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运动和力,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_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_.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静止,惯性,考点梳理,考点2 二力平衡1.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_或二力 平衡.2.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
2、小_、方向_、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平衡,相等,相反,考点3 运动和力的关系,大,小,考点4 摩擦力1.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_;(2)相互间存在_;(3)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 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 摩擦分为_摩擦和_摩擦,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4.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的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反之,滑动摩擦力越小.,粗糙,压力,静,动,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精讲【例1】(20
3、16安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C. 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D.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中考考点精讲精练,思路点拨:A. 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其自身具有惯性,仍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 跳远时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不能增大惯性.故C错误;D.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故D正确.答案:C,考题再现1.
4、 (2016滨州)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 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速度约为370 m/s.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B. 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C. 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于提高成绩D. 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D,2. (2015广东)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
5、;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C,3. (2015台州)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1-8-1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D.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B,4. 如图1-8-2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 当书突然向右运
6、动时,橡皮将会_;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_.(填“向右倾倒” “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向左倾倒,保持静止,考点2 二力平衡 考点精讲【例2】(2016宜昌)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B.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 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思路点拨:A.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两个力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7、,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 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答案:C,考题再现5. (2015广东)如图1-8-3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 车对人的作用力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 面对车的摩擦力C.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 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 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6. (2014广东)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如图1-8-4所示,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水杯的重力与桌
8、面对 水杯的支持力B. 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 桌面的压力C. 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 地球的吸引力D. 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A,7. (2016漳州)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所法正确的是( )A.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于杯子受到的重力B. 杯子受到的支持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杯子受到的支持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8. (2016连云港)一个文具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9、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考点3 运动和力的关系 考点精讲【例3】(2016郴州)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没有惯性D. 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思路点拨:A. 受到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B. 物体运动可能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B错误.C. 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宇航员有质量,所以有惯性,所以C错误
10、.D. 在粗糙水平面静止的物体,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所以D正确.答案:D,考题再现9. (2014广东)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10. (2016福州)第一个通过理想实现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亚里士多德C. 牛顿 D. 帕斯卡,等于,A,11. (2016邵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11、态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C,12. (2016泰安)如图1-8-5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不相等 B. 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 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考点4 摩擦力 考点精讲【例4】(2016湖北)用5 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10 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 A. 大于5 N,小于10 NB.
12、10 NC. 5 ND. 无法判断,思路点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是5 N,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 N;当改用10 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桌面上运动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5 N不变,故C正确.答案:C,考题再现13. (2013广东)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关于汽车交通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保持车距B. 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D. 禁止逆行,D,14. (2016临夏州)如图1-8-6所示,用水平力F=30 N,按住一重G=10 N的木
13、块在竖直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A. 40 N B. 30 N C. 20 N D. 10 N,D,15. (2016自贡)如图1-8-7,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 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A. 甲为零,乙受向右的 15 N的力B. 甲和乙都受向右15 N 的力C. 甲和乙都受向左15 N的力D. 甲和乙都是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 的力,D,16. (2016成都)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1
14、-8-8所示.(1)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_运动状态,拉力方向水平.,匀速直线,(2)拉动木块前,应将测力计沿_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3)利用如图1-8-8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试验后,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个木块来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是为了验证下列猜想中的_.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水平,A,(
15、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A. 木板的长度太长B.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D.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B,易错点透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辨析不清【例1】(2015常德)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16、;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的条件进行判断.答案:C错因分析(方法指导):不能正确区分两者的 概念.,惯性理解不够【例2】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解析: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所以A是错误的;惯性只跟质量有关,B错误;由于惯性会保持
17、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所以C错误;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惯性越小,其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战斗机抛掉副油箱后,质量减小,惯性减小,飞机改变运动状态更容易,也就是更灵活,所以D正确.答案:D错因分析(方法指导):正确理解惯性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不要误认为惯性和速度有关.,不能正确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理解不够【例3】如图1-8-9,小明用力F按 住一质量为m的木块,使其始终静止.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F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越大,物体越容易处于静止B. 木块的质量越小,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C. 墙面越粗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
18、 木块始终处于静止,是因为压力F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木块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在压力增大的过程中,因木块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摩擦力也不变.答案:B错因分析(方法指导):摩擦力问题解决起来有时比较棘手,解决摩擦力首先要分析清楚物体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在初中阶段一般要根据平衡知识来解决,所以就得弄清摩擦力的方向是和接触面平行.对于动摩擦力,要清楚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粗糙程度,与物体的速度无关.,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1.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D,中考考点演练,2.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牛顿第
19、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B. 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C.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D. 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C,考点2 二力平衡5.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B.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 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 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 惯性,B,6. 小雨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猜想两个力只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
20、想不对,于是设计了如图1-8-11所示实验,向挂在轻质硬纸片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1)通过上述现象,叶子姐姐得出结论:只有作用在_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从而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同一物体,(2)请画出图中轻质硬纸片静止时的受力示 意图.,如答图1-8-1所示.,考点3 运动和力的关系7. NBA马刺队邓肯的45角擦板进球堪称经典.篮球擦板时,篮板的主要作用是( )A. 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B. 改变篮球的运动快慢C. 改变篮球的运动时间D. 改变篮球的
21、重力势能,A,8.如图1-8-1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A. 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 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 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考点4 摩擦力10.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 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C.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 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C,11. 如图1-8-14所示,某同学用50 N的力将重 30 N的长方体物块紧压在标有刻度的竖直墙壁上静止,则该长方体的长为_cm,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2.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