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016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卷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 1.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和 O 生成 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C 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2D 状态状态表示 CO 与 O2反应的过程2.N2(g) 与 H2(g) 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图过程生成 NH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中 1 129 kJ 为该反应过程的活化能B N 2(g)+3H 2(g)2NH 3(g) H=2(324+389+4601129)kJmol -1C 、均为放热过程D N 2(g)+3H 2(g)2NH 3(g) H0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 SF 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 280 kJ,断裂 1 mol FF、SF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160 kJ、330 kJ。则反应 S(s)3F 2(g)=SF6(g)的反应热 H 为( )A 1 780 kJmol1 B 1 220 kJmol1 C 450 kJmol1 D 430 kJmol

3、 14.已知化学反应 2C(s)O 2(g) 2CO(g);2CO(g)O 2(g) 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推断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56 g CO 和 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之和大于 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B 12 g 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 28 g CO 所具有的能量C 12 g C 和 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 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 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完全燃烧,生成 CO2的反应比生成 CO 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5.已知稀溶液中,H (aq)OH (aq)=H2O(l) H57.3 kJmol1 ,由此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4、书写正确的是( )A KOH(aq) H2SO4(浓)= K2SO4(aq)H 2O(l) H57.3 kJmol 112 12B Ba(OH)2(aq) H2SO4(aq)= BaSO4(s)H 2O(l) H57.3 kJmol 112 12 12C HCN(aq)KOH(aq)= KCN(aq)H 2O(l) H57.3 kJmol 1D HCl(aq)NaOH(aq)= NaCl(aq)H 2O(l) H57.3 kJmol 16.将 V1mL 1.00 molL1 HCl 溶液和 V2mL 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 V1

5、 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 1.00 molL1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7.101 kPa 时, S(s)+O 2( g)=SO 2(g) H=297.23 kJ 。据此分析,下列说1法中不正确的是( )A S 的燃烧热为 297.23 kJ1B S 升华是吸热过程C 形成 1 mol SO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 mol S(s)和 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D S(g)+O 2(g)=SO 2(g)放出的热量小于 297.23 kJ8.下

6、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 2H2(g)O 2(g)=2H2O(g) H483.6 kJ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1B 已知 NaOH(aq)HCl(aq)=NaCl(aq)H 2O(l) H57.3 kJmol1 ,则含 4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 57.3 kJ 的热量C 已知 2C(s)2O 2(g)=2CO2(g) H a2C(s)O 2(g)=2CO(g) H b,则 abD 已知 P(白磷,s)=P(红磷,s) H0 表示放热反应, Hv(A)B A 容器中 X 的转化率为 80%C 若打开 K,则

7、A 的体积变为 2.6aLD 平衡时 Y 的体积分数:A57.3 kJmol1 ;当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时,生成沉淀也会增加放出热量, H57.3 kJmol1 ,错误;D 为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 kJ,正确。6.【答案】B【解析】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 22 时, V1为 5 mL,则 V2为 45 mL,此时已经开始发生反应,所以室温一定低于 22 ,A 错误;曲线随 V1增多而升高,随反应的进行,生成更多水,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B 正确;当 V130 mL 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 c(NaOH) 1

8、.5 301.00120molL1 ,C 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时 1 mol 液态水和可溶性盐时反应放热,其他生成水的反应,反应物可以各种各样,热效应不一定与之相同,D 错误。7.【答案】D【解析】SO 2为稳定氧化物,S 的燃烧热为 297.23 kJ ,故 A 正确;相同质量的同种1物质,气态时具有的能量大于固态,S 升华是从固态转化为气态是吸热过程,故 B 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形成 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故 C 正确;气态硫具有能量大于固态硫具有能量,产物相同,则气态硫

9、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固态硫反应,故大于 297.23 kJ,故 D 错误。故选 D。8.【答案】B【解析】燃烧热定义中强调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液态的水稳定性强于气态的水,A 项错误;醋酸是弱酸,电离时要吸收热量,B 项正确;1 mol 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C 项错误;白磷转化为红磷要放出热量,则红磷含有的能量低,稳定,D 项错误。9.【答案】B【解析】 本题为反应热和混合物的计算问题。方法一:常规解法列方程组。设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和 y,由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H2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1 ,丙烷的燃烧热

10、为 2 220 kJmol1 ,则可得下列方程组:解得 x3.75 mol, y1.25 mol。方法二:估算法(仅适用于选择题)。由题意可知:H 2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1 ,C 3H8的燃烧热为 2 220 kJmol1, 5 mol 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共放出 3 847 kJ 的热量。由此可得C3H8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 2 mol,则 H2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 3 mol,故 H2与 C3H8的体积比一定大于 32,从而选出正确答案。10.【答案】B【解析】 H0 表示吸热反应, H0 表示放热反应,A 错误,B 正确;“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

