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第 1 页,总 10 页受精作用一、单选题1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B. 受精卵核内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C. 保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D. 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是后代呈现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A 正确;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中,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受精卵核内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B 正确;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保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C 正确;由于减数分裂过
2、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后代也具有多样性,是后代呈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同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这也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 错误。故选:D。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另一半来自于精子B. 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 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都有细胞周期【答案】D【解析】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另一半来自于精子,A 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 错误
3、;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C 错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可具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细胞没有分裂能力,所以减数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D 正确。3在父母与子代之间充当遗传物质桥梁的是A. 生殖细胞 B. 胚胎细胞C. 体细胞 D. 受精卵试卷第 2 页,总 10 页【答案】A【解析】父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母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子代,所以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故选 A。【点睛】
4、本题考查受精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父母和子女间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明确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生殖细胞,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4某雄性小鼠的基因型为 AaBB,精原细胞的 A、a 和 B 基因分别被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若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该次级精母细胞不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B. 出现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最可能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 Aa 和 BB 两对基因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 该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 2 种不同基因组成的精子【答案】C【解析】已知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5、 个荧光点,说明该细胞中含有A、a、B 三种基因,其中有一个基因 B 是双数,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或者后期,A 正确;出现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 正确;Aa 和 BB 两对基因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 错误;该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 2 种不同基因组成的精子,分别是 AB、aB,D 正确。【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的应用,考生关键能够识记分离定律发生的时间,但是题中有交叉互换,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认真对待。5下列关于人类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的过程中,正
6、确的是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合子中的细胞质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 2N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 B. C. D. 【答案】A【解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的过程中,只有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因此合子试卷第 3 页,总 10 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错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成为 2N,正确;合子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 ),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正确;遗传物质 DNA 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因此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正确。综上分析,A 正确,B、C 、
7、D 均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实质,掌握受精卵(合子)中染色体、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的来源,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1/4 的细胞质B. 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 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D. 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答案】B【解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中大部分的细胞质最后分配到卵细胞中,A 错误;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是由细胞核变形形成
8、的头部,所以几乎不携带细胞质,B 正确;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随机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C 错误;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但它们的数量并不相等,一般是精子的数量远远超过卵细胞的数量,D 错误。7下表表示从人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开始发生甲到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的相关描述,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生理过程 甲 乙 丙 丁细胞中染色体组数2121 12 242 ?相关描述性激素的作用细胞膜功能体现遗传信息不变功能趋向专门化A. 甲过程中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 4 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殖细胞B. 乙过程中可以
9、发生等位基因分离C. 丙过程结束后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提高试卷第 4 页,总 10 页D. 丁过程中细胞内的 mRNA 种类在变化【答案】B【解析】甲过程中由于在雄激素作用下,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减半,说明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该过程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如 AB 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当其中一对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 4种遗传组成不同的生殖细胞,即 AB、Ab、aB、ab,A 正确;乙过程发生了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加倍的过程且体现细胞膜特点,说明是受精作用过程,该过程没有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因为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 错误;丙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先加倍后减半,说明
10、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在发生前后保持不变,应是有丝分裂过程,刚分裂结束时,细胞体积变小,相对表面积增大,所以物质运输效率此时最大,C 正确;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说明丁过程是细胞分化,由于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内转录产生的 mRNA 种类不同,D 正确。8在受精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 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B.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C. 精子细胞膜与卵细胞细胞膜融合 D. 受精卵的形成【答案】A【解析】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A 正确,B、C、 D 均错误。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时,精子和
11、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B. 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答案】B【解析】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则它们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A 正确;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核基因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基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B 错误;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 正确;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D 正确。10下列有关
12、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试卷第 5 页,总 10 页A. 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发生联会现象C. 受精卵中的同源染色体会发生分离现象D. 通常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答案】D【解析】受精卵中全部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A 项错误;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项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C 项错误;通常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D 项正确。11若玉米的 200 个精子全部参与受精作用,受精卵又全部发育,最多
