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终极预测卷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958550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终极预测卷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终极预测卷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终极预测卷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终极预测卷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终极预测卷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页 1 第2018 年高考终极预测卷语文(全国 I 卷)第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

2、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規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西,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然而,近

3、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渡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并不理想。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

4、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页 2 第A. 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 ,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B. 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C. 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

5、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D. 结尾提及礼记 论语 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 ,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B. 文章具体阐述汉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C. 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D. 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 ,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 ,就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B.

6、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C. 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D. 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 ,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个性和特点为前提。【答案】1. D 2. C 3. A【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文中为“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 。B 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错,文章认为,汉字具有地域性有两个原因,一为方言的多

7、姿多彩,一为共同的文字表述使方言能获得多样的统一性,这样使汉字因为融入了方言而具有地域性特点。C 项“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并未实行,所以也谈不上“不理想”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 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概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及“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可见矛头指向的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中送失自己文化方向的人”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

8、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过于绝对。根据文中第一段“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可见,“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并非“走自己的文化道路”的唯一条件。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页 3 第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二)文学类

9、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敲铜锣的孩子袁省梅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清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羊凹岭的人把耍杂技唤作要把戏。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了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上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厩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

10、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下,另一头的尖刀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霹雳啪擦,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胀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了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们鞠躬致意。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

11、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姓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羊凹岭人看要把戏,都是给一点粮食。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钢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走到二豁子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二豁

12、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的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页 4 第豁子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撅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那孩子却不走。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

13、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暗哑的光映出那孩子一张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忧郁。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有人说,做地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地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多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钢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这娃,脾气还挺大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

14、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用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钢锣还在那儿站着。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敲铜锣的孩子表演顶尖刀时极其紧张,演完后则微笑地向人们鞠躬致意,幽默地逗弄着娃娃们,前后

15、对比鲜明,一位在艰难生活中乐观抗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B. 作者注重对出场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敲铜锣孩子“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二豁子“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等描写,用笔精省,却凸现人物的生活状态。C. 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听见锣声就拿出家中粮食给敲铜锣的孩子,并且劝孩子不要在二豁子门口敲锣,以免页 5 第自讨没趣等情节,说明羊凹岭地区乡风淳朴,人们与人为善。D. “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这一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二豁子的心理活动:她非常同情、喜欢敲铜锣的孩子,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5. 小说多处描写这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敲铜锣”的情景,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16、6.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达到了独到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答案】4. D 5. 就结构而言 ,点题,作为文中主要线案贯中全文。就内容而言,描述了敲铜锣孩子生活的窘况以及努力与生活抗争的状态,塑造了孩子自强、自尊、自立的性格特征,赞扬了二豁子体恤、关心孩子的善良品格。 6. 开篇描写初冬青白冷寂的太阳,渲染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气氛,为后文写敲铜锣的孩子艰难的生活做好了铺垫,也从侧面烘托了敲铜锣孩子的坚强性格。结尾写“红亮的夕阳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温暖”营造了一种明亮、柔和的气氛,与开篇“青白冷寂的太阳”遥相呼应并形成对比,烘托了二豁子善良品性的伟大,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正

17、是善良的羊凹岭人把贫穷、阴冷的羊凹岭点燃得温暖、明亮。【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D 项, “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概括不准确,结合上下文分析,敲铜锣的孩子并未承诺做她家孩子,二豁子让敲铜锣的孩子当他儿子也只是句玩笑话,所以这样的心理描写不合理。选项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有误。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多处描写这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敲铜锣的情景,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这属于作用题。在小说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情景描写。我们可以从

18、思想内容和结构思路上来准确分析其表达作用。从思想内容上,小说开头描写孩子敲铜锣召集人们看变把戏,中问描写敲制锣挨家挨户收粮食。整个过程中,作者对孩子进行了大量的描写,从他的穿着可以看出敲制锣孩子生活的窘况,从他卖力的表演可以看出他努力与生活抗争的状态,表现了孩子自强、自尊、自立的性格特征。同时从二豁子“轻轻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 “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用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可以看出二豁子体恤、关心孩子的善良品格。从结构思路上,小说从开头到结尾始终贯穿着孩子“敲铜锣”的情景,再结合题目说明它作为线素贯穿全文,起到点题的作用。6