11、l 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1 mol H2SO4与 1 mol Ba(OH)2反应生成 2 mol 水,放出的热大于中和热,C 错误;燃烧热是指在 25 、101 kPa 下,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在 101 kPa 时,1 mol H2与 0.5 mol 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才是 H2的燃烧热,题中没有说明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D 错误。11.【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可知,进行到 4 min 时,测得 n(SO 2)=0.4 mol,此时反应的速率为 v(SO 2)= =0.2 mol ;反应进行1 1到前 2 min 末时设二氧化硫物

12、质的量为 x,依据速率定义可得 v(SO 2)= ;进行到 2 min 时的物质浓度大于 4 min 时的物质的浓度,所以反应时 4 min 的反应速率小于 2 min 的反应速率,即 v(SO 2)= 0.2 mol 1;整理得, x1.2 mol;1故选 D。12.【答案】D【解析】A 项根据表格的数据可知:温度不变时,蔗糖的浓度越大,水解的速率越快。根据浓度与速率的变化关系可知:在 328.2 K 时,蔗糖的浓度每减小 0.100 molL1 ,水解速率减小1.50 mmol 。根据该规律,所以在温度是 318.2 K 时,蔗糖的浓度每减小()10.100 mol L1 ,水解速率减小

13、0.60 mmol 。所以在温度是 318.2 K、浓度是()10.400 molL1 时,水解的速率 a=3.00-0.60=2.40 mmol ,10 min 后蔗糖浓()1度减小 2.40 mmol 10 min=0.024 molL1 ,但随着反应进行,水解的速率()1逐渐减小,则 10 min 内蔗糖浓度减小值小于 0.024 molL1 ,所以 10 min 后蔗糖浓度略大于 0.376 molL1 ,故 A 正确;B 项, bK 时,蔗糖的浓度每减小 0.100 mol L1 ,水解速率减小 0.36 mmol 。则当蔗糖的浓度为 0.35 molL1 , v= 1.26 ()1

14、mmolL1 min1 ,故 B 正确;C 项,在物质的浓度不变时,温度升高,水解速率加快,温度降低,水解速率减慢。由于在物质的浓度为 0.600 molL1 时,当 318.2 K 时水解速率是 3.60 mmolL1 min1 ,现在该反应的速率为 2.16 mmolL1 min1 小于 3.60 mmolL1 min1 ,所以反应温度低于 318.2 K,即 b318.2,故 C 正确;D 项,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升高,水解速率越快,浓度越高,水解速率也越快,同时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的温度,若二者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趋势相反,并能相互抵消,反应速率也可能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D。1

15、3.【答案】A【解析】等质量的两份锌粉 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 H2SO4中,同时向 a 中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Zn+Cu2+ Zn2+Cu,铜锌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用时小于 b,但生成的氢气少,也少于 b,图像应为 A。故选 A。14.【答案】C【解析】加 H2O, c(H +)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加 NaOH 固体, c(H +)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滴入几滴浓盐酸, c(H +)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加 CH3COONa 固体,生成醋酸, c(H +)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错误;加 NaCl 溶液,c(H +)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

16、慢,故错误;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但 Fe 少量,导致生成的氢气减少,故错误;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改用 10 mL 0.1 molL1 盐酸, c(H +)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改用 100 mL 0.1 molL1 的稀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故错误。故选C。15.【答案】D【解析】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所以温度越高,速率越大;温度相同时,浓度越大速率越大;30 ,5 mL 硫酸,2 mL 水时温度最高,加入的硫酸多,水少,所以硫酸和 Na2S2O3浓度最大,所以速率最快,最先出现浑浊,故 D 符合题意

17、,故选D。16.【答案】C【解析】Mg 比 Al 活泼,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速率快,A 项错误;常温下,铁遇浓 H2SO4发生钝化,不会产生 H2,B 项错误;加入 NaCl 溶液,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C 项正确;向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中各溶液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 项错误。17.【答案】B【解析】由于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体系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故不能以压强不变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A 错误;SO 3与 NO 的体积比始终保持11,C 错误;消耗 SO3和生成 NO2为同一方向的反应,D 错误。18.【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 2 a0

