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2 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 课件 语文版八下 (3).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45726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 课件 语文版八下 (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2 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 课件 语文版八下 (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2 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 课件 语文版八下 (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2 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 课件 语文版八下 (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2 现代诗两首之长城谣 课件 语文版八下 (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现代诗两首歌曲欣赏席慕容简介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 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 ,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整体感知根据内容和表达

2、方式,诗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这首诗属于那一类?抒情诗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如果要你用 “这种情感 ”做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你怎么写?例 : 1、这种情感如火一般炽烈。2、这种情感像长城一样厚重。3、这种情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提示: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它经历了我们民族的耻辱与光荣。对于身处台湾的诗人来说 , 长城就是家乡,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思夜想的爹娘! 她要诉说的,是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用第二人称 “你 ”,便于更加 直接倾泻内心激荡

3、的情感 , 把心中的长城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火热的衷肠。分节赏析男同学齐读第一节思考: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你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要点: 历次战争与 “长城 ”恩怨荣辱与 “长城 ”千年历史与 “长城 ”找出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无情 冷眼 追问:为什么 “无情 ”?为什么 “冷眼 ”?追问:为什么 “无情 ”?为什么 “冷眼 ”?提示:数千年来,诸侯、军阀等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在长城下点燃了多少次烽火啊。杀伐纷争,血流成河。长城,像个至高无上的尊者,像个无所不知的智者,冷眼看着这人世的朝代更替,沧桑变迁。青山依旧,长城依旧,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哪里去了呢?塞北的风沙中,消失

4、了那些匆匆过客,也泯灭了人世的恩怨情仇。长城的无情,只不过是对那些挑起争斗的贪婪的人的蔑视和憎恶,这恰恰反映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深切的同情。全班齐读第一节,要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突现历史的沧桑。女同学齐读第二节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提示: 作者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 长城 已经成为 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 。 作者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 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 , 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这种思乡情结便借助长城的 “躯体 ”、 “面容 ”、长城的 “云 ”、 “树 ”、 “风 ”传递出

5、来。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全班同学齐读第三节,感受作者浓烈的思乡情怀。回顾学过的 敕勒歌小结第一节 审视历史,凸现长城的沧桑。第二节 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的热忱。第三节 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相思。拓展延伸乡 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作者:纪弦七子之歌你可知 “ macau” 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 是 他 们 掳 去 的 是 我 的 肉 体,你 依 然 保 管 我 内 心 的 灵 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 叫 儿 的 乳 名:叫我一声 -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

6、母亲!母亲!作者:纪弦,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 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他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极有建树,他的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被誉为 “ 诗坛上的常青树 ” 。写作背景: 一片槐树叶 写于 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一次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的一根弦。于是诗人感情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思乡之情。一片槐树叶这是 /全世界 /最美的 /一片,最珍奇,最可

7、宝贵的 /一片,而又是 /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 /槐树叶。忘了 /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 /城市,哪一个 /园子里 /捡来的了。被夹在 /一册 /古老 的 /诗集里,多年来, 竟 没有 /些微 的 /损坏。蝉翼般 /轻轻滑落的 /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 /故国的 /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 /何月 /何日才能 /让我 /回到 /你的怀抱里去享受 /一个 /世界上 /最愉快的飘着 /淡淡的 /槐花香的 /季节? 为什么如此普通的一片槐树叶 ,在诗人心目中却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应呢因为它来自祖国,寄托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爱。诗歌第

8、二节写什么内容?写槐树叶的来历,回忆过去,揭示槐树叶的历史内涵。诗歌第三节写什么内容?诗歌第三节写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将来 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伤感现在 睹物生情,由喜转忧回忆过去 树叶来历,眷恋故国企盼将来 重温旧梦,思归心切一片槐树叶思乡恋国字字含情本诗以 “ 一片槐树叶 ” 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诗歌采用了借物抒情,寄物抒情的写法。从小学至今我们学过不少有关 “游子思乡 ”、 “乡愁 ”为主题的诗歌,请同学们共同来回忆。春 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

9、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10、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 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比较阅读 长城谣 、 一片槐树叶 的异同。(提示:从内容、艺术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比较 长城谣 、 一片槐树叶 :相同点 : 两首诗主旨都是抒发爱国思乡之情 ;写作手法都是借物抒情。不同点 : 长城谣 的感情基调是深沉、 激昂; 一片槐树叶 的感情基调是婉转、细腻 。质疑解 疑诗人想要诗人想要 “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 ,展开你的想象,展开你的想象,具体描述一下我们和诗人共享这一时刻的美具体描述一下我们和诗人共享这一时刻的美好情景。好情景。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