1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达到了独到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这是考查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考生应先圈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然后结合所在的位置以及景物的特点来分析其作用。如文章开头“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 ,此处的太阳“青白冷寂” ,渲染了凄清冷寂的气氛,为下文写敲铜锣的孩子做了铺垫,对孩子起到烘托的作用;如文章最后“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 ,此处的夕阳“明亮” “温暖” ,从结构上来看,与开头“青白冷寂的太页 6 第阳”形成呼应,营造了一种温暖柔和的氛围,暗示了小说的主旨。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交代

20、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南北供暖线”指由政府补贴的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界,由一条“线”决定,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这条线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

21、“能源奇缺”背景下提出,到现在已沿袭 60 多年但是,每到寒冬时节供暧期至,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这条持续了 60 多年的“国家供暖线”,也每每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 “北方冻皮,南方冻骨” 、 “北方城市取暖靠暖气,南方海滨城市取暖靠日照,像我们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城市人民靠的都是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等段子,都是对南北寒冷及供暖的生动描述。材料二“新浪微博” 、 “现代快报” 、 “地方站”对于南方供暖支持度的调查材料三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公开表态,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不然对能源消耗是个巨大威胁。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认为,如果南方复制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中国的可持续发

22、展将面临巨大挑战。2012年,江亿的课题组究成了“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研究”项目,研究结果为中国建筑总能耗画了一条“红线”:不能逾越 10 亿吨标准煤。2012 年,中国建筑用能总量已超 7 亿吨标准煤,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南方地区城镇需要供暖的住宅约 70 亿平米,如果全采用集中供热,南方建筑特点被认为不利于保温,将带来更大能耗。中城科绿色建材研究院叶利荣介绍,北方墙体砖层厚度般为 37 厘米,俗称“三层砖”;南方墙体厚页 7 第度一般为 24 厘米,俗称“两层砖”,保暖性能更差同时,专家们认为,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空闲。能源供给的限制之外,经济投入巨大,

23、也是南方集中供暖被反对的焦点。国家发改委杨利民介绍,对一些经济基础不太好的地区,会带来不小压力。地方政府、用户承受上会有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要适应集中供暖,南方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输送管道建设,以及房屋改造。其工程量将不亚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指出,很多南方城市楼盘建造时并无集中供暖方面设计,如进行楼盘改造,成本极高。材料四专家对于集中供暖的谨慎,对有关部门而言,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但是,面对民众的供暖呼声,也不能听之任之。所以,南方得使用适合南方特点的分布式采暖。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造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这一方

24、面节约能源,分散供暖, 每平方米每冬季只需 5 公斤标准煤,是大規模集中供暖所耗能源的一半。另外,用户经济负担也更低,以 100 平米住宅为例,采用空调热泵方式,每冬季约需 600 元;燃气壁挂炉,每冬天 1000 元;集中供暖,每冬季 1500 元。新能源的开发也是解决南方供暖的良好途径。据报道,在南通一些小区,采用了污水源热泵(以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的一项制冷制暖新技术),或地源热泵(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能源技术)集中供暖。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方供暖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新浪微博参与调查的人数最多。B. 几项调查

25、结果显示的支持人数都超过了七成,说明南方冬季供暖是人心所向。C. 从三个调查结果看,参与“地方站”调查的民众对南方供暖的支持率最低。D. 从“地方站”的调查结果看,部分有供暖需求的人还没有安装供暖设备。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南北供暖线是特殊背景下的权宜之策,现在已经不符合人民的生活需求。B. 网上各种“段子”的出现,说明了人们对于“南北供暖线”已深恶痛绝。C. 南方集中供暖之所以困难重重,主要因为南方墙体薄等建筑特点不利于保温。D. 专家们反对南方集中供热,也考虑到一些地方政府、用户的经济承受力因素。E. 污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因具有适合分散供

26、暖的特点而受到青睐。9. 第四则材料认为:南方适合采用“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模式”,请结合其他几则材料简述其理由。【答案】7. A 8. AD 9. 因为南方需要供热的面积大、冬季时间短、建筑物墙体薄以及很多楼盘建造时并没有集中供暖设计等原因,南方如果实行“集中供暖”,将会出现“能源消耗”过多、能源浪费过大、政府及用户经济压力过大等页 8 第问题。而分户或分栋的分散式采暖一方面能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也能使用户节省用度:而且,分散式采暖也较灵活,避免了因冬季时间短而造成的能源浪费。【解析】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

