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课 巍巍中山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孙中山(18661925)伟 大 的 爱 国 主 义 者 和 民 主 革 命 先 驱 者, 为 中 国 的 独 立、 民主、富 强 而 奋 斗 了 终 生。在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他 的 活 动 开 拓 了 一 个 新 阶 段: 提 出 了 具 有 比 较 完 全 意 义 的 民 主 革 命 纲 领, 领 导 中 国 人 民 推 翻 帝 制, 建 立 了 共 和 国。,关于孙中山,钟形图案警示唤起民众、奋起反抗、拯救国家和民族自由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建立民国,陵 门,陵 门,1、能说出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
2、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2、能指出中山陵的建筑名称,理出空间顺序。3、能体会文中材料之间的关系和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4、能抓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学习目标,南麓 (l) 嵯峨(cu) 断垣(yun)颓壁 草莽(mng) 灵柩(ji) 竣(jn)工 丘岗坡陀(tu) 深邃(su) 石坊(fng) 琉璃(li l) 入殓 (lin) 釉(yu)彩 门楣(mi) 龟趺 (f) 津梁(ling) 纤(xin)细 参差(cn c) 穹隆 (qing lng) 巉(chn)岩,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全文共12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段) 交待了中山陵的墓主及方位。第二部分(2-4
3、段) 说明中山陵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设计方案的择优和兴建情况。第三部分(5-11段) 说明陵园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成部分,依次介绍各部分的建筑特点,突出陵园 的庄严肃穆和孙中山先生精神的不朽。第四部分(12段)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中山陵十分关注。,结构,10,半月形广场,8,9,3,3,5,6,7,请同学们读读课文5-11段,把课后练习2的中山陵钟形布局图填完整。,北,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阅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1)注重和谐协调。 (2)弘扬民族文化。(3)追求形神兼备。,2、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列举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
4、题?,列数字。中山陵从动工到竣工耗时之久,用地面积之大,使用经费之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山陵建筑的“巍巍”以及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4、孙中山为什么会葬在南京的钟山脚下呢?,这是孙中山的遗愿,5、那么,钟山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二段,你能找到钟山吸引孙中山之处吗?,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感,6、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是不是偏题了?,正是钟山的这些地理和人文环境,才使孙中山选择这里 用钟山雄伟的壮观的气势来衬托中山陵的“巍巍”。,合作探究,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气 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感情。,合作探究,请你给我们学校设计一个大门,画出平面图,配以250字以上的解说词。要求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