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反应类型,【夯实基础】,1. (导学号08224703)(2017重庆)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在甲骨上刻文字B. 指南针指引航海 C. 用泥土烧制陶瓷D. 用石块修筑长城 2. (导学号08224704)(2017广州)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汽油作燃料 C. 铜作导线D. 石墨用于制铅笔,C,B,3. (导学号08224705)(2017六盘水)奇妙的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B. 使用稀盐酸除铁锈C. 节日燃放礼花D. 白炽灯通电发光 4
2、. (导学号08224706)(2017河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铁用于制作暖气片B.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 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A,5. (导学号08224707)(2017遵义)某转化过程可表示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属于糖类B. 适当提高CO2的浓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 转化过程中涉及三种氧化物D. 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6. (导学号08224708)(2017荆州)如图K3-1-1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常温下,化合物乙一定是无色气体 B. 化
3、合物甲可能含有3种元素 C. 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单质B一定是金属铜,C,C,7. (导学号08224709)(2017孝感)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K3-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 保持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 D. 丙物质由6个原子构成,C,8. (导学号08224710)(2017上海)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 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可能等于反应
4、物的物质质量之和,9. (导学号08224711)(2017孝感)碳酸锌与碳酸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现将12.5g碳酸锌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共生成16.1g硫酸锌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有关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D,B,【能力提升】,10. (导学号08224712)(2016怀化)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D为氢气,A为稀硫酸,则B应满足的条件是。
5、(2)若D为铜,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 。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家中发生燃气(天然气)泄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 A. 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B. 轻轻打开门窗通风C.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CuO,C,(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酸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由此判断S、Cl2、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5)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
6、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置换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Cl2,S,11. (导学号08224713)(2017潍坊)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1)白居易有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能源可以“春风吹又生”的是 (填字母)。 A. 氢能B. 石油C. 风能D. 煤炭 (2)硅(Si)相对于氢气便于运输、贮存,是开发价值很高的燃料。晶体硅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换为 能。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镁可与上述氧化物反应制得单质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3)金属镁虽然性质活泼,但常温下,将镁粉与碘粉(紫黑色)均匀混合,几乎不反应,滴加几滴水后,发生剧烈反应,并伴有大量紫色蒸气(固体碘易升华)。该反应过程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水的作用是 。,AC,电,SiO2,作催化剂,放出,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