27、是“两项” 。比如本题中,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项, “在新浪微博参与调查的人数最多”错误,从材料来看,现代快报只有投票比例,不能确知参与调查的具体人数,所以无法得出“新浪微博参与调查人数最多的结论。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 ,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 。B 项,“深恶痛绝”用词过重。从材料一来看,这些段子是网友对“南北供暖线”的吐槽,但不至于“深恶痛绝” 。C 项,“主要因为南方墙体薄等建筑特点不利于保温”不准确,从材料三来看, “南方墙体薄”只是原因之一,文中没有它作为“主要原因”的依据。E 项,“新

28、能源技术”的优点主要是能避免“能源消耗”而不是“分散供暖”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四则材料认为:南方适合采用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模式,请结合其他几则材料简述其理由”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材料四中提到南方应该使用适合南方特点的供暖模式。由于南方冬季温度不是很低,非常适合采用各类热泵技术供暖,这些技术适合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方式。这种供暖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能耗,还能使用户节省用度。材料三也提到“不能把集中供热盲目照搬到秦岭淮河以南,不然对能源耗是个巨大威胁” 。具体表现在:南方需要供暖的住宅面积约 70 亿平米,且南方建筑特点被认为不利于

29、保温,将带来更大能耗:南方冬季短,投资巨大的集中供热设施将大部分时间空闲:南方要集中供暖,必须进行大规模热源、输送管道建设,以及房屋改造,成本极高。综合以上原因可得出南方更适合采用“分户或分栋的分散供暖模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而官无储偫 近臣别迭等因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楚材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若均定中原,地税、商税及盐、酒、铁冶、山泽之税,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长式

30、悉用士人,如陈时可、赵防等,皆宽厚长者,参佐皆省部旧人为之。辛卯秋帝至云中,十路咸进廪籍、金帛。帝大喜,谓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国用充足如此。 ”即日拜中书令。旧制,凡攻城对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既克,皆屠之。汴梁将下,楚材驰入奏曰:“将士暴露于外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帝犹豫未决,楚材复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 ”乃诏罪至究颜氏,余皆勿问,时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万人。楚材又请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页 9 第命收太常礼乐生,及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置编修所于燕、经籍所于平阳,

31、由是文治兴焉。帝议裂州县,赐亲王功臣。楚材曰:“裂土分民,易生嫌隙,不如多以金帛与之。 ”帝曰:“已许之奈何?”楚材曰:“若朝廷置吏,收其贡赋,岁终颁之,使毋擅科征,可也。 ”帝然其计,遂定天下赋税。朝议以为太轻,楚材曰:“作法于凉,其弊犹贪,后将有以利进者,则今已重矣。 ”丁酉,楚材奏命宣德州宣课使刘中随郡考武,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节选自李贽藏书)储特:储备、积储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而官无储偫/近臣别迭等/因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

32、空其人以为牧地。B. 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而官无储偫近臣/别迭等因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C. 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而官无储偫/近臣别迭等因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D. 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而官无储偫/近臣别迭等因言汉人无补于国/间悉空其人以为牧地。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路,宋元日时行政区域名。宋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与现在“道路”的“路”意义不同。B. 林庙,指孔林、孔庙。孔林,指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园。孔庙

33、,纪念、祭祀孔子的祠庙。 “付以林庙地”即给予他孔林、孔庙的用地。C. 文治,指以文教礼乐治民,常与“武功”连用,指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常用于描述古代君主在统治国家时的表现。D. “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中“作法”即制定赋税,“凉”即“重” 。这句话指出,制定很重的赋税以后,还会出现贪污的弊端。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耶律楚材勤于政事。他白始至终侍奉在元太祖身边,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他曾建议让忠厚的汉族读书人担任正副征收课税使,结果国用充足。B. 耶律楚材关爱百姓。当汴梁将被屠城时,楚材这样说服元世祖:有地无民,要土地无任何用处;如果杀尽聚

34、集于此的巧匠、富家,最终一无所获。页 10 第C. 耶律楚材有治国才能。楚材请求寻找孔子后裔,并使之世袭衍圣公,尊崇儒术;反对太祖分割州县赏赐给亲王功臣的做法,并亲自制定了赋税制度。D. 耶律楚材重视读书人。楚材奏命刘中到各郡主持考试,下令被俘为奴的读书人也可参加,主人不得藏匿、阻止,脱颖而出的读书人达四千三十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乃诏罪至完颜氏,余皆勿问,时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万人。若朝廷置吏,收其贡赋,岁终颁之,使毋擅科征,可也。【答案】10. D 11. D 12. C 13. 于是(太祖)下达命令只对完颜氏一族治罪,其余的都不追究,当时因躲避战乱而移居(在)汴梁

