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将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的“不丹模式” ,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35影响不丹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 B地形 C自然资源 D气候36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宜在不丹大力发展的产业是旅游业 木材加工业 花卉种植业 高新技术产业A B C D索契位于黑海沿岸,是俄罗斯冬季最温暖的地方,也是俄罗斯在黑

12、海沿岸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读索契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37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其原因主要是冬季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削弱了南下的冷空气 冬季受黑海影响,降温慢终年受偏东风控制,冬不冷、夏不热 地处大陆内部,冬季太阳辐射强A B C D38索契旅游资源丰富,也是冬季室外滑雪比赛的理想场所,其主要成因是A依山面海,交通发达B冬季降水量大,山地积雪多C位于大洲分界线,地理位置优越D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增湿汉班托塔深水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主航运线仅 10 海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港于 2007 年 10 月起由中国援建,2012 年开始运营,日均万吨级船只到港量达

13、300 余艘。2017 年 7 月,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协议,中国购得汉班托塔港口 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为 99 年。下图斯里兰卡地形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9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南高北低,起伏大 B全年高温多雨,河网稠密C西南部降水量多于西北部 D北部河流流速较南部快40由图文材料可推测,汉班托塔港:A陆域广阔,经济腹地大 B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C为河口港,可实现河海联运 D港口建设带动我国国内就业下图 a 为我国 22N 某地等高线(单位:m)略图,图中虚线为公路,阴影区域公路服务区。桥梁下方河流水位约为 314m。图 b 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

14、,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小观察对象车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1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 B C D42下列关于图 a 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39mB在公路服务区停车时,可观看到瀑布C服务区处于北坡,中午无烈日的照射D服务区所处地形坡度较小,利于停车2017 年 9 月 16 日 18 时 15 分左右,游客在广东肇庆市拍提到“卧佛含丹”(图)的地理奇观,夕阳仿佛一颗“金丹”,从卧佛(天然石山)口中徐徐落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3该日游客在拍摄“卧佛含丹”时,镜头朝向A东南偏东 B西南偏南C西北偏西 D东北偏北44要在相同位置拍摄到“卧佛含丹”,大致要等待A2.5 个月

15、 B4.5 个月 C6.5 个月 D8.5 个月湖泊水位高低与流入和流出水量有关。某湖泊补给主要是降水补给,读该湖泊某年份的流量进出情况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5该湖泊水位最高的A7 月 Bl 月 C10 月 D4 月46该湖泊最可能位于A欧洲东部 B中国东部C美国东部 D澳大利亚北部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近年来图中乙湖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7图示甲河A夏汛有利沿岸农业发展 B火山湖补给流量稳定C冬季有凌汛现象 D冬季含沙量较大48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入湖河水减少 B地壳抬升C引湖水灌溉 D人工围堰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

16、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49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B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大,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C乙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D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50 “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A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Ba、b 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

17、题5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海道是日本第二大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山地约占总面积的 60%。北海道以其迷人的雪景闻名于世,每年冬天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赏雪,但也有常常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的困扰。下图为北海道冬季降雪量分布示意图。(1)分析北海道岛冬季多暴风雪的原因。(2)北海道冬季暴风雪频繁,但往往造成的损失较小,试分析其主要原因。52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 20 周年。20 多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关系取得全面长足发展,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扩大。结合“中亚示意图”和“中亚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用水不当将

18、给该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2)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中亚,尤其是南部平原地区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试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 月 15 日凌晨,被称为“中缅油气管道第一穿”的缅北伊洛瓦底江定向钻穿越工程全面告捷,该工程创造了管道直径 1016 毫米、长度达 1539 米的国外定向钻穿越施工新纪录。材料二:“工服一会儿湿透了,一会儿又被晒干,每天要喝几公斤水才能保持体力。 ”一位现场工人向环球时报记者说道。(1)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单位里程造价高的原因。(2)简述缅甸最佳的施工时间选择烈日

