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宁省铁岭市2018届高三协作体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6950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铁岭市2018届高三协作体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宁省铁岭市2018届高三协作体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宁省铁岭市2018届高三协作体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宁省铁岭市2018届高三协作体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宁省铁岭市2018届高三协作体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辽宁铁岭市 20172018 学年度协作体第二次联考试题高三化学试卷(时间 100 分钟 满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l35.5第卷一、选择题(每小题一个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原因B.氨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沸点极低,很容易液化C.SiCl4 在战争中可用作烟雾弹,是因为它与水反应时生成白色烟雾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2.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

2、正确的是( )A.50ml 12mol/L 盐酸与足量 MnO2 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B.将 CO2 通过 Na2O2 使其增重 a g 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C.在 K35ClO3+6H37Cl = KCl+3Cl2+3H2O 中,若生成 71g Cl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D.在含 Al3+总数为 NA 的 AlCl3 溶液中,Cl -总数大于 3NA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次氯酸分子的电子式 B.CH4Si 的结构式 C.HCN 分子的结构式:H-C N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4.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Al

3、3+、NH 4+、SO 42-、MnO 4-B.在酸性 KMnO4 溶液中:SO 42-、Mg 2+、NO 3-、CH 3CH2OH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 c(H+)c(OH-) = 10-20 mol2L-2 的溶液中: Na+、NH 4+、Cl -、SiO 32-D.使 PH 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H 4+、Na +、SO 42-、Cl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 H218O 中投入 Na2O2 固体:2H 218O+ 2Na2O2 = 4Na+4OH-+ 18O2 B.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参考 Ka:H 2CO3HClOHCO3-):2ClO -+CO2+

4、H2O = 2HClO+CO32-C.ICl 溶于冷的稀 KOH 溶液中:ICl+2OH - = Cl-+IO-+H2OD.10mL0.5mol/L 的明矾溶液与 20mL0.5mol/LBa(OH)2 溶液混合:3Ba 2+6OH-+2Al3+3SO42- = 3BaSO4+2Al(OH) 36.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1)2P+5CuSO4+8H2O 5Cu+2H3PO4+5H2SO4(2)11P+15CuSO4 +24H2O 5Cu3P+6H3PO4+15H2SO4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

5、原剂B.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产物都是 H3PO4C.在反应(2)中,当有 5 mol CuSO4 发生反应时,共转移 10 mol 电子D.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剂都只有硫酸铜7.X、Y、Z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下表各组物质之间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8.2006 年 10 月 16 日,美国劳伦斯 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宣布,美、俄科学家合作,用大量钙48 离子轰击人造元素锎249,合成了 3 个新原子 ,其存在时间只有 0.9 毫秒。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造出的新的 118 号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子数为 179,则该原子的质量数为 297B.该元素 X 应该位于

6、元素周期表的族元素氡之下C.该元素 X 属于过渡金属元素D.118 号元素的一个原子释放出一颗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阿尔法粒子后,衰变为已知的 116 号元素的原子,该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9.X、Y、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为金属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 与 W、Y 与 Z 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 W 的简单离子半径B.Z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C.固体 Y2Z3 不能从溶液中制得D.XW2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

7、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A 将打磨过的铝条插入 1.0 mol/L 硝酸汞溶液中,几分钟后,取出铝条铝条表面形成白色“毛刷”铝能置换出单质汞,铝表面附着的汞使铝表面不能形成均匀的氧化物薄膜,裸露的铝不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B 表面变黑的银器浸泡到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当银器与铝接触一段时间后银器变得光亮如新 铝与银器在食盐水中构成原电池,铝作负极,硫化银失电子被氧化成单质银C 向浓硝酸中加入铁片,充分反应后加入铜粉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蓝绿色浓硝酸将 Fe 氧化为 Fe3+ ,同时生成 NO2,Cu 与 Fe3+反应生成Cu2+ ,Fe 2+D 将 0.1mol/

8、L MgSO4 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CuSO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 的溶度积大于 Mg(OH)2 的溶度积11.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Fe2O3 等杂质) 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试剂 X 为稀硫酸B.工业上电解熔融 Al2O3 时,阳极析出 2molAl 的同时,在阴极产生 1.5molO2C.反应 II 中生成 Al(OH)3 的反应为:CO 2+AlO2-+2H2O = Al(OH)3+HCO 3-D.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O 2-O

9、H -CO 32-12.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 30mL 浓度为 10.00mol/L 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 NaCl、NaClO 、NaClO 3 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 NaOH 反应的氯气一定为 0.3 molB.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n mol,则 0.15n0.25C.n(Na +):n(Cl -)可能为 7:3D.n(NaCl):n (NaClO ): n(NaClO 3)可能为 11:2:113.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 所示装置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用图 所示装置可降低金属铁的腐蚀速率C.用图所示装置