35、的有一百四十七万人。如果朝廷设置宫吏,收取官吏所治之地的土特产和赋税,年底时分赏给亲王功臣,让(他们)不要擅自征收赋税,这样就行了。【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A 项,前言“西域、中原官吏” ,后言“汉人” ,对象前后不一致;B 项, “因”是“副词,于是,就”的意思,表明上下文是顺接的关系, “而官无储特近臣”无法成为“汉人无补于国”的理由;C 项, “近臣别迭等因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 ,从上文的“中原官吏”和下文的“中原”可知, “其”应为“中原地区的”

36、,根据下文耶律楚材的回答“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若均定中原” “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可知是对上文中原的汉人“无补于国”的回答。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 “凉”为上文的“轻” ,轻微,薄。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 项,

37、结合文本内容“ 帝然其计,遂定天下赋税”分析可知, “亲自制定了赋税制度”文中无据。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动词“诏罪”前缺少主语“太祖” ;“诏”指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这里用作动词;“问”译为追究;“避兵”译为躲避战乱。“置”译为设置;“ 其”为代词,指代官吏所治的地方;“颁”译为奖赏、分赏;“之”为代词,指代亲王功臣;“擅”译为擅自;“征”译为征收;“科”指赋税。参考译文:页 11 第在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时代,

38、 (元太祖)每年都(对)西域进行征伐。中原地区的官吏,大多搜刮财货归个人私有,可是官府没有积储,近臣别造等就说汉人对国家没有什么帮助,可以把汉人全部赶走,把(他们的土地)变为牧场。楚材说:“陛下将向南征讨,军需应该有人供给,如果公平地规定中原地税、商税及盐、酒、炼铁、山林与川泽的税,每年可得银五十万两、帛万匹、粮食四十余万石,完全可以供南征所需,说什么没有帮助呢?”于是上书建议设置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正副课税使都用知识分子,如陈时可、赵眆等,都是宽大厚道辈分高的人,属官都是原中央政府指定的人员担任。辛卯年秋天皇帝到了云中,十路都进奉仓廪与籍田、黄金和丝绸。帝很高兴,对楚材说:“你不离我的身

39、边,却能使国家的费用这样充足。 ”当日授予(楚材)中书令的高官。按照从前的制度,凡是在攻城交战的时候, 敌人用和垒石反抗的,就是拒抗王命,攻取城池之后,都要屠杀他们。汴梁将被攻下的时候,楚材疾走入朝上奏说:“将士们在野外征战几十年,想要的是土地和人民罢了,得到了土地却没有百姓,土地还有什么用处呢?”皇帝犹豫不能下决断,楚材又说:“巧妙的工匠,富裕的家庭,都聚集在这里,如果全部杀了他们,将一无所获。 ”于是太祖下达命令只对完氏一族治罪,其余的都不逃究,当时因躲避战乱而移居(在)汴梁的有一百四十七万人。楚材又请求找孔子的后代,找到了第五十一代孙孔元措,上奏(让孔元措)承袭衍圣公的封号,给与(他)孔

40、林、孔庙的用地。命令接纳太常札乐生,又邀请著名的儒者梁陟、王万庆、赵著等,让(他们)直白地解释九经。在燕地设置编修所,在平阳设置经籍所,从此文治兴起了,皇帝(和大臣)商议分裂县赏賜给亲王功臣。楚村曰:“分裂土地和百姓,容易产生仇怨,不如多给他们一些钱财。 ”帝曰:“已经答应了,怎么办呢?”楚村曰:“如果朝廷设置官吏,收取其地的土特产赋税,年底时分赏给他们,让(他们)不要擅自征收赋税,这样就行了。 ”皇帝认为耶肆楚材的考虑是正确的,于是规定了天下赋税。在朝中议政的时候, (有的大臣)以为太轻,楚材曰:“制定的税很轻,还会出现贪污的弊端,以后将有凭借金钱晋升的,那么今天的赋税已经很重了。 ”丁酉年

41、, 楚材上奏命令宣德州宣课使刘中到各郡主持考试,按照经义、词赋、策论分为三科,在战争中被擒获成为奴隶的读书人也被命令参加考试,把奴仆藏起来、不让参加考试的主人要被治死罪。录取的读书人总计总共四千三十人,解除了奴隶身份的有四分之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望海楼 米芾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纱飞楼百尺连。三峽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 催红日,无事沧州 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页 12 第【注】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后文的“铁瓮”即指镇江城。画角:古代以皮革或竹木制成的管乐器,声音哀厉高亢。沧州:此指镇江江边某幽僻