19、炎炎的季节的原因。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解析】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图中指向标指示正北方向,图中河流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C 对。A、B、D 错。2等高线的递变规律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X、Y 为闭合等高线内的两点,a、b 代表所在等高线的数值,闭合等高线内 X 点的海拔范围在 a-100 和 a之间,Y 点的海拔范围在 b 和 b+100 之间,两点的高差范围是 b-a 和 b-a+200 之间,图中b=a+300,相对高度范围是 300-500 米之间,可能是 400 米,C 对。A、B、D 错。3图中陡崖处有 2 条等高线相交,陡崖

20、的高差范围是 100-300 米之间,若某人在图中陡崖处探险攀岩,则其携带的安全绳至少应为 300 米,不少于陡崖的最大高度,D 对。A、B、C错。【点睛】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的递变规律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陡崖处有 2 条等高线相交,陡崖的高差范围是 100-300 米之间,安全绳长度不少于陡崖的最大高度。4 A 5 B 6 B 7 D 【解析】4根据经纬度,M 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山区,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海拔升高,气温呈下降趋势,M 气温应低于 20,最有可能是 18,A 对。B、C、D 错。5根据等值线数值,大陆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是南半球夏季。甲地距海远,受海

21、洋影响小,气温较高,大于 25。乙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气温低于 20。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差异,B 对。两地纬度位置相似,地形起伏小,不是气温差异主要原因,A、C 错。甲地不受洋流性质影响,D 错。6结合上题,图示季节南半球是夏季,圣地亚哥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副热带高压,B 对。该地不受东南信风影响,A 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C 错。东南季风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季风区,该地位于大陆东岸,D 错。7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形成 U 形谷,海水侵入,形成峡湾,D 对。断裂下陷、火山作用属于内力作用表现,

22、峡湾是外力作用形成,A、B 错。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V 形谷,C 错。【点睛】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海拔升高,气温呈下降趋势,M 气温应低于 20。大陆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是南半球夏季。圣地亚哥是地中海气候,夏季是副热带高压控制。冰川侵蚀形成 U形谷,海水侵入,形成峡湾。8 B 9 C 10 A 【解析】【分析】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约 590 公里,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 33 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幔。7 月北半球是夏季,马尼拉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地震发生的季节,马尼拉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8读图,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约 590 公里,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 33 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幔,B 对

23、。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A 错。地核深度超过 2900 千米,C 错。岩石圈的深度约 80 千米,D 错。9此次地震发生在 7 月 24 日,北半球是夏季,马尼拉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地震发生的季节,马尼拉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C 对,A 错。位于热带,气温高,气温日较差小,B、D 错。10菲律宾多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板块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A 对。B、C、D 错。11 D 12 B 【解析】11台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夏季较多,A、B、C 错;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过东海携带大量水汽,在台湾岛的西侧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带来较多的降水。选 D 正确。12太阳

24、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劝的,南半球山的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 “薄雾散”的山坡是北坡,A 错;北半球山的南坡是阳坡,北坡为阴坡, “白雪密”的山坡是北坡,B 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这两句诗从地理角度应是描写山地的垂直差异及高海拔气候的寒冷,与阴阳坡向意思不同,C、D 错。选 B 正确。【点睛】阴坡也就是没有太阳光照射的一面,阳坡就是有太阳光照射的一面。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在北半球,朝南的坡为阳坡,朝北的坡为阴坡;在南半球,朝南的坡为阴坡,朝北的坡为阳坡。一般的,阳坡热量条件较好,所以同一自然带,位置高的为阳坡,位置低的为

25、阴坡。坡向对于山地生态有着较大的作用。向光坡(阳坡或南坡)和背光坡(阴坡或北坡)之间温度或植被的差异常常是很大的。阳坡最暖和,阴坡最寒冷,同一高度的极端温差竟达34。在南坡森林上界比北坡高 100200m。永久雪线的下限因地而异,在南坡可抬高150500m 之间。13 A 14 B 【解析】【分析】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13图中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削弱太阳

