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水圈,-2-,考情分析,知识建构,多以水循环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水库水位或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考查地表水(河流、湖泊或水库)水文特征、水位变化及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结合区域图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侧重区域定位、解决问题等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考查。,-3-,考情分析,知识建构,-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水循环 真题再现 (2018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
2、面积广大,积水较浅。,-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6-,考点一,
3、考点二,考点三,点拨 第(1)题,沼泽湿地与湖泊的差别之一是积水较浅,且扎龙湿地面积广大,说明该区域地形平坦、开阔;沼泽湿地的形成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排水不畅,一般要从径流量和蒸发量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从两者各自随时间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数量大小进行对比。第(3)题,利用水循环原理进行水盐运动的分析,要注意把环节和过程讲清楚。,-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知识精要 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概念,-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以我国河流为例),-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建模 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 人
4、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分析: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
5、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演练冲关 (2018广东茂名一模)标准差椭圆法是分析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的经典方法之一。椭圆的大小反映空间格局总体要素的集中程度,偏角(长半轴)反映格局的主导方向。下图为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对于该时间段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扩大且向南移动 B.不透水地表范围不断缩小 C.总体上以东
6、北西南方向为主导 D.不透水地表区域分布越来越零散 (2)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植被 D.城市规划 (3)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城市空气湿度增加 C.城市内涝现象得到缓解 D.近郊区农业用地增多,C,D,A,-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点拨 第(1)题,材料提示“偏角(长半轴)反映格局的主导方向”,图示椭圆长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故C项正确。读图可知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缩小且向东北方向移动,故A项错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透水范围应该增加;椭圆的大小代表
7、的是集中程度而非范围,椭圆范围缩小,说明不透水地表区域分布越来越集中。故B、D两项错误。第(2)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透水地面增加,分布格局发生变化。而城市化进程深受城市规划的影响,故D项正确。第(3)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废热排放增加;不透水地面增加且越来越集中,说明人类活动增加的同时趋向集中。因此,热岛效应增强,故A项正确。不透水地面增加且越来越集中,地表水、空气水和地下水交换越来越困难,干度增加,内涝现象加重,B、C两项错误。城市化发展,近郊区农业用地减少,D项错。,-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二 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真题再现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吉林省
8、部分地区示意图,-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个月。 (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答案 (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点拨 第(1)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注意表格中的数据为“累计旅客发送量”。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前四个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为0,说明河流结冰不能通航;10月到12月的累计旅客发送量没有变化,可以判断11月、12月两个月河流结冰不能通航。因此河流结冰期约为6个月。第(
9、2)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覆盖率、地形等特征,从水量、水位、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分析。,-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知识精要 1.河流水文(水情) (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河流水系 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主要包括源、向、系、积、道、度(支流的发育程度)等方面。,3.河流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建模 河流水文特征试题答题思路 (1)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答题
10、思路一般为:,-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答题思路一般为:,-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演练冲关 (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顿河因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而被世人所熟悉。读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下图所示河流流量曲线与沃罗涅日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相似的是( ),A. B. C. D. (2)与“静静的顿河”密切相关的水文特征是( ) 流量较小且较稳定 流经平原,流速较缓 结冰期长,结冰后河面平静 含沙量小,水质洁净 A. B. C. D.,D,A,-26-,考点一,
11、考点二,考点三,点拨 第(1)题,顿河主要补给为春季积雪融水,因此春季径流量大,D项正确。第(2)题,“静静的顿河”主要指顿河水流动时声音很小,这主要是因为顿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平缓,对;顿河流域主要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主要由西风带来,故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均匀,故径流量较少且稳定。故A项正确。,-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洋流 真题再现 (2018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12、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B,C,-2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点拨 本题以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分布图文材料,考查蒸发的影响因素,需要调用东亚(我国)洋流分布和影响、气候区域差异及成因等知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较高。第(1)题,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风速以及蒸发面积等。图示蒸发量高值区延伸方向,与日本暖流位置一致。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B项对。从海水流动看,暖流沿线海水流动速度近似,但辐射差异大,A项错;从太阳辐射看,比辐射更强的低纬蒸发量
13、还大,C项错;从海陆位置看,更靠近陆地的海域辐射量还较小,D项错。第(2)题,暖流对流经海域海水有增温作用,冬季更加明显,海气温差大,蒸发强烈,C项对。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主要位于东海海域,比渤海、黄海降水量大,辐射较弱,A、B两项错;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风力比渤海、黄海小,D项错。,-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知识精要 1.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三环两环加一环),-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建模 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14、(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是寒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是暖流。一般寒流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暖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 (1)等温线判断法 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是暖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是寒流。,-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纬度判断法,海水表面温度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为暖流(索马里寒流除外);反之则为寒流(索马里暖流除外)。如上图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 根据纬度位置判定,-3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15、,(3)经度判断法,(4)大洋环流模式图判断法 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 中高纬度大洋东岸为暖流,大洋西岸为寒流。,-3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演练冲关 (2018安徽合肥一模)下图示意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造成甲地等温线弯曲的洋流是( ) A.南极环流 B.西风漂流 C.本格拉寒流 D.厄加勒斯暖流 (2)丙地比乙地水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D,B,-3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点拨 第(1)题,根据等温线数值和弯曲方向,甲地洋流是暖流,来自非洲大陆东岸,是厄加勒斯暖流,D项对。南极环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都是寒流,A、B、C三项错。第(2)题,丙地虽然纬度较低,但因位于东南信风带的离岸风位置,导致底层冷海水上泛,水温反而较低,B项对。人类活动对乙、丙地的温度影响方向是一致的,A项错。丙地太阳辐射比乙地强,不是水温低的原因,C项错。海陆分布相似,D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