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课件(30张).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52930 上传时间:2019-01-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课件(3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课件(3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课件(3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课件(3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课件(3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第三节 化学平衡,学习目标,(1)概念: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_、_、_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研究对象是已建立平衡状态的体系。,浓度,压强,温度,知识梳理,(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v正_v逆 v正_v逆 v正_v逆,=,=,(3)平衡移动与速率的关系: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反应速率来实现的。条件改变时,若v正_v逆,平衡_移动;若v正v逆,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若v正v逆,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不,正,逆,(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25:现象:,现象,滴加310滴浓H2SO4,滴

2、加1020滴6 molL-1NaOH,_,_,溶液橙色加深,溶液黄色加深,分析:增大c(H+)橙色加深c(Cr2O72-)增大平衡破坏平衡逆向移动;减小c(H+)黄色加深c(CrO42-)增大平衡破坏平衡正向移动。,结论: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 _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 _方向移动。,逆反应,正反应,_,_ _,红色加深,实验26: 现象:,现象,滴加饱和 FeCl3溶液,滴1molL-1 KSCN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溶液红色变浅,_,分析:增大c(Fe3+)或增大c(SCN-)红色加深cFe(SCN)3)增大平衡破坏平衡正向移动;减小c(Fe3+)红色变浅c

3、Fe(SCN)3)减小平衡破坏平衡逆向移动。 结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 _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 _方向移动。,正反应,逆反应,红色加深,_,_,(2)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27:现象:,现象,冰水中,热水中,红棕色变浅,红棕色加深,分析:降温颜色变浅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升温颜色变深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着 _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着 _的方向移动。,吸热,放热,(3)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举例:已知反应N2(g)+3H2(g) 2NH3(g) H0,随着压强的改变测得NH3的体积分数(NH3)实验数据如下:,压强(MPa),(

4、NH3)/%,1,69.4,53.6,35.5,16.4,9.2,100,2.0,60,10,30,5,分析:从表中数据可得出,(NH3)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压体积缩小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 _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 _的方向移动。,减小,增大,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 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一规律就是著名的 _ _,又称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 特列原理,减弱,没有影响。催化

5、剂能同等程度增加正、逆反应的速率,因此它对平衡移动无影响,但能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不会移动,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但没有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交流互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未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会移动。如H2+I2 2HI。,A的转化率降低,B的转化率增大。,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反应:2A+B 2C达到化学平衡时,改变某一条件,试填空:,(1)若升高温度时,A的量增加,则此反应的正反应是_(填“放”或“吸”)热反应。 (2)若A、B、C都是气体,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放,正,重点探究1,(3)若A、B、C都是气体,加入

6、一定量的A,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恒温、恒容时,若加入惰性气体,则平衡_移动。 (4)若B是固体,A、C是气体,减小压强,A的反应速率_,平衡_移动。 (5)若B是气体,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一定是_体,A是_体。,正,不,减小,不,气,固(或液),(1)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2)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的,改变压强不能使平衡移动; (3)压强的变化必须改变混合物浓度(即容器体积有变化)才可能使平衡移动。判断压强引起平衡移动的思路:压强变化是否引起体积变化若体积变化则浓度发生改变浓度改变则引起速率的变化速率变化后,若导致v正v逆时平衡移

7、动;若v正=v逆时,则平衡不移动。,拓展提升,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反应mA(g)+nB(g) pC(g)+qD(g)为例,(1)增大反应物浓度,改变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改变的瞬间v正减小、v逆不变,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知识点拨,(1)m+np+q时,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增大,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v正减小、v逆减小,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1)Hv逆,平衡正向移动; (2)H0时,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增大,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降低温度,v正减小、v逆减小,

8、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使用催化剂,v正增大、v逆增大,v正=v逆,平衡不移动。,常见化学平衡移动图像及解答方法,对于反应:aA(g)+bB(g) cC(g)+dD(g) H=Q kJmol-1 ,B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1_T2; (2)Q_0; (3)p1_p2; (4)a+b_c+d。,重点探究2,从图像可以看出v正、v逆同等程度地增加,所以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也可能是增大了压强。,拓展提升,先从拐点向横轴作垂线:先拐先平,温度、压强均高。再从拐点向纵轴作垂线:分析温度、压强升高时,转化率或含量的变化; 判断平衡移动的方

9、向,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或物质计量数。,(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2)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3)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知识点拨,(4)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5)先拐先平。例如,在百分含量-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大。 (6)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是“ 消除

10、”,归根到底是一种“被动”的“削弱”,而非“ 抵消”。,A.增大c(X),平衡向右移动 B.减小c(Z),平衡向右移动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增大c(X),Y的转化率增大,C,过关检测,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C,A.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B.充入更多的H2 C.抽出一些I2 D.充入一些NH3,A,(1)硫酸工业中该反应在接触室里进行,需要通入过量空气的目的是_;该反应不在更高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反应放热,温度过高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且有 可能影响催化剂的活性,(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情况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v正(O2)=2v逆(SO3) B.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原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B,(3)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SO2和0.10molO2,在450 并有催化剂条件下,达到平衡,若继续通入0.20molSO2和0.10 molO2,则再次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大,知识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