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2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2(新人教版八年级上).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47985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6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2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2(新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2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2(新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2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2(新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2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2(新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2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2(新人教版八年级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写作背景: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再读课文,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遂至承天寺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想到,只是,共同,一起,睡觉,于是,原来,翻译下列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三读课文,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小结,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