26、辐射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A 对,B、C、D 错。14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作物晒伤,B 对。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A 错。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C、D 错。15 B 16 C 【解析】15根据表格内容,7 日到 12 日,该地区天气晴朗,气温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有太阳辐射较强,对。可能是暖锋过境后天气,受暖气团持续补充的影响,对。盆地地形不变,不是几日内气温变化主要原因,错。影响我国的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没有季节变化,错。B对,A、C、D 错。1613 日该地有冷空气影响,最高气温

27、一般出现在 14 时,变化幅度小,说明早晨、中午时冷空气未到,A、B 错。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午夜气温低,早已经受冷空气影响,D 错。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傍晚,C 错。17 B 18 C 19 B 【解析】17该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气温、降水量、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分布,根据曲线形态,图中曲线表示降水量,影响其分布规律最直接的因素是大气环流,B 对。太阳辐射是气温曲线形成的直接原因,A 错。海陆位置、地形不是降水量纬度变化的主要原因,C、D 错。18结合图示曲线形态,曲线是降水量曲线,A、B 错。在北纬 50-60数值明显小于南半球同纬度,主要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受大陆气团影响,

28、降水少,C 对。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降水多,D 错。19曲线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变化,在南北纬 30附近数值较大,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导致雪线偏高,B 对。曲线表示气温变化曲线,A 错。降水增加,雪线低,C 错。该纬度大陆东岸缺少热带沙漠带,D 错。20 C 21 A 【解析】20根据河流形状和陆地轮廓,图中甲地区是四川盆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受周围山地阻挡,冬季风影响小,形成亚热带气候类型,C 对。大陆性过渡气候分布在区域,A 错。海洋性过渡气候区分布在区域,B 错。大陆性气候区分布在区域,D 错。21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类地区纬度

29、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资源丰富,A 对。类地区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大,B 错。类地区冬季寒冷,气温低,C 错。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水分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D 错。22 D 23 B 24 C 【解析】22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图中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东亚和东南亚,所以 C 正确。23结合图中人类密集区的大陆形状,D 处深居亚欧大陆的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D 处不临海,寒流强大,D 处位于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所以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所以 B 正确。

30、24图中 A 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是欧洲,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的应是 A 东部,该洲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少,死亡率较高,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所以 C 正确。25 A 26 B 27 C 【解析】25由图可看出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边缘,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A 正确;地理位置对中转港的影响比工业、历史文化和人口的影响大。26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一定是对我国有利,应从我国的利益来考虑,从铁路线的规划来看,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可以连接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可以从陆地上避开新加坡,减轻对新加坡的过

31、度依赖,B 正确;材料中提到是低息贷款,因此不可能是获得高额利息。27两人必须同时处于夜晚才能同时观月,据图可以确定吉隆坡所在的经度为东 7 区,而伦敦为中时区,当北京时间 11 月 15 日 3 时时,吉隆坡为凌晨 2 时,伦敦为 19 时,都处于夜晚,可以同时观月,C 正确。【点睛】区时计算方法: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用加法,所求地在已知地西侧用减法。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加法。28 D 29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亚地理,本题要求我们掌握南亚的农业地域类型,孟加拉湾的海洋

32、地理知识。28回归线和 90 度相交,只有南亚地区,其他都为海洋。可以判断此地为孟加拉国附近地区,盛产小麦,但商品率不高,A 错;为热带季风气候,B 错;人口稠密,机械化水平低,C错;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D 正确。29乙海域为大陆架海区,没有锰结核,A 错;没有世界性的大渔场,B 错;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C 正确;航线从南边通过,沿岸缺乏世界著名港口,D 错。30 A 31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图甲是斯堪的那维亚半岛,a 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多峡湾海岸、海岸线曲折;图乙是朝鲜半岛,b 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大