42、之处。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从望海楼起笔,“近” “飞”二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楼的高耸和凌空飞腾之势,富有动感。B. 颔联在“江声”前冠以“三峡”,“帆影”前冠以“六朝”,使诗歌意境得以扩展,可谓妙趣横生。C. 颈联两句对比鲜明,蕴含色彩、远近、事物趋向等方面的对比,组构成一幅完整而富有情趣的画面。D. 尾联以“忽忆”领起,由景及情,诗人由眼前春花秋月之美景,想到往日的赏心乐事,不禁茫然失落。E. 诗人立足“望海楼”,从仰视、俯瞰、远望等角度着笔,绘成多幅美好图画,也投射出内心的复杂情感。15.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答案】14. AD 15. 颔联

43、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而描绘的图景。望海楼面临大江 ,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耳际,这是实,“三峡”二字,让江声带着三峡的凶险奔涌而来,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这是虚。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这是实,“六朝”二字使帆影承载着历史的盛衰,又引动了作者举樽饮酒的豪情,这是虚。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景与情一下子脱开了眼前的实境,在空间、时间上大大扩展,引人驰骋想象,韵味无穷。【解析】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

44、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 项,从诗中来看,本诗从望海楼所踞的城池(镇江城)写起, “近青天”写起, “近青天”写镇江城地势高。选项误以为是直接从“望海楼”写起,直接写楼的高耸,故错误。D 项, “由眼前的春花秋月之美景,想到往日的赏心乐事”理解不准确,“何处是”暗指作者找不到让自己赏心悦目的地方。 “春花秋月”是虚写,这里象征美好的自然景物。全句可理解为:到哪里去找真正的美景乐事呢?看到眼前的自然美景不禁茫然、失落。1

45、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 ,这是考查诗歌的技巧。题干已经指出要分析的手法,即“虚实结合” ,同时也指出赏析的对象,即“颔联” ,故考生应到颔联中圈出实写和虚写的内容,然后进行分析。颔联两句是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耳际,触发了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是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是帆影落到樽前,可谓妙趣横生,这本是诗人登临后的亲见亲闻亲感,但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山峡”“六朝”二字,景与情就一下子脱开了眼前的实境,空间、时间大大扩展。诗人驰骋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的雄巍,让帆影映着六朝的

46、繁盛,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谓“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页 13 第万里” 。这两句以诗人的见闻感受突出望海楼高大久远。(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每空 1 分,共 5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杜甫登高中,“_,_”两句通过落木、长江传达出作者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王勃的滕王阁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如“潦水尽而寒潭清,_”两句写出了山水的色彩变化之美;“山原旷其盈视,_”两句写出了山川的壮丽之美:“_,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写出了上下浑成,江天相接的明丽之美。【答案】 (1). 无边落木萧萧下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烟光凝而暮

47、山紫 (4). 川泽舒其骇瞩 (5). 落霞与孤鹜齐飞.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关于金砖会议“成色下降”等言论不绝如缕。眼下的都市剧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细细梳理不难看出,数量虽多,精品却凤毛麟角。马马卡拉茶加盟专注于打造特色饮品,从而开拓了客源,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当前炙手可热的创业项目。近期,合肥庐江县罗河镇两名女子因对夏天雷阵雨不以为意,在树下避雨,被雷击中,不幸身亡。工厂各车间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杜绝粗心大意和经验主义,要做到警钟长鸣,未

48、雨绸缪。人民文学主编在“人民文学奖”初评中发现了青年文学创作的诸多弊端,30 岁以下作家的长篇小说几乎不忍卒读。A. B. C. D. 页 14 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对象不当, “不绝如缕”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说的是“言论” ,应为“不绝于耳” 。使用正确, “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此处说的是都市剧中的精品,符合语境。使用对象错误, “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此处说创业项目,使用对象错误。使用正确, “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句中

49、说对夏天雷阵雨不重视,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未雨绸缪”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符合语境。望文生义, “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此处是说这些作品粗劣难以读下去,望文生义。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不忍卒读” ,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作品内容粗劣,难以读下去” ,故错误。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如“不绝如缕” “炙手可热”都属于对象不当。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国将加强汽车产能监测预警,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合理投资,规范汽车产业监督,健全行业退出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