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2《狼》 课件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 (3).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24001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6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狼》 课件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 (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4.2《狼》 课件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 (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4.2《狼》 课件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 (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4.2《狼》 课件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 (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4.2《狼》 课件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 (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比阅读,【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 ) 2、一狼仍从( )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4、屠大窘( ) 5、顾野有麦场( ) 6、场主积薪其中( ) 7、苫蔽成丘( ) 8、弛担持刀( ) 9、眈眈相向( ) 10、一狼径去( ) 11、目似瞑,意暇甚( )( )( ) 12、屠暴起( ) 1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14、又数刀毙之( ) 15、乃悟前狼假寐( ) 16、盖以诱敌( ) 17、禽兽之变诈几何( ) 18、 狼亦黠矣( ),【通假字】止有剩骨 【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 2、其一犬坐于前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也,【一词多义】 1、敌:恐前后受其敌 ( )

2、 盖以诱敌( ) 2、止:一狼得骨止( ) 止有剩骨( ) 3、之:久之,目似瞑( ) 又数刀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西蜀之去南海( ) 4、意:目似瞑,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卜者知其旨意( ) 5、前:狼不敢前( ) 恐前后受其敌( ),【古今异义词】 1、屠自后断其股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比较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

3、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距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

4、,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 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牧竖注释(1)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2)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谋,商量。 (3)去:距离。 (4)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5)仓皇:匆促慌张的样子。 (6)故:故意。 (7)嗥(ho):吼叫。 (8)号(ho)大叫。 (9)致:使。 (10)四顾:四面张望。 (11).始:才。 (12)趋:快走,这里是“跑向”的意思 (13)舍此趋彼

5、: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 (14)跑(p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5)前树又鸣: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16)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17)既而:不久。 (18)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9)僵:僵硬。 (20)绝:断。,【译文】: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

6、,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 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B,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竖下视之,气已绝矣!,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

7、断气了。,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D,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开放题: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 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 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 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8、,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本文记叙了两个牧童锄狼除害的故事,表现了两牧竖的机智和勇敢。 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两个牧童捉小狼除大狼的故事。本文那两点表现了牧童的机智?1、 使小狼叫,让大狼来回奔跑。2、 捉住小狼,分头爬到树上。,(二)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9、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 (2)眈眈相向 (3)将啮其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3)咬,(4)遗留、留下、招致,(2)表面上装

10、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 乙文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1分)狼本性是不会改变,不能被狼的表象蒙蔽;(1分)人们对像狼这样的人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心存幻想;要奋起斗争,除恶务尽。(1分,牧童智慧与勇气、狼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 短文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从爱护动物的角度看,俩牧童的行为属恶作剧。过于残忍,不值得提倡。 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出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童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