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附加题专项训练断句03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1196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附加题专项训练断句0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附加题专项训练断句0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附加题专项训练断句0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附加题专项训练断句0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附加题专项训练断句0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附加题文言文专项训练 3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世言白少傅诗格卑,虽诚有之,然亦不可不察也。元白张籍诗皆自陶阮中出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本不应格卑但其词伤于太烦其意伤于太尽遂成冗长卑陋尔。若收敛其词,而少加含蓄,其意味岂复可及也。苏端明子瞻喜之,良有由然。 (节选自张戒岁寒堂诗话 )20文中“白少傅”指_ _、 “苏端明”指_ _。 (2 分)21作者认为好诗的标准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2 分)_ _ _ 二、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

2、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圣俞尝语余日:“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 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 (节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 )20文中“贾岛”是_朝代著名诗人;“圣俞”指_。 (2 分)21作者出认为遣词造句应注意什么?请概括作答。 (2 分)_ _ _ 三、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即如以诗为喻,陶

3、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字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綑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节选自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 )20 “唐顺之”是_ _朝代人,属于_ _文学流派。 (2 分)21作者强调好诗的标准是什么?(2 分)_ _ _ 四、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

4、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其难,则有六字三韵, 忽听、一声、猛惊是也。诸公已矣,后学莫及! (节选自天籁集原序)20 “乐 府 ”在 文 中 指 _( 体 裁 ) , “关 郑 白 马 ”中 的 “白 ”指 _。 ( 2 分 )21作者认为当时乐府有什么特点?(2 分)_ _ _ 五、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 诗 总 六 义 , 风 冠 其 首 ; 斯 乃 化 感 之 本 源 , 志 气 之 符 契 也 。是 以 怊 怅 述 情 必

5、 始 乎 风 沈 吟 铺辞 莫 先 于 骨 故 辞 之 待 骨 如 体 之 树 骸 情 之 含 风 , 犹 形 之 包 气 。 结 言 端 直 , 则 文 骨 成 焉 ; 意气 骏 爽 , 则 文 风 清 焉 。 若 丰 藻 克 赡 , 风 骨 不 飞 , 则 振 采 失 鲜 , 负 声 无 力 。 是 以 缀 虑 裁 篇 , 务 盈 守 气 ;刚 健 既 实 , 辉 光 乃 新 。 其 为 文 用 , 譬 征 鸟 之 使 翼 也 。(节选自文心雕龙 )20 诗 经 六 义 中 的 “风 ”指 _, 开 创 “建 安 风 骨 ”新 风 气 的 人 是 _ 。 ( 2 分 )2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

6、说明什么是风骨。 (2 分)_ _ _ 六、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 ,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 ,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从顶额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罩单刀直入也。 (节选自沧浪诗话诗辨 )20 沧浪诗话作者是_朝代_。 (2 分)21 “工 夫 须 从 上 做 下 , 不 可 从 下 做 上 ” 可 以

7、看 出 作 者 对 于 学 诗 的 观 点 是 什 么 ? (2 分 )_ _ _ 语文附加题文言文专项训练 3 答案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世言白少傅诗格卑,虽诚有之,然亦不可不察也。元白张籍诗/ 皆自陶阮中出/ 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 本不应格卑/ 但其词伤于太烦/ 其意伤于太尽 /遂成冗长卑陋尔。若收敛其词,而少加含蓄,其意味岂复可及也。苏端明子瞻喜之,良有由然。 (节选自张戒岁寒堂诗话 )20文中“白少傅”指 白居易 、 “苏端明”指 苏 轼 。 (2 分)21作者认为好诗的标准是什