33、陆性渐强;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山地为主;乙半岛东部多山,甲半岛西部地区多山。两个半岛山地比重大,降水丰富,水力资源丰富;也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甲半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多且纬度高,北部有极夜期,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甲半岛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资源不足;乙半岛劳动力资源丰富。30图甲是斯堪的那维亚半岛,a 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多峡湾海岸、海岸线曲折正确;图乙是朝鲜半岛, b 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大陆性渐强正确;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山地为主错;乙半岛东部多山,甲半岛西部地区多山,错。选A 正确。31两个半岛山地比重大,降水丰富,水力资源丰富;也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34、甲半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多且纬度高,北部有极夜期,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甲半岛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资源不足;乙半岛劳动力资源丰富。选 B 正确。32 D 33 B 34 C 【解析】【分析】该组试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洋流、昼长的计算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32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北美洲大陆东部的大西洋上,处于美洲板块内部,A 错误。该地纬度较高,珊瑚是热带海洋生物,B 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离陆地有一定距离,C 错误。据材料中该岛“到处是细沙,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推测,该岛可能是海流携沙冲积形成,D 正确。33根据该岛位置可知,北大西洋暖流流

35、经此处。该洋流自西向东流,受其影响,该岛可能向东移动。故选 B。34昼长计算公式为:昼长=2(12:00-日出时间) ,公式中日出时间是当地的日出时的地方时。该日该地日出时加拿大渥太华的区时为 6 时 39 分,即西五区区时为 6 时 39 分,即75W 地方时为 6 时 39 分。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经度为 60W,比 75W 地方时早 1 小时,此时该岛地方时为 7 时 39 分。然后利用昼长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该日昼长为 8 小时 42 分。故选 C。35 B 36 D 【解析】35图中不丹属于内陆山国,聚落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适宜居住,影响不丹聚落分布的主

36、要因素是地形;位于山区,交通、自然资源、气候不是聚落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故 B 项正确。36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宜在不丹大力发展的产业是旅游业;根据材料,该国将生态环境置于经济发展之上,不会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可利用地形差异,发展花卉种植业, ;该国经济落后,不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故 D 项正确。37 A 38 B 【解析】37索契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南侧,受冬季风影响小且冬季受黑海影响,降温慢,气温相对较高,因此,成为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38冬季室外滑雪比赛与冰雪量的关系密切,索契冬季降水量大,山地积雪多,冬季适宜开展室外滑雪比赛。考点:俄罗斯局部地区的气候。39

37、C 40 B 【解析】39根据河流流向,斯里兰卡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A 错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网短急,B 错误。西南部是夏季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西北部,C 正确。北部河流流程较长,南部河流短,说明北部坡度平缓,南部坡度陡,北部河流流速较南部慢,D 错误。40由图文材料可推测,汉班托塔港沿岸河流短,说明陆域狭小,经济腹地小,A 错。直接临印度洋,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B 对。河流短急,运输条件差,汉班托塔港为海港,不能河海联运,C 错。港口建设带动斯里兰卡国的就业,D 错。【点睛】斯里兰卡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网短急。西南部是夏季西南季

38、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西北部。港口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41 B 42 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的判读,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41材料中提到设有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所以此题实际是考察通视问题,、 、线路较直,视线不会受阻。在道路弯曲处不能通视,会影响视线,所以需设置凸面镜。选择 B。42根据公式(n-1)*d43 C 44 C 【解析】【分析】考查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变化规律。439 月 16 日接近北半球秋分 9 月 23 日,但仍处于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从西北偏西方位落山。故选 C。449 月 16 日处于北半球秋分日前一周,6

39、.5 个月后大致在北半球春分日后一周,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相同,昼长相同,故太阳从相同的方位落山。故选 C。45 D 46 D 【解析】45当流出一直大于流入,直到持平时流量最小,水位最低,据图可知,从 4 月到次年 5 月,从出入平衡到流出为主,又到出人平衡,后于 11 月转入流入为主,所以 10 月持平时水位最低,C 正确。46据图可知该湖泊所处地区 12 月,1、2 月以流入为主,说明降水量大,为北半球冬季,普遍降水少,只有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夏季,符合题意,排除 ABC,D 正确。【点睛】理解流出、流入量与水位高低的关系可顺利解题,关键是理解一点:并不是流入最多的时候水位最高,也并

