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力 运动和力,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考点梳理,力 运动和力,力,定义,符号和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 运动和力,弹力,弹性,塑性,定义,产生条件,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弹簧测力 计的使用,力 运动和力,重力,定义,大小,公式,方向,重心,常见物体的重力,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增大、减摩擦的方法,力 运动和力,牛顿第 一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_ 符号和单位:力用符号_表示,单位是_ 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_,如捏橡皮泥
2、 力能改变物体的_,如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受力物体,F,N,形状,运动状态,力,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三要素:力的_、_、_.它们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示意图:用一条带有_的线段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箭头,方向,作用点,大小,相互,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自动_原状的特性叫做弹性.物体的弹性有一定 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_到原来的形状 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_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3、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常见弹力有支持力、压力等产生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恢复,恢复,恢复,弹性形变,弹力,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_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 (1)看清它的_和_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如果不在,需要校零 (3)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卡壳,长,量程,分度值,使用时: (1)测量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平行,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 (2)测量时,所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其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
4、量程,定义: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_ G表示_,单位是_ m表示_,单位是_ g=10 N/kg 方向:_ 应用: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利用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确定相框是否挂正的水平仪等,吸引,mg,重力,N,质量,kg,竖直向下,重力,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常见物体的重力: (1)一个初中生的重力约为500 N; (2)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 N; (3)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5 N; (4)
5、物理教科书的重力约为2 N; (5)一个篮球的重力约5 N; (6)1个苹果的重力约1.5 N2 N,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一种_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方向与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利 用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出来,阻碍,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所受_和_接触面有关 (2)_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_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_越大,滑动摩擦力_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见实验突破,压力,粗糙程度,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有益 摩擦
6、(利用),(1)_压力,如:刹车时用力捏闸 (2)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如:刹车,增大,增大,减小有害 摩擦(防止),(1)_压力,如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不能太紧 (2)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冰壶运动中刷冰 (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行李箱 (4)使相互接触的摩擦面_ ,如:给轴承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气垫船,减小,减小,分离,牛顿第一定律: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_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 到了阻力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见实验突破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
7、_状态,不需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不变的性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理解:惯性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_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口诀: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质量定,无论动与静 利用和防治:利用:跳远助跑; 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等防范惯性带来的危害: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汽车司机和前排乘客配备安全带等,惯性,运动状态,质量,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或_状态,我们就说这 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等大:大小相
8、等 反向:方向相反 共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力平衡,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见实验突破,图说物理,(RJ八下P5图7.15),命题点: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如图,小华同学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自己却向后运动,这一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同时也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相互的,运动状态,(RJ八下P5图7.18),命题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运动状态的判断 2. (2012成都15题)如图所示,坐在小船上的小明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力的作用是_的以小明所坐的船为参照物,小明是_(
9、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静止,运动状态,相互的,(RJ八下P18图8.13),命题点:惯性、机械能转化,3. 如图所示,拨动弹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是因为小球具有_弹片将_能转化成_能,使得金属片弹出,动,惯性,弹性势,(RJ八下P18图8.1 4),命题点:惯性 4. 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_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仍然_,所以紧套在柄上,向下运动,锤柄,(RJ八下P19图8.15类似HY八下P54图733),命题点一:惯性、参照物的选取 5. 汽车一般都配有安全气囊,可以在车子发生严重撞击
10、时,自动充气弹出,使车内的人不会由于_而撞到车身上汽车在行驶时,车里的人看见路上的人向后运动,是以_为参照物的. 命题点二:固体压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6. 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可以_对人体的压强;车轮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_(均选填“增大”或“减小”)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增大,惯性,车,减小,命题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重力 7. 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_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RJ八下P19图8.16),重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命题点:增大减
11、小摩擦的方法 8.如图所示的5个情景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_;减小摩擦的是_;其中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的是_(均填写序号).,(RJ八下P25图8.35、RJ八下P26图8.368),DE,AB,CDE,例 1 (2016河北)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 B. 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C.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C,重难点突破,一、惯性(易错)(10年8考),【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是否运动、
12、运动的速度、是否受力等都无关,所以A、B、D错误;汽车转弯时减速慢行,是为了避免在转弯时由于惯性冲出弯道而造成事故,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C正确故选C.,例 2 (2016扬州)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 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B. 车辆具有惯性 C. 人受到向前推的力 D. 人具有惯性,D,【解析】行驶车辆中的人处于运动状态,当车子突然刹车时,人的下身随车静止,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的状态,故人会向前倾倒,D正确故选D.,例 3 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锤头松了,把锤柄的
13、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跳远运动员都是跑一段距离才起跳;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A. B. C. D. ,C,【易错分析】 惯性的理解: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任何情况下,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它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例 4 (2016漳州)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于杯子受到的重力 B. 杯子受到的支持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 是一对平衡