8、么?请概括作答。 (2 分)用词精炼、含蓄,有意味。【参考译文】元稹、白居易、张籍的诗风都是从陶渊明、阮籍的诗中演化出来,只把能表现出人的内心世界看做精妙。本来这种做法不应当导致诗格低下,只是他的用词缺陷在于太过琐碎,诗的表意缺陷在于过于直白,就形成了冗长浅陋的诗风了。如果他的用词能精炼一些,并且稍微含蓄一点,他诗的韵昧难道常人能够比得上吗?苏轼也喜欢这样的诗风,是很有来由的。二、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圣俞尝语余日:“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 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

9、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 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 ”(节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 )20文中“贾岛”是 中唐或唐 朝代著名诗人;“圣俞”指 梅尧臣 。 (2 分)21作者出认为遣词造句应注意什么?请概括作答。 (2 分) 意新语工【 参 考 译 文 】 梅 圣 俞 曾 告 诉 我 说 : “诗 人 虽 然 是 任 意 写 作 , 但 是 措 辞 也 很 艰 难 。 如 果 立 意 新颖 用 语 精 巧 , 写 出 了 前 人 没 有 表 达 出 的 情 感 , 这 才

10、 算 得 是 绝 妙 的 了 。 诗 人 一 定 要 能 描 绘 出 难 以摹 写 的 景 象 , 写 的 景 象 好 像 就 在 眼 前 出 现 , 而 又 包 含 着 没 有 完 全 显 露 的 情 意 , 在 诗 歌 字 面 意 义之 外 流 露 , 这 以 后 就 是 极 好 的 了 。 贾 岛 写 的 竹 笼 拾 山 果 , 瓦 瓶 担 石 泉 , 姚 合 写 的 马 随 山 鹿放 , 鸡 逐 野 禽 栖 等 是 描 写 山 邑 荒 僻 , 做 官 的 景 况 萧 条 , 却 比 不 上 县 古 槐 根 出 , 官 清 马 骨 高 用 语 的 巧 妙 。 ”三、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1、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字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自有诗以来,其较声律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 无如沈约/ 苦却一生精力/ 使人读其诗/ 只见其綑缚龌龊/ 满卷累牍/ 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何则?其本色卑也。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节选自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二 )20 “唐顺之”是 明朝 朝代人,属于 唐宋派 文学流派。 (2 分)21作者强调好诗的标准是什么?(2 分) 自然贴切少雕饰【参考译文】即以诗为例,陶彭泽没有专门计较作诗

12、的声律,雕琢句子文字,只是随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这是什么道理?是他的本色高卓。自从有诗以来,追求声律、雕琢句文、用心最苦且创立学说最严格的人,没有比得上沈约的。他苦苦化费了一生的精力,使人读他的诗只见种种束缚和限制,整卷累篇,竟没有说出一两句好话。这是什么原因?是他的本色卑下。本色卑下,文章自然不能完善,何况不是他本色的那些作品呢!四、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 韵共守自然之音/ 字能通天下之语/

13、字畅语俊/ 韵促音调/ 观其所述/ 曰忠曰孝/ 有补于世。其难,则有六字三韵, 忽听、一声、猛惊是也。诸公已矣,后学莫及!(节选自天籁集原序)20 “乐 府 ”在 文 中 指 元曲 ( 体 裁 ) , “关 郑 白 马 ”中 的 “白 ”指 白朴 。 ( 2 分 )21作者认为当时乐府有什么特点?(2 分) 兴盛,完备,而又困难【参考译文】乐府的兴盛,完备,困难,再比不上当今的了。它的兴盛,就表现在从士大夫到民间百姓,吟唱的人众多;它的完备,就表现在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作品面目全新,音韵符合口语的音调,语义能符合天下人的语言习惯,语言优美流畅,韵律急切而和谐:所写的内容,有的是写忠

14、诚有的写孝道,对世人有教育作用。它的困难,就表现在有“六字三韵”的典范曲句就是这样(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中的(麻郎儿)幺篇曲:“我忽听。一声、猛惊,元来是扑刺刺宿鸟飞腾,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中, “忽听,一声,猛惊 ”) ,这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五、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 诗 总 六 义 , 风 冠 其 首 ; 斯 乃 化 感 之 本 源 , 志 气 之 符 契 也 。是 以 怊 怅 述 情 /必 始 乎 风 /沈 吟铺 辞 /莫 先 于 骨 /故 辞 之 待 骨 /如 体