40、不是流入最少时水位最低。47 D 48 A 【解析】【分析】47由经纬度可知甲河流位于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河流流量大,河流含沙量较多,故 D 正确。夏季炎热干燥,不利于沿岸农业发展;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河流不结冰,且河流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无凌汛现象;约旦河发源于北部的戈兰高地,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故 A、B、C 错误。48据材料,乙湖南片成为盐滩,说明水少,露出湖底。所以乙湖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入湖河水减少,A 正确。该地位于生长边界,不会出现地壳抬升;湖水为咸水,不适合灌溉;人工围堰不会形成盐滩,B、C、D 错误。【点睛】本题需要通过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对图示区域

41、的气候类型、湖泊为咸水湖做出准确判断。49 A 50 C 【解析】49由图示可知甲是热带沙漠气候,河谷地带降水少、蒸发旺,不合理灌溉,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A 正确;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等气象灾害,风暴潮是发生在沿海地带,甲地没有,B 错;乙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发展农业需灌溉,C 错;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水资源不足,农业单产低,D 错。选A 正确。50 “新月沃地”即是两河流域,a、b 两河是该地主要的灌溉水源,A 错;濒临波斯湾,纬度低,波斯湾封闭,受自然灾害影响少,B 错;临近波斯湾,受海洋影响气候相对内陆其他地区较为温和,C 正确

42、;“新月沃地”是两河形成的冲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种,D 错。51(1)纬度位置高,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冬季风经日本海后,水汽增加;受到山地抬升作用形成暴风雪。(2)北海道岛人口相对较少,工业、城市不密集;日本经济发达,防灾减灾体系、设施完善;长期经历暴风雪袭击,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强。【解析】【详解】(1)北海道的纬度位置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力强。冬季风经日本海后,水汽增加,携带的海洋水汽多。在西北沿海地区,受到山地抬升作用,水汽大量凝结形成暴风雪。所以冬季多暴风雪天气。(2)北海道岛常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但造成损失较小,主要从人口、城市密度,防御准备,防御意识

43、等方面分析。该地人口相对较少,工业、城市不密集,损失较少。日本经济发达,防灾减灾体系、设施完善,救援及时。长期经历暴风雪袭击,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强,减少的灾害损失。【点睛】冬季风经日本海后,水汽增加,携带的海洋水汽多。在西北沿海地区,受到山地抬升作用,水汽大量凝结形成暴风雪。北海道岛常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但造成损失较小,主要从人口、城市密度,防御准备,防御意识等方面分析。52 (1)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水位上升

44、,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植被枯萎,土地沙化。(2)一是开垦耕地,大量引水灌溉,水分蒸发,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在土壤表层积累大量的盐分;二是大量引河水灌溉,使得湖面缩小,湖底露出部分所含的盐分【解析】【详解】(1)图示区域是中亚,属于内陆干旱区。图中棉花种植区是图兰平原,棉花生产过程中,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水源减少,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在半干旱区的中型灌区,用水不当,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

45、地下水,易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植被枯萎,土地沙化。(2)中亚南部平原地区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盐分的来源,可能是开垦耕地,大量引水灌溉,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量大,盐分在地表大量积累,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大量引河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小,使得湖面缩小,湖底露出部分所含的盐分,被风吹起,成为沙尘暴的沙源。53 (1)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集中且多飓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山地众多,地形起伏大;穿越河流次数多;长度大;管道直径大;缅甸基础设施落后,施工设备、材料不足。(2)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地

46、形起伏大,雨季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旱季没有台风和热带风暴的袭击,降水少,江面利于施工;旱季沙地变得干燥而结实,重型设备和运管车可以顺利进入施工现场【解析】【分析】管道运输属于五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详解】第(1)题,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址与建设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向影响,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土壤等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科技水平、政策等因素。此外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本身长度大、管道直径大也增大了建设难度。第(2)题,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 “烈日炎炎的季节”即为当地旱季,与雨季相比降水少,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小,环境更有利于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