14、力 C. 杯子受到的支持力与杯子对桌面的 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二、平衡力的判断(易错)(10年5考),【解析】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桌面对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B正确;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作用在杯子上,故两者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错误;杯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是杯子,杯子对桌子的压力受力物是桌子,方向都是竖直向下,所以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D错误故选B.,类型一 画指定力的示意图(10年6考) 例 5 (2016甘肃)重为20
15、 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作出木箱受到重力的示意图,G=20 N,三、画力的示意图,例 6 (2016贵港)如图所示是一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其中O点为灯的重心,请画出吊灯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示意图,F,G,类型二 受力分析作图(10年1考) 例 7 (2016绥化)某人站在小车里,随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人的受力示意图,【专题链接】其他试题见P130专题一类型8、9,G,F,命题点: 1. 实验时使小车静止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目的:_,方便观察实验效果) 2. 实验方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 a.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使小
16、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实验突破,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b. 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不同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阻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近 3. 科学推理法的应用: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5. 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运动的原因(_) 6. 小车在水平面停下来的原因(_),受到摩擦力作用,同时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车具有惯性,实验结论: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例 1 (2016深圳)探究力与运动
17、的关系: 怎样控制小车运动到不同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呢? 方法是: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_处滑下 怎样反映力对物体运动 的影响呢?同学们采用了转 换法,即用小车在平面上运 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力对运动影响大小,且通过比较还可以表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_,摩擦力越大,相同高度,越粗糙,实验结果表明_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用实验推理法可以得出,若外力全部消失,小车会保持_运动状态,B,匀速直线,【解析】同一物体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下滑,到达水平面速度相同;由题图可知:小车在平面上运动距离的远近关系s木板s棉布s毛巾,说明受到摩擦力大小关系是:f木板f棉布f
18、毛巾,故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受到摩擦力,小车逐渐停止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补充设问 (1)小车进入水平面后,受到的重力和_力是一对平衡力 (2)实验中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是因为_,支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3)在此实验基础上,不增加其余的实验器材,还可以探究的实验是_ A. 探究物体动能和质量的关系 B. 探究物体动能和速度的关系 C. A、B实验均无法探究,B,(4)根据实验的推论,小明想到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作出了如图所示的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_(图中的大黑点表示小明),A,命题点: 1. 选择小卡片或小车
19、,而不选择木块的原因(减小摩擦力对该实验造成的影响) 2. 将小车换成硬纸片的好处(减小摩擦力对该实验造成的影响) 3. 小车放置水平桌面的要求(光滑) 4. 定滑轮的作用(_) 5. 若选择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过程中不考虑卡片自身重力的影响,改变力的方向,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近10年未考),实验二,6. 选择静止状态的物体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7. 研究力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托盘里放相同的砝码或小车两边挂相同的钩码) 8. 将小车扭转一定角度后再放手的目的(_) 9.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a. 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必须保持研究物两端所受力相同,扭转研究物的角度,判断
20、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研究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 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同,必须保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且两端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或两端钩码的数目不相同,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c. 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必须保持平衡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让两个力不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0. 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例 2 (2016新疆)某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自制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21、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定滑轮,(1)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_,定滑轮的作用是_ (2)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选填“相同”或者“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端拉力的_ (3)当两端所挂钩码数量相同时,把小卡片转至如图所示位置,松手时小卡片将_(选填“转动”或“静止”),说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小卡片,改变力的方向,相反,大小,转动,不能,【解析】(1)实验中研究的对象是小卡片,是研究它受到两个平衡力时平衡力满足的条件;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2)因为定滑轮在小卡片的两端,所
22、以在细线两端挂钩码,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的方向总是相反,实验中是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来改变两端拉力的大小;(3)把小卡片转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因为两个力没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所以松手后小卡片会转动,直到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说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补充设问 (1)实验时应根据小车处于_(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来确定小车处于平衡状态 (2)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 (3)在细线两端挂上质量相等的钩码时,卡片保持静止,用剪刀从卡片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卡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得出结论_,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静止,控制变量法,命题点: 1.
2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2.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运用了_的原理)2010.18(1) 3. 转换法的应用(通过_来反应摩擦力的大小) 4.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二力平衡,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010.18),实验三,a.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_程度不变,只改变_的大小)2010.(2)b.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控制_的大小不变,只改变_程度)2010.18(3),接触面粗糙,接触面粗糙,压力,压力,5. 实验现象分析 6. 表格数据设计、补充、分析和总结2010.18(3) 7
24、. 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8. 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装置不需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也能方便、准确地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例 3 (2016成都)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1)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_运动状态;拉力
25、方向水平 (2)拉动木块前,应将测力计沿_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后,在木块上再叠放另一个木块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水平,匀速直线,是为了验证下列猜想中的_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 A. 木板的长度太长 B.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A,
26、B,补充设问 (1)有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他在同学的帮助下设计了下列实验: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如图乙所示,重复第1次实验操作: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_(选填“有关”或“无关”),无关,(2)要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操作过程,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结论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 (3)实验时收集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27、所示,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_两次实验;由1、2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相同,1、3,(4)实验过程中,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_N若拉力增大到3 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2,(5)实验中,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某次实验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它的示数为_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不需匀速拉动木块,2.4,水平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