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炫耀、称职、滑稽、头衔、呈报、陛下、精致、勋章、赏赐、御聘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词语的读音及词义。 2.了解文章大意,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 1.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写作思路。 2.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3.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像的作用,提高阅读童话的能力。 德育目标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教学重点 1.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拓展延伸,进行想像思维训练。教学难点 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像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2、。,新装,爱,1.皇帝,2.骗子,做,3.君臣,看,4.百姓,传,5.小孩,揭,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百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这可是件最可怕的事情。”,“难道我不称职吗? 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的官职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谁也不愿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分角色朗读 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角色形象及语气特征提示: (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4)老大臣: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5
3、)诚实的官员:故作姿态,语调低沉。 (6)骑士们:随声附和。 (7)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 (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明白。 (9)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 (10)小孩的父亲: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文中是如何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的,并说说它们的作用。,运用,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作用,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拓展延伸:,1、 假如我们也参加或观看当时的游行大典,我们会说什么呢? 2、我们生活中有没有明知是假的还说是真的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