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13 级社会工作 洪丽丽学号:130302007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一. 基本情况:多年来,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习考试升学”模式任然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的成长压力。 “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被喻为“三重门” ,是青年学生一路成长学习所必须经历的三道门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青年学生表现出诸多不良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厌学,厌目前青少年厌学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表现为消极怠学,较隐蔽不宜在初期察觉,一旦发现时往往已患病多时了,如装样子,阴奉阳违,或是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情况严重的甚至烦躁,影响到家庭关系或
2、是师生,同学关系。有些表现为暴躁反叛,较明显。但程度也更严重,如长期不做作业,上课就睡觉,甚至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等等。(一)厌学心理的表现青少年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
3、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4. 他们对各学科(或部分学科)的学习有畏难情绪,预、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愿意参加考试;经常去网吧,听歌、玩手机游戏等 ;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二).青少年厌学的原因青少年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客观原因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1.客观原因(1).社会环境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难免精华与糟粕俱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生理和
4、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良风气、错误的舆论导向,特别是一些腐朽、堕落生活方式的浊流,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学生那本就经不住诱惑的意志, 。(2).家庭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除了学校,很多事情是和家庭分不开的,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或是父母的过分期望等使他们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他们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这是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学校影响老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欲,没有对
5、知识的体验和感悟,学生时时刻刻都处于被动的接收知识。学校生活单调、枯燥。片面追求升学率,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这样的教育思想、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对青少年学生无疑是一种摧残。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十分有害的,所有的学生都会讨厌这种学习生活,对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导致学生厌学。2.主观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上没有动力,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表现在学习上,不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不能发问,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疲于应付老师和家长的任务,常常处于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下。(2). 个人学习方法不科学
6、有些青少年,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表现得都很刻苦,常常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希望用自己的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和家长,但由于自己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结果是学习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在考试中屡次失败,长时间的不到改变,产生自卑心理,感觉自己没有别人聪明、命中注定比别人差,对学习没有了自信心,(3). 不良人际关系差造成厌学特殊原因 由于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性格亦有很大差异有的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有的自私小气,导致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同学关系不和睦,把自己孤立于班集体之外,慢慢的造成性格的偏激
7、、孤僻,做事、学习情绪化,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4).抑郁症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很多孩子都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对前途悲观、绝望,有自卑心理。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极点,抑郁而轻生,更别说厌学。青春期性心理冲突。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学校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弃学暂缓了“不被人发现” 、 “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
8、。二介入方案(一)方案目标1.目标:纠正服务对象的厌学行为,改善影响服务对象行为的客观环境,和调节服务对象产生厌学行为的主观心理因素(1)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净化校外周边的生活环境(2)找出家庭环境对服务对象厌学行为的影响,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它。(3)帮助服务对象寻找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4)帮助服务对象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5)帮助服务对象学习交流技巧,改善人际关系(6)提升提升服务对象的自信心2.方案实施策略为了纠正服务对象的厌学行为,需要采取多种介入策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达到上述目标.主要包括:(1)针对服务对象心理情绪的个案工作开始接触:详细了解服务对
9、象个人及家庭的背景资料,让当事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建立关系: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就产生厌学的心理情绪进行讨论,对不同的见解进行协商,对彼此的权利义务加以明确。心理社会研究:引导服务对象把自己放在情景中看待问题,理解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及产生的消极情绪,是什么是她遇到这些问题,追溯服务对象的童年经验,家庭关系,价值观念,对自己的看法等。协助服务对象与自己“此时此地”现实接触,了解他和其他系统的关系。治疗过程:对服务对象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协助服务对象克服认知的盲点,模糊的知觉,自我欺骗,不正确的判断,及改变其认知中对现实的直接扭曲或不和逻辑的思考方式。透过接纳,温暖,同理
10、的态度,引导当事人以尝试错误的态度,逐步进入问题解决的历程中。评估:对服务对象服务治疗的过程中,关心服务对象的反馈,紧密关注当事人的状态变化,细心捕捉当事人细微变化,保证辅导进程与目标吻合。(2)针对服务对象厌学行为主观因素的小组活动根据服务对象的学习生活环境,克服自己主观因素导致的厌学行为,可以开展以下小组活动:成长小组:组织有相似厌学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小组活动,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在思想,感情和行为等方面觉醒和反思,深刻的思考自己的厌学行为,从而不断获得成长,通过对组员人际关系,价值观,感觉等方面的内容的探讨,帮助组员发现,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个人的正常发展。社会化小组:组织有相似厌
11、学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小组活动,社会化小组的主要目标就是协助组员发展社会接受的行为和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小组内容包括社交技巧培训,提升自信心和规划未来等。教育小组:组织有相似厌学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小组活动,用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包括平时课业的辅导和学习技巧的学习。小组可以帮助组员了解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帮助服务对象寻找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3)针对服务对象群体周边生活环境的社区工作社区宣传教育与传媒利用:利用社区组织的力量,净化利于青少年学习的生活环境,例如对社区内网吧的监督,未成年人不能进入;文明用语文明行为的倡导;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益智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知识讲座教
12、育等。整合社区资源,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工作者对有严重厌学行为的青少年进行介入,可以通过对其家庭环境的了解和与其父母直接进行交流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4)针对服务对象学校教学方式进行建议倡导须改变教学观点,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不仅教给他们知识 , 还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有所改革, 使学生通过学习 , 不仅丰富了感性认识, 而且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可题的能力, 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 而不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此外, 还可运用寓教于乐的原
13、则组织好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活拨的气氛中潜移默化。总之采取一切办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在学生管理上,要宽严结合,学习要求上严格标准,课余生活中自由灵活,让学生课堂上学得主动,课余活动玩得开心,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与人环境。学校要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求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服务方案执行社会工作者立足社会工作价值观,遵守社会工作道理伦理守则 ,根据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有关技巧开展工作,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个案服务,开展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 . (4).服务方案的评估根据服务方案要达到的目标,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目标测量的方式进行评估,也可以测量社会工作对案主的影响, 还可以邀请督导和同事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参考书目:1. 隋玉杰著个案工作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2. 刘梦著小组工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3. 徐永祥著社区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4. 陆士桢著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版;5. 静进 儿童青少年厌学和拒绝上学现状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年 10 月第 28 卷第10 期;6. 青少年厌学问题思考 ,网络资源;7. 设计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