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pp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基于增量式PID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27514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基于增量式PID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pp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基于增量式PID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pp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基于增量式PID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pp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基于增量式PID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pp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基于增量式PID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基于增量式 PID 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基于增量式 PID 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第卷第期年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基于增量式的开关电源并联 均流系统设计 郝秉文郑晟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太原) 摘要 由于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阻抗不一致,导致开关电源模块在并联工作时各模块的输出电流差异较大。为解决这一 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式算法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方2案。介绍了增量式算法的实现方式,以及结合总线通 信系统时算法的工作流程。经实际验证表明该设计具有均流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2、。解决了开关电源在并联工作时电流 不均衡的问题,提高了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关键词开关电源 增量式 总线 并联均流 中图法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源功率的需求 等效成为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但对于电流源来说 越来越大,单台电源功率有限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 是不需要均流的,因为其反馈控制量就是电流,在 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多个电 给定相同的情况下,保证反馈误差很小的情况下, 源模块的并联,但由于每个模块的输出特性不一 输出电流就可以做到基本无差 。而对于电压源, 致,导致了在并联工作时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差异 其反馈控制量是电压,稍微的一点波动就会

3、造成电 很大,输出电压调整率大的模块,往往运行在轻载 流的不均衡。这里以两个模块并联为例,每个模块 或者是空载状态,这就意味着其他模块总是处于重 等效成一个恒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模型,这个电 载工作,长期下去会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阻代表输出阻抗。这样可以通过图(输出阻抗相 大打折扣,甚至带来可怕的后果。因3此,在电源模 等,但空载电压有差异)和图(空载电压相等,但输 块并联工作时要解决它们之间的均流问题,尽量减 出阻抗不相等)来分析其不均流的原因。 小输出电流的差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介绍了一种并联均流方案,以 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增量数字式算法,利用芯 片内部集成的控制器实现多台模

4、块之问的通 信,达到电源模块问均流的目的。 不均流原因及衡量标准 图 输出等电阻下空载 图空载电压相同时 电压的变化 输出电阻的变化 电源模块不均流原因 图中的 。 、 也分别代表两个模块电源的 对于多台电源并联构成的系统,每个模块可以 空载电压, 代表实际输出电压。 由图得出两个模块的输出电压为: 年月 收到 第一作者简介:郝秉文(一) ,男,内蒙古商都县人,硕士研究生 一 (一) 研究方向:嵌入式。:。 一, () 那么输出电流差为: 期 郝秉文,等:基于增量式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 ,一( 一 )() 同理,由图得出的输出电压为: 一, () 4一, : () 一 () 输出电流差为

5、: ,一,(一) () 式()中的代表输出电压的变化量,由此可 知,各个模块的输出电流是按照输出阻抗分配的, 所以输出阻抗的不一致是导致输出电流不相等的 主要因素。 均流衡量标准 模块均流的标准,可以用国家出台的通信用 半导体整流设备标准中的不平衡度来衡量,其要 求不平衡度不大于,计算方法如下 : ()( 一, )。 式中: 为单个模块所分担的输出电流值; 为单个模块输出电流额定值; ,为个模块输出电流总和; 为 个模块输出电流额定值。 常用均流技术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均流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 大类 :输出阻抗法(也称为外特性下垂法) 、主从 控制法、有源均流法。 输出阻抗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调节开

6、关器件的外特性倾斜 度来改变电源模块的输出阻抗,以达到均流的目 的。其优点是:实现简单,易于模块的扩展。但其 属于开环控制,故缺点就是电压调整率差,在轻载 时(小电流时)效果差些,重载时较好。 主从控制法 主从控制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并联的,个模块 中,选定一个为主模块,其余为从模块,用主模块的 电压误差信号控5制各个从模块的输出信号,于是各 个从模块的输出信号均为主模块的输出信号,因此 各模块的电流基本一致,从而实现了均流 。这种 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可以实时调整各模块的输 出特性。但缺点是:一旦主模块故障,整个将失控, 由于主模块电源电压取样反馈回路的带宽较宽,故 抗干扰能力差。 有源均流

7、法 有源均流法是一种闭环控制方式,由并联系统 的闭环控制模式和均流误差信号控制方式两种,根 据它们的不同选择组合,目前已经衍生出了多种组 合类型。由于这种方法将均流误差信号加入到调 节过程,所以使得这种方法具有了优良的性能与广 阔的研究前景。 增量式控制原理 增量式算法是在传统的算法基础上离 散化得到的,数字控制器的输出只是控制量的增量 () 。离散化后的算法如下: ( ) ,( ) (: )( )一(一) () 一 ()(一)( )(一)一 ( 一) () 由公式()减去公式()可得 ,()( )一() () ()一(一)(一) () 式()即为增量式6的的数学模型。化简以后的 增量式模型如

8、式( ) 。 ()()(一)(一) () 增量式算法优点:算式中不需要累加。控制增 ()的确定仅与最近三次的采样值有关,容易通 过加权处理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效果;数字控制器每 次只输出控制增量,即对应执行机构位置的变化 量,故机器发生故障时影响范围小、不会严重影响 生产过程。式中的比例系数 会影响系统的响应 速度,可对系统偏差做出及时响应,但是容易产生 较大的超调;积分系数 主要用来消除系统稳态误 差,但是容易因为积分饱和而产生较大超调;微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卷 系数 主要用来克服系统振荡,但是容易产生动态 超调 。 基于增量式的均流方案 设计思路 综合上面的介绍与分析,设计一种数字式的均 流方

