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课.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38505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阶段复习课 第 十 单 元,主题一 酸和碱的性质 【主题训练1】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1)若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_。 (2)若X是稀盐酸,B是红色的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 _。 (3)若X是稀硫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解析】(1)黄色溶液、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都是盐的溶液,能够与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且带颜色的盐只有酸的溶液,所以X应该为酸,和酸作用形成红色溶液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2)若X为稀硫酸,B为氧化物,它们生成的是黄色溶液,我们知道的黄色溶

2、液应该为铁盐的溶液,所以B应该为氧化铁;(3)我们所学的浅绿色的溶液只有亚铁盐的溶液,当X为稀盐酸,C为单质时,可以知道C应该为单质铁;(4)我们所学的蓝色溶液只有铜盐的溶液,所以和稀硫酸反应的碱应该为氢氧化铜。,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 (2)Fe2O3 (3)铁 (4)H2SO4+Cu(OH)2=CuSO4+2H2O,【训练备选】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200 mL的软透明塑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 【问题】 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查阅资料】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

3、示为HAc,Ac-代表醋酸根; (2)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 (4)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反思与评价】(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 _。 (2)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_。 (3)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醋酸具有酸的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铁反应放出氢气;实验四中的纯碱不是碱,属于盐,因此结论中应该为:白醋

4、能与盐反应;验证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石灰水。,答案:(1)CaO+H2O=Ca(OH)2 (2)四 (3)CO2+Ca(OH)2=CaCO3+H2O,【关键点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不能使酚酞变色。 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碱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 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酸和碱之间反应中和反应。 定义:酸+碱盐+水。 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H2O。,【真题体验】 1.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

5、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解析】选C。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选C。,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解析】选A。浓盐酸易挥发质量会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易潮解以及和二氧化碳反应使质量增加;氯化钠在空气中质量基本不变。,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

6、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解析】选C。根据图示的装置可知,氧气被小白鼠吸入,呼出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体系压强变小,故A液面升高,B液面降低。,4.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

7、铸铁管下水道,可能会腐蚀铸铁水管 D.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解析】选A。甲组废液为无色,则甲组废液可能呈中性,不一定含有盐酸或硫酸,故A项错误;乙组废液呈红色,说明乙组废液为碱性,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故B项正确;甲组废液为无色,则甲组废液可能呈酸性,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会腐蚀铸铁水管,故C项正确;甲组废液为无色,则甲组废液可能呈酸性,乙组废液呈红色,说明乙组废液为碱性,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污染,故D项正确。,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下表(填序号)。 生石灰 干冰 熟石

8、灰 氢氧化铝,【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用途。熟石灰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从而降低土壤的酸性;生石灰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并与其发生反应;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多余的胃酸反应,从而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干冰升华吸热,可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故常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 ,6.化学实验常伴随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2 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振荡。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2)上述实验现象说明: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碱性_,这是由于_,

9、由此可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随着不断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其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氢氧化钠的量不断减少,红色也会逐渐变浅直至消失;该实验说明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碱性减弱,这是由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而使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 答案:(1)红色会逐渐变浅直至消失 (2)减弱 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7.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填

10、“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中,理由是_ 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 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酸和碱都没有剩余,溶液显中性,pH=7; (2)根据图像,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1,为酸性溶液,所以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3)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是HCl+NaOH=NaCl+H2O,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溶液仍为酸性,所以是氢氧化钠只和部分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也有剩余的

11、盐酸,酸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答案:(1)等于 (2)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随着滴入溶液的增加,溶液的pH增大 (3)NaCl、HCl 红,8.某地一辆满载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 t泄漏,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立即赶来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解除了险情。请回答: (1)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 t中含H2SO4的质量是_; (2)计算中和泄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 t,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解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20 t中含H2SO4的质量是20 t98%=19.

12、6 t。(2)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硫酸与氢氧化钙的质量关系,由硫酸的质量可以计算氢氧化钙的质量。,答案:(1)19.6 t (2)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H2SO4 + Ca(OH)2=CaSO4+ 2H2O98 7419.6 t xx=14.8 t 答: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14.8 t。,主题二 pH与溶液酸碱性、酸碱度的关系 【主题训练2】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如下表:下列有关上述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葡萄汁显酸性 B.只有血浆显碱性 C.正常雨水显中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饮用

13、葡萄汁,【解析】选B。pH7时溶液显碱性。除了葡萄汁显酸性外,胃液和正常雨水也显酸性;只有血浆的pH7,显碱性,B正确;正常雨水显酸性;因为葡萄汁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用葡萄汁。,【训练备选】家庭常用几种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呈酸性的是( )A.洁厕剂 B.洗发剂 C.液体肥皂 D.厨房去污剂,【解析】选A。洁厕剂的pH等于2.0,小于7,显酸性;洗发剂的pH等于7.6,大于7,显碱性;液体肥皂的pH等于10.5,大于7,显碱性;厨房去污剂的pH等于11.8,大于7,显碱性。,【关键点拨】 pH与溶液酸碱性和酸碱度 (1)pH与溶液酸碱度。 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的取

14、值范围通常为014。 pH与溶液酸碱度关系,(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酸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3)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区别: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中性或碱性,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是定量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常用pH表示。,【真题体验】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 A.生石灰 B.白醋 C.桔子汁 D.食盐 【解析】选A。本题考查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四种物质中只有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碱溶液氢氧化钙,pH大于7显碱性,而其他物质的pH都不会

15、大于7,故选A。,2.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 ),【解析】选D。菠萝的pH=5.1,小于7,显酸性;杨梅的pH=2.5,小于7,显酸性;苹果的pH=4.1,小于7,显酸性;柿子的pH=8.5,大于7,显碱性。,3.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蜇伤处涂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解析】选D。因为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所以应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使两者发生中和反应。题中只有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4.“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测得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

16、生长的条件,下列作物较适宜在火星北极种植的是( )A.大豆 B.棉花 C.茶树 D.松树,【解析】选A。大豆适合在弱酸或弱碱土壤中种植,棉花适合在弱酸土壤中种植,茶树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种植,松树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种植,火星北极的土壤呈弱碱性,故大豆较适宜种植。,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叫酸雨 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 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D.使用pH试纸应先用蒸馏水润湿 【解析】选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故A项错误;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故B项错误;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故C项正确;使用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稀

17、释了待测液,故D项错误。,6.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实验现象:和中小花不变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_ _。,(2)小明向实验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_色。 (

18、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_。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钙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钙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拓展应用】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1)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_ 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交流反思】(1)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2

19、)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向实验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最终呈碱性,小花变色;(3)由实验现象可知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4)碳酸钙粉末遇到酸性物质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干燥的碳酸钙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拓展应用】(1)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2)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答案:【交流反思】(1)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2)NaOH+HCl=NaCl+H2O (3)红 (4)B 【拓展应用】(1)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2)NH3+HCl=NH4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