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三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二模块语文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现代文阅读(22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古各个王朝的核心区域(中国)很小,但与当时王朝之外的文化,有着或密切或疏远的交换关系。即使在过去认为相对封闭的上古时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与周边的文化、种族、宗教、物品上的交融也相当密切。上古三代,各王朝血统都未必像古史传说中“黄帝之苗
2、裔”那么单纯,比如商代,它真的是一个“汉族”或“华夏族”吗?傅斯年就不那么认为,他说,殷人就是“夷人”,殷商建立的王朝,是东夷与西夏冲突交融,甚至是“夷人胜夏”的结果。他还提醒人们,向来被认为是后来中国文化源头的齐鲁,其实也是夷人的中心。还有人更说,殷商的文化渊源“与日后的通古斯族群文化,有相当的关系”。 在我看来,那种整齐同一、秩序井然、边界清楚的“周文化”,恐怕更多地是后世的追怀和想象,就像把周礼归之于周公制作一样。其实,大体能够称为周文化核心的,主要是两个传统的交织,即“礼乐传统”与“巫史传统”。现在看来,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对于所谓“文化”或“传统”,其实处在一种并不“自觉”而只是“自在
3、”的状态,看上去“混沌”的和谐,其实包孕着种种“七窍”的差异。正因如此,“礼崩乐坏”的时代,恰恰成为“文化启蒙”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便导致“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的分化现象,孔子、墨子和老子等学者,儒、墨、道等等潮流,加上各种各样冲突的知识、信仰和风俗,正是在这个多元而分裂的时代产生的,如同余英时先生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正是中国思想的“轴心时代”,也恰恰提供了后世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无尽资源。 因此,秦汉一统王朝继承下来并且扩而大之的“中国”,原本是一个杂糅了各种种族、思想、文化和地域,彼此混融交错的空间。不过,汉族“中国”的民族认同、国家意识和文化取向,却在秦汉大一统时代,将这
4、些杂糅的元素第一次凝固重铸起来,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的思想兼容,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的思想整合,开始形成“中国的”文化世界,而“中国的”文化认同,也逐渐在来自“匈奴”、“西域”、“西南夷”等等的压力下,开始浮现。 应该承认,由于秦代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想象与传说中“九州”为中心区域的“中国”开始出现,以“华夏”为核心的汉民族开始形成,以天下中央的意识、阴阳五行的观念、王霸道(儒法)杂之的政治、汉字书写的习惯、宗族伦理的秩序等等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开始成型。那个时代的“中国”,既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
5、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也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汉兴海内为一”一句对中国的自我描述,说明古代中国对于“中国”的认知,到了司马迁那个时代,西面是关中、巴蜀、天水,南面到番禺、儋耳,北面是龙门碣石、辽东、燕涿,东面是海岱、江浙,这已经大体划出“疆域”,它表明“中国”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葛兆光叠加与凝固重思中国文化史的重心与主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原指中国古代王朝的核心区域,范围不大,与周边文化有某种联系。B秦汉一统王朝的“中国”与先秦时期的“中国”,在内容、含义上并无不同。C“礼乐传统”与“巫史传统”是秩序井然、边界清晰的“周文化”的核心。 D
6、汉民族的形成,与秦汉时期的文化政策有关,但与古人“九州”的想象无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以“中国”的概念变迁为主要脉络,阐述了汉民族文化初步形成的过程。B作者引用傅斯年的观点是为了证明商代并没有真正的“汉族”或“华夏族”。C作者认为“中国”主要是制度、思想、文化层面的内容,与地理疆域没有关系。D对于“中国”的内涵,作者引用各种史料加以辨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是中国思想的“轴心时代”,它比大一统时代为后代提供了更多的思想文化资源。B“中国”文化世界是秦汉大一统时代形成,与相应的“
7、中国的”文化认同几乎是同步出现的。C“中国文化”的形成既是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结果,也是王朝政权统一的结果。D史记货殖列传中“汉兴海内为一”主要着眼于地理疆域,说明古代中国对于“中国”的认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青龙偃月刀韩少功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
8、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 ”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 ”我提醒他。“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
9、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 “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
10、法也派不上用场。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 “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 “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何师傅操
11、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那叫花子那流浪仔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
12、白的“床前明月光” ,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
13、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何爹再一次 “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A. 首段写“年轻人发现不能焗油和染发,不能做负离子等,就去了镇上”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爱传统手艺而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 “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中的另一面
14、,形象更加丰满鲜活。C. 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表现何爹剃头的技艺,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目的是侧面表现何爹助人为乐的品质,使何爹形象更加感人。E. 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赞扬了对传统技艺的态度,也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5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4 分)6如何理解小说结尾“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7
1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
16、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
17、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B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C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D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孤”指幼年丧父。古人有“鳏寡
18、孤独”之说,另外,“鳏”指年老无妻或丧妻,“寡”指年老无夫或丧夫,“独”指年老无子女。B“擢”指在原官职上提拔。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还有“晋”“加”“陟”“拔”“提”等。另外“拜”指授予官职,一般也可用于升任高官。C “宣宗”是庙号,庙号一般是皇帝死后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常有“太”、“高”、“中”和“世”四种称法,并给予祖或宗的称号。D. “户部”为六部之一,长官为尚书,主管全国户籍、土地、屯田、水利、赋税、军需、俸饷及其它财政事宜。职能类似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熊概作战考虑长远。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掠时 ,熊概不同意布政使让靖江王率军