10、可测量强酸强碱的中和热D.用图所示装置可制备 Fe(OH)2 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14.下列叙述正确的一共有( )项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化合物 MgO、SiO 2、Al 2O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有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有些化学键断裂时放出能量PH 3 的稳定性和沸点均低于 NH3O 3 和 NO2 都是共价化合物有热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A.3 B.4 C.5 D.615.二氯化二硫(S 2Cl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它是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与 H2O2 相似,熔点为 193 K,沸点为 411K,

11、遇水很容易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S 2Cl2 可由干燥的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2Cl2 晶体中不存在离子键B.S2Cl2 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C.S2Cl2 在液态下不能导电D.S2Cl2 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16.Q、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Q 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 2 倍,W、Z 同主族,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X、Y、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两两反应生成盐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XYWQB.Q、W 分别与氢形成的化

12、合物的稳定性一定是 WQC.Z 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也存在化合态,且有几种同素异形体D.Q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与 W 和 X 形成的化合物反应1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有如下两种:CH 3OH(g)H 2O(g) = CO2(g)3H 2(g) H = + 49.0 kJmol1CH 3OH(g) O2(g) = CO2(g)2H 2(g) H = - 192.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 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1B.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 转变成 H2 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

13、反应:CH 3OH(l)+ O2(g) = CO2(g)+2H2(g)的 H192.9 kJmol118.我国在天然气脱硫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利用右图装置可发生反应:H 2S+O2 =H2O2 +S 。已知甲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光能B.H+从甲池移向乙池C.甲池中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AQ+2H+-2e- = H2AQD.乙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H2S+I3- = 3I- +S +2H +19.已知:N 2(g)O 2(g)=2NO(g) H 1180 kJmol1N 2(g)3H 2(g) 2NH3(g) H 292.4 kJmol12H 2

14、(g)O 2(g)=2H2O(g) H 3483.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H 2E 1E 3BH 2 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1C由反应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 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N2 和 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 Q1 kJ,若通入 2 mol N2 和 6 mol H2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 Q2 kJ,则 184.8Q22Q1D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 4NH3(g)5O 2(g)=4NO(g)6H 2O(g) H906 kJmol120.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 CO2 和 H2O 制备化学原料。科学

15、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 CO2 和 H2O 合成 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 B.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盐酸 C.GaN 表面发生氧化反应D.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 2+8e-+8H+ = CH4+2H2O第卷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1.(共 14 分)W 是由 A、B 两种元素组成的 AB2 型化合物。 (1)若 W 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所制得的半导体材料应用广泛。则 W 为 (填化学式) 。 (2)若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 W 溶液,往

16、一支试管中滴入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 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氯水,再加入适量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紫红色;往上层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 W 溶液中所含金属阳离子为 。 上述实验中,W 与足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 W 是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均含 18 个电子,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 阴离子的电子式为 。 1mol W 与足量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若 A、B 是同主族短周期元素,W 溶于水生成一种二元弱酸。 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W 被双氧水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共 12 分)水合肼(N

17、 2H4H2O)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具有强碱性,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吸收 CO2,产生烟雾。水合肼可用碱性 NaClO 溶液氧化尿素【CO(NH 2)2】溶液制得。实验室模拟水合肼的制备,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1)写出制备水合肼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2)在反应之前应先从右侧导管向三颈烧瓶中通入 _(3)制备水合肼时,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 _ (4)在弱酸性条件下水合肼可处理电镀废 水,将 Cr2O72 还原为 Cr(OH)3 沉淀而除去,水合肼被氧化为 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5)发射卫星可用肼为燃料,用 NO2 作氧化剂,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18、: N2(g)+2O2(g)=2NO2 (g) H+67.7 kJmol-1,N2H4(g)+O2(g)=N2(g)+2H2O(g) H534 kJmol-1, 写出气态肼和 NO2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6)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 20%-30%的 NaOH 溶液.该电池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 23.(共 14 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 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固体,C 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实验室中常用 E 溶液吸收多余的 C。 (图中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A 与 B 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

19、固体 E 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_,C 与 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将 B 的浓溶液与 H 的浓溶液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体 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 E 溶液吸收 C,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向吸收液中持续通入 SO2 气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下现象:开始时,溶液上方出现白雾,试纸 a 变红。甲同学认为是 HCl 使 a 变红,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乙同学的认为使 a 变红的是_ (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片刻后,溶液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试纸 b 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b 变蓝的原因_。最终试纸 b 褪色。同学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 I2 有还原性,黄绿色气体等物质将其氧化成 IO3 ,从而使蓝色消失;二是 _。参考答案1、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5BDCAC 610DACCA 1115CBCAD 1620CDDCB2、非选择题(共 40 分)21.(每空 2 分,共 14 分) (1)SiO 2(2)Fe 2+(“亚铁离子”也得分)3Cl 2+4I-+2Fe2+=2I2+6Cl-+2Fe3+(3) 1(4) SO 2+H2O2=H2SO422.(每空 2 分,共 12 分)(1)(2)N2 (3)碱性 NaClO 溶液(4)(5)(6)23.(每空 2 分,共 14 分) (1)(2)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