9、法,也就是通过采集并联的两个电源模块的输 出电流,并计算出模块实际要输出的电流大小,两 者比较,计算出电流的误差,根据误差的符号,通过 增量式算法得到模块电压环路的基准增量 ,再求出要调整的电压基准 ,以此改变模块的 输出电压,自动调节输出电流,达到模块间均流这 一目的。这种数字式均流方法易于用软件实现,灵 活性强,在单个模块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其它 模块。 7要实现上面这一均流方案,模块间的通信是绝 对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这里采用的主控芯片是意 法半导体的,其内部集成了控 制器,再加上总线在抗干扰能力,灵活性,可靠 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易于在应用层开发 通信协议,接口电路也简单,故模

10、块间采用 通信。 总体方案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这一方案采用了一种星型 拓扑结构,一个主控板,两个模块板。其中主 控板的任务有以下几项: )设置电源工作电压、电流等参数,这个可以 使用(人机交互的触摸屏)来实现。把工作参 数通过总线发送给电源模块; )采集电源工作时的总电流,并计算出每个模 块应该输出的电流,通过总线将这一模拟量发 送到各个模块。 电源模块的板主要任务有: )按照主控板发送来的电压,电流等工作参数 工作; )采集输出电流,并与主控板发送来的应该输 出电流值进行比较,利用算法,得出电压基准 来调整输出电压。 图给出了这一星型拓扑结构的控制图。 图系统整体结构框图 图中电源模块,电源

11、模块和主控的 通信地址如下表所示。 表 通信地址() )表 主控板和模块都以定时发送的方式通信。 增量式算法设计 由于使用的是 8内核芯片为核心的 控制电路,这里软件算法的设计可以在的 编程环境中进行,编写如图的均流程序。 下面对这种算法进行一个简要说明,前提是模 块电源已经开始正常工作,因为主控发送均流数据 是在发送完开机指令,并且确认电源模块工作以 后。首先模块判断接收到的是否是主控板, 如果不是,不予处理,如果是则读取均流参数, , 采集模块电源的输出电流 ( 代表模块电源编号 ,) ,然后计算出(),一 ,这里要设置 一个死区值,防止震荡的产生,()则不 需要处理;如果, (),则利用

12、算法的简化式 ()计算出,也就是电源电压基准的增量, 如果 ,令 ,这个日值是限幅处 理,防止产生较大误差。至此就可以计算出 的 值,实现输出电压自动调节,达到均流的目的。其 中算法的参数是通过大量试验得到,。, ,。 电源系统控制框图如图所示,得到的电压基 期 郝秉文,等:基于增量式的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系统设计 准,作用于被控对象,通过调节的占空比控 制输出电压。 数的设置、显示使用昆仑通态的系列触 摸屏。负载为纯阻性负载。 9实验中的两台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虽然一致,但 由于其输出特性不同,模块承担了大部分的输出 电流,的输出电流却很小。以下表是没有加入 图电源系统控制框图 厂 初始化、 、 。

13、 一, 是 、 读取均流参数 、 , 采集输出电流, 、 计算() 人 佃、 ,( : 、 、 , )。 )。 , ) 一) 一) 一) 是、 否 、 ( 算得到 ,结束) 图 均流程序流程图 实验验证 实验采用的是两台 的开 关电源并联,电压调节范围是 一 ,总功 率为 ,模块与主控用总线连接,工作参 均流算法时电源的工作参数。 表不加均流算法测试数据表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模块恒流之前,承 担了大部分的输出电流。 接下来在电源模块中加如均流算法,实验数据 如表所示。 表加入均流算法测试数据表 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加入均流算法后 的电源输出电流得到了改善,每个10模块的输出电流 在一

14、定程度上满足了均流要求,说明本设计可以解 决开关电源并联时电流的不均衡问题。 总论 分析了造成并联电源不均流的原因,介绍了目 前常用的均流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增量式 调节的均流方法,给出了设计方案。而且通过实验 测试,在加入均流算法后的模块输出电流确实得到 了改善,验证了其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关炀电动汽车充电电源并联均流技术的研究北京交通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信用半导体整流设备一 (下转第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卷 辉,彭应宁,等空间谱估计理论与算法北京:清 ,: 王永良,陈华大学出版社, , 11 程志友,梁孙金玮,刘栋,韦穗,等一种快速暂态电能质量扰动定位 听,孙

15、圣和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多功能信号重 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 构方法研究电子学报,;() ,;(): ,;():一 , , , ,;(): 丁屹峰,程浩忠,吕干云,等基于算法的谐波和间谐波 频谱估计电工技术学报,;(): 12 ,;(): , , ( , , ,) , 13 , , , 一 ,? ; 14 (上接第页) 高玉峰,胡旭杰,陈涛,等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均流系统的研 术的研究电源技术,;: 宋和平,胡成全,王力风,等新型双温度反馈增量式控制器 的设计控制系统,;():加 究电源技术,;: 马骏,杜青,罗军,等一种开关电源并联系统自动均流技 ?, ( , 15 , ,) , , , 16 , , 17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您的在线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