19、阻敌,只需警戒就可以了,并成功预测贼寇不能前来。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他曾带命巡视南畿、浙江,多次被任命代理其它官员事务,曾先后被提升为大理寺卿、右都御史,掌管南院事务。C熊概为官刚正仁爱。他秉公严法,曾铲除豪强,惩治奸民,直言兴废之事。又怀虑百姓饥苦,为民请命,乞止朝廷派官江南“造纸、市铜铁”的行为。D熊概工作任劳尽心。他记录囚犯的案卷,从早到晚,没有空闲吃饭。突然眩晕离世,皇上令使者前往祭奠,派船送他归葬。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2)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首
20、诗,每首诗 2 题,9 分,共 18 分)(1)阅读下面宋诗,完成 1112 题。(9 分)晚秋登城北门 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 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 年)九月四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故都汴京。梁州:治所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出游的装束、地点、时令及感受,照应标题。“藜杖”写出了诗人拄杖登楼的情景,而“卷地” 一词则生动地表现出风势的猛
21、烈。B诗歌颔联借叙述诗人登楼远望从大散关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军情紧急。而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杜陵秋”的信息,诗人仰观,况味更浓。C诗歌中间两联对仗工整严谨,意象选择精当,动作描写简约,刻画出的诗人形象鲜明而有情。而两联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让表达更深婉含蓄。D诗歌尾联承接前意,借曹操“横槊赋诗”的典故,暗指诗人驻守边地在军中吟诗之事。此联两句虚实融合,自然精妙,读之深沉动人。12本诗诗眼为“愁”字,那么作者因何而“愁”呢?请结合全诗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6 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314 题。(9 分)满 庭 芳苏轼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洛水
22、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衫。注 扦:同“掺”,手纤细的样子。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三十三年”点明与故人分别时间之久,连同“漂流江海”两句直接表达了各自生涯数十年的宦海浮沉的深沉感慨。B“我自”三句似含不解故人所为,实则暗示出故人与自己一样“疏狂异趣”,现在潦倒穷困,进一步显现他不随波逐流的形象特征。C.“巉巉
23、”二字,不仅写出了南山高耸险峻的特征,而且也暗示了苏轼从舟中到山中的游踪变化,还象征了苏轼傲岸不屈的精神。D下片与故人于林间游赏南山,一个“笑”字不仅显现出与故人相聚相得之乐,而且在此情境中,也能流露出作者一丝豁达乐观的情绪。14请比较“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上的异同点。(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 分)诗经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语句是: , 。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
24、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古诗中诗人常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白居易琵琶行 “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苦闷。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李白将进酒中一个转折由悲而乐的以表面的这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 : , 。阁夜抒发冬景之中时光飞逝,沦落天涯之感的诗句为 , 。 虞美人中将“愁”形象化的名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25、)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B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D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
26、缉公告” ,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度过难关。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退休教师杨
27、连印退休后没有享受一天的安逸生活,他倾尽自己四十多年所有积蓄,在自家创办了家庭课外辅导站,把家园变成了“校园” 。B公众对信息公开有巨大需求,政府制定的政策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否则,才不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C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技能型人才远远不够,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D今年,省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 “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将碧水蓝天还给百姓。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B
28、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科学家就知道有宇宙尘埃持续穿透大气层,但他们认为,宇宙尘埃不会藏身于地面灰尘颗粒中,其只存在于几乎无尘的环境中。C在马云看来,浙商是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帮。制定浙商规矩、树立浙商形象,能帮助浙江的民营企业家走好经济发展的长远道路,适应现代商业的规则。D有一家骗子医药公司打着“京奥”公司的名义,在多地举办推销会。他们凭借代办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医药费为手段,向老人推销价格奇高的保健品。2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2 分)互联网革命及其背后的互联网思维,由对产品经理这类人的思辨引发。最典型的产品经理,就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他并未拥有真正伟大的物
29、质发明,他的伟大在于 。如今,这种思维不再局限于互联网,已经开始对整个时代产生深远影响。A定义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并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了极致B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了极致,并定义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C创造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并在理论上深入阐释了 “互联网思维”D在理论上深入阐释了“互联网思维” ,并创造了“产品经理 ”这个角色2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2 分)A请柬:新 居 落 成 , 我 明 天 搬 迁 , 为 答 谢 您 的 祝 贺 , 特 于 府 上 备 下 薄 酒 , 恭 请 光 临 。B书信:毕 业 之 后 , 学 生 垂 念 师 恩 。 值 春 节 到 来 之
30、 际 , 谨 祝 恩 师 节 日 快 乐 , 万 事 如 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22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正文部分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5 分)我是 XX 学校高三(二)班学生朱宸浩。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八斗之才,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23在下面横线处,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
31、,各补写两个例子。(4 分)人们从读书中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那里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那里学得批判的精神,_,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 ; ,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街头“小广告”被称为是城市的“牛皮癣”。近日,某地城管部门启用了一种“城管网络执法系统”,对违规小广告上留存的号码,开展持续性的呼叫提醒。其中有一位张贴租房广告的居民,在 20 多个小时内被自动呼叫了 7000 多次。据报道,该系统已对 100 多个涉及乱张贴小广告的手机号码进行轮流不断地呼叫,已有十余人接受教育并改正错误,并保证清除自己张贴的小广告。对于此举,有的人表示支持,认为应该在全国推广,也有的人担心会误伤无辜的人。 你怎么看待城管部门的这种做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