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96451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圆的周长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3. 情感目标: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及难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学用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元硬币、直尺、 细绳、测量结果记录表、计算器。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并且给出圆的初步认识。给出圆的圆心半径周长,并给出代表字母。二、激发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哪只蚂蚁先到达终点呢?

2、两只蚂蚁分别沿着边长为 100 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 100 米的圆的路线爬行,如果它们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那么谁先回到原出发点呢?三、引出圆的周长小蚂蚁走的路线分别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把两只蚂蚁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创设情景引出新知动手操作探究公式练习巩固加深印象课外引审拓展思维问题转化为比较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数学问题,正方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周长的计算公式,那么圆的周长呢? 四、动手操作,发现规律1.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我们手里都有一元硬币,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2. 播放课件:提醒学生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

3、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测量对象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 2 3 4 3.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4.引出圆周率的发展史,及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五、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 = 直径 圆周率 C = d圆的周长 = 直径 圆周率2 C = 2r六、课堂练习,加深印象例题 1 圆形水池的直径约为 2.5 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例题 2 一颗卫星围绕地球飞行,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已知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约500 千米,飞行了 14 圈,问卫星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

4、?(地球的半径约为 6400 千米)七、课外引申,拓展思维小蚂蚁如果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或者有更多的路线可以选择呢? 八、课后小结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在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在这节课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九、教学设计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比较重要,教师选取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融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动手操作,观察总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最后把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自然地归纳出来,最后的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而且,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习圆周率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整节课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