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 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郑州市第十四中学,授课教师:张森,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作者 作品,预习检查,我知道,解题及作者作品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本文选自此书,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孙权,三国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吕蒙 ,三国时吴国的名将。鲁肃,三国时吴国的军师。,吕蒙,卿,当 涂,邪
2、(通假字,“耶”),涉猎,即,mng,qng,t,dng,y,sh,j,预习检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出语气,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节奏,1、权谓吕蒙曰 2、卿今当涂掌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自以为大有所益 5、 蒙乃始就学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权谓吕蒙曰 2、卿今当涂掌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自以为大有所益 5、 蒙乃始就学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出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
3、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孙权劝学,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关键词语,当涂:当道,当权 岂 :难道 邪 :通“耶”,表反问语气 “吗” 但 :只 见 :了解,知道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友情提示,翻译五字法,留 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 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调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补 补出省略句省略的内容 删 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三、品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叙述了
4、一件什么事情?,吕蒙从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揣摩对话,把握人物形象,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反问句,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品读课文,现身说法,言辞恳切。,(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吕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反问句,带有自豪的语气。,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品读课文,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 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孙权,吕蒙,鲁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好学。,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劝),(赞),孙权劝学,“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6、例句)上节课,宋兴同学朗读的黄河颂非 常好,真叫人刮目相待。,请解释“刮目相看”并造句,理 解 与 运 用,孙权劝学,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够概括本文的内容,试问是哪个成语?,开卷有益,孙权劝学,感悟反思,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启示,待人真诚,友谊常在。,以能力显实力,用行动来证明。,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学习,要趁早。,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开卷有益。,我们学过方仲永,与本文比较,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那么,请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吕蒙,会演绎出一段怎样的故事,展开想象,说一段话。试试看,怎么样?,拓展延伸,反馈练习:,1、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描写?,对话,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涉猎,见往事耳,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罢了”。,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表示什么语气。,孙权劝学,试一试,能背诵吗?,赠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祝同学们学习不断进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