15、 之 树 骸 /情 之 含 风 , 犹 形 之 包 气 。 结 言 端 直 , 则 文 骨 成焉 ; 意 气 骏 爽 , 则 文 风 清 焉 。 若 丰 藻 克 赡 , 风 骨 不 飞 , 则 振 采 失 鲜 , 负 声 无 力 。 是 以 缀 虑 裁 篇 , 务盈 守 气 ; 刚 健 既 实 , 辉 光 乃 新 。 其 为 文 用 , 譬 征 鸟 之 使 翼 也 。(节选自文心雕龙 )20 诗 经 六 义 中 的 “风 ”指 国风 , 开 创 “建 安 风 骨 ”新 风 气 的 人 是 曹操 。 ( 2 分 )21 请 用 自 己 的 话 简 要 说 明 什 么 是 风 骨 。( 2分 )

16、风 骨 是 鼓 动 心 志 , 支 撑 言 辞 的 力 量 ( 气 势 )。【参考译文】 诗经具备“六义” ,第一项是“风”:这是进行教化的根源,同作者的情志和气质气势是一致的。所以作者内心兴感而要抒发时,就应该先注意风教的问题;而在考虑怎样用文字来表达时,就应该先注意到骨力。文字期待有骨力,就好比身体必须树立骨架一样;情感要能起教化作用,就像人都具有某种气质似的。文辞如写得端正爽直,文章便有了骨力;能表达出作者昂扬爽朗的意志和气概,文章便能起明显的感化作用。假使辞藻虽繁多,但风教作用不大而骨力软弱,那么文采必将黯淡无光,音节也难于动人。所以在构思谋篇之前,便须充分培养自己的气质气势;气质气势

17、有力而内容充实,作品方能放射出新的光彩。这对于写作所起的作用,就像猛禽运用翅膀一样。六、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 (6 分)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 ,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 ,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 如今人之治经/ 然后博取盛唐名家/ 酝酿胸中/ 久之自然悟入/ 虽学之不至/ 亦不失正路。此乃从顶额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罩单刀直入也。(节选自沧浪诗话诗辨 )20 沧浪诗话作者是 南宋 朝代 严羽 。 (2 分

18、)21 “工 夫 须 从 上 做 下 , 不 可 从 下 做 上 ”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对 于 学 诗 的 观 点 是 什 么 ? (2 分 )工夫要从最好的作品开始学起,而不可从低劣的作品往上学。【 参 考 译 文 】 工 夫 要 从 最 好 的 作 品 开 始 学 起 , 而 不 可 从 低 劣 的 作 品 往 上 学 。 首 先 要 熟 读 楚 辞 ,早 晚 讽 咏 来 作 为 根 本 ; 接 着 读 古 诗 十 九 首 , 乐 府 四 篇 , 李 陵 、 苏 武 和 汉 魏 五 言 诗 , 都 必 须读 熟 ; 再 埋 头 阅 读 李 白 、 杜 甫 的 诗 , 好 象 现 在 的 人 研 究 经 学 一 样 , 然 后 广 泛 吸 取 盛 唐 名 家 , 在 胸中 酝 酿 , 时 间 长 了 就 自 然 领 悟 了 。 这 样 学 习 起 来 , 虽 然 未 必 达 到 最 高 境 界 , 也 不 失 为 正 路 。 这 就是 从 头 顶 上 做 起 , 可 以 说 是 进 到 禅 宗 宗 门 的 极 处 , 可 以 说 是 寻 求 到 根 本 处 , 可 以 说 是 豁 然 醒 悟 真谛 , 可 以 说 单 刀 直 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