18、.8 mol, a0.4 mol。0.2 molL1 , x1,A 正确;B 项, v(A) 0.3 molL1 min1 ;C 项, (B) 100%40%;D 项,由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只有在平衡时才保持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9.【答案】B【解析】A 项,再充入 SO3,在相当于原来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的减小,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故错误;B 项,根据选项 A 的分析,SO3的转化率降低,故正确;C 项,根据选项 A 的分析, c(SO3)增加, c(SO2)降低,因此两者比值增大,故错误;D 项,此比值是化学平衡常数

19、的倒数,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跟温度、压强等无关,故错误。20.【答案】C【解析】维持温度不变把起始时 2 mol X 和 3 mol Y 换成 3 mol X 和 2 mol Y,X 和 Y 两种气体的浓度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计量数相同,达到平衡时参与反应的量取决于最小者,即 2 mol X 和 2 mol Y 反应生成 Z,生成的 Z 的量是相同的,容器体积不变,Z 的体积分数相同,C 正确。21.【答案】C【解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大压强,对反应 N2O4(g) 2NO2(g) ,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所以 1减小,而反应 3

20、O2(g) 2O3(g)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 2增大,但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比原平衡的浓度大,则 c1、 c2均增大,故选 C。22.【答案】C【解析】A 项,由于 B 中反应物浓度大于 A,所以 v(B)v(A);B 项,由题意得: 1.4b0.8 mol所以 (X) 100%80%;C 项,若打开 K,整个体系中与 A 中的百分含量一样。设总体积为 m,则 , m4.2 aL。所以 A 的体积应变为 4.2aL2 aL2.2 aL;D 项,由于 B 中压强大,平衡左移,所以 B 中 Y 的体积分数大。23.【答案】(1)增大 O2浓度,提高 SO2的转化率(2)保证催化剂活

21、性达到所需要的最佳温度,以提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3)常压 常压下平衡混合气中 SO3的体积分数已达到 91%,若再加压,对设备及动力系统要求高,成本高(4)用水吸收 SO3易形成酸雾,吸收速率慢(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析】(1)增大 O2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 SO2的转化率。(2)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合成 SO3;温度过低会使反应速率减慢,因此选择适宜的温度以保证催化剂活性达到最高,提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3)常压下平衡混合气中 SO3的体积分数已达到 91%;再加压,平衡也能正向移动,提高转化率;但对设备及动力系统要求高,成本高,投入比产

22、出更多。24.【答案】(1) 温度 不同催化剂(或比较 FeCl3溶液和 MnO2两种催化剂) (2) 产生气泡的快慢 对照实验只有一条件不同(或避免由于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干扰) (或其他合理答案) 收集 40 mL O2所需的时间 (3) 放 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或生成的 Mn2+催化作用) 取两组等浓度等体积的酸性 KMnO4和草酸溶液实验,一组加入少量 MnSO4固体,一组不加,比较反应速率【解析】 (1)分析实验 1、2 知实验 1、2 中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不同,故实验 1、2研究的是温度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 2、3 中其他条件相同,只是实验 2 的催化剂

23、为 FeCl3,实验 3 的催化剂为 MnO2,故实验 2、3 的目的是 比较 FeCl3溶液和 MnO2两种催化剂对 H2O2分解速率影响的差异(或比较 FeCl3溶液和 MnO2对 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2)为比较 Fe3 、Cu 2 对 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由于催化剂不同,催化效果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产生的气泡快慢不同,故可通过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硫酸铜和氯化铁两种催化剂中阴离子是不同的,为排除阴离子的干扰,将 CuSO4溶液改为 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定量分析:实验时以收集到 40 mL 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

24、影响实验的因素,为测定反应速率,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以收集到 40 mL 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为测定反应速率,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收集 40 mL 气体所需时间。 (3)实验时发现开始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一段时间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则可能的原因是KMnO4与 H2C2O4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实验时发现开始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一段时间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还可能是催化剂(Mn 2+的催化作用)的影响。要证明该猜想的实验方案是用两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作对比实验,一组加入

25、少量 MnSO4固体,一组不加,看反应速率快慢。25.【答案】(1)U 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 盐酸和 NaOH 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2)7(3) H2 H1 H3【解析】(1)盐酸和 NaOH 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 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2)实验 2 中 NaOH 的浓度增加为实验 1 的 2 倍,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实验 1 中的 2 倍,溶液升高的温度也应该是实验 1 的 2 倍,即温度差是 7 。(3)57.3 kJmol1 是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 1 mol H2O(1)和可溶性盐时对应的中和热,当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时,生成沉淀也会增加放出热量, H157.3 kJmol1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更多, H257.3 kJmol1 ;相比生成硫酸钡沉淀放出的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更多,综合可得 H2 H1 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