13、形成多少个玉米种子 ( )A. 100 个 B. 200 个 C. 400 个 D. 800 个【答案】A【解析】玉米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同时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因此,若 200 个精子全部参与受精作用,只能形成 100 个受精卵,100 个受精卵全部发育,最多形成 100 个玉米种子,故选 A。12正常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导致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有其一定的原因。下列关于这些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B. 同源染色体中的父方和母方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了片段C. 非同源染色体间进行了
14、自由组合D. 染色体数目变化与 DNA 含量变化相一致【答案】D【解析】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因此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A 正确;同源染色体中的父方和母方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了片段导致基因重组,这会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B 正确;非同源染色体间进行了自由组合,这会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C 正确;染色体数目变化与 DNA 含量变化不一致,如 DNA 含量在分裂间期加倍,而染色体数目是在后期才加倍的,D 错误。13一般地说,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A. 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 B. 是否只由一个亲本完成C. 有无细胞分裂 D.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试卷第 6 页,总
15、10 页【答案】D【解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14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其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A. 精子和卵细胞接触 B. 精子的细胞质进入卵细胞内C.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D. 精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答案】D【解析】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的过程,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15下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 3 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则图中、 、分别为
16、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 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C.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D.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是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表示受精作用;是合子(受精卵)发育形成生物体的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表示成熟的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所以图中、 分别为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故选 B。16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 受精卵中的 DNA,来自父、母双方
17、的各占一半【答案】D【解析】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尾部留在卵细胞外,最终脱落,A 正确;试卷第 7 页,总 10 页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这也是受精作用的实质,B 正确;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C 正确;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 DNA 来自母本的比父本多,D 错误。17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 2 条 X 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B.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形成不同的受精卵,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8、C. 基因型为 AaBb 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 2 个 AB、2 个 ab 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代和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稳定【答案】D【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 2 条 X 染色体的细胞有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如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有 1/2 的概率含有两条 X 染色体,A 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B 错误;基因型为 AaBb 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 2 个 AB、2 个 ab 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 错误;减
19、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代和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稳定,D 正确。1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精卵的细胞质绝大部分来自卵细胞B.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C. 精子和卵细胞为受精卵提供等量的遗传物质D. 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等【答案】C【解析】受精卵的形成中,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受精卵的细胞质绝大部分来自卵细胞,A 正确;受精作用是实质就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B 正确;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绝大部分来自卵细胞,卵细胞中的细胞质中含有少量 DNA,而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故卵细胞为受精卵提供的遗传物质多于精子,C 错误;受精卵和体
20、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等,D 正确。19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 2 条 X 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B.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C. 基因型为 AaBb 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 2 个 AB、2 个 ab 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试卷第 8 页,总 10 页基因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稳定【答案】D【解析】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两条 X 染色体的细胞也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如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A 错误;受精作用没有实现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
21、数分裂过程中,B 错误;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可产生 4 种精子,而 1 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 2 种 4 个精子;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正常分裂,则只能产生 2 种精子。故基因型为 AaBb 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 2 个 AB、2 个 ab 的配子,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的,也有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的,C 错误;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D 正确。20一位同学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2、”一节后,深有感触,于是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下面 4 句话,请你帮他判断一下哪句话是正确的A. 我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爸爸,一半来自于妈妈B. 我和我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C. 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D. 我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答案】D【解析】卵细胞提供了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A 项错误;由于基因重组等原因,同一父母的兄弟遗传物质不同,B 项错误;细胞内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C 项错误;子代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1下图是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图解(2N、N
23、 表示染色体数),请回答以下问题:(1)由成体开始,受精卵的形成需要经过 _和 _过程。试卷第 9 页,总 10 页(2)A 过程发生在哺乳动物的_中。(3) _过程决定性别,该过程的实质是_。(4)受精卵经_和_最终发育为成体。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从而保持了亲子代细胞之间的_。(5)A、B 两过程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意义是_。【答案】 A 减数分裂 B 受精 睾丸和卵巢 B 受精 卵子的细胞核和精子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有丝分裂 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图中 A 表示减数分裂,B
24、 表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使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受精作用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体细胞数目受精卵形成后,通过胚胎发育形成幼体,再经过胚后发育形成成体。(1)分析图解可知,由成体开始受精卵的形成需要经过主要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2)哺乳类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卵巢和睾丸中。(3)性别决定发生在 B 受精作用的过程中,其实质是卵子的细胞核和精子的细胞核相互融合。(4)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最终发育为成体,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从而保持了亲子代之间的遗传信息的连续型和稳定性。(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能够保持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点睛
25、】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 A、B 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根据这两个过程分析答题。22下图表示某植物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 ) I、 II 表示受精卵通过细胞的_分裂、细胞_ 及细胞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试卷第 10 页,总 10 页(2 )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_ ,这是因为它们的形成过程经过了_分裂阶段。(3 ) IV 表示_作用,其结果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目_。【答案】 有丝 分化 一半 减数 受精 相等【解析】 (1)I、II 表示受精卵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及细胞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 (2)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这是因为它们的形成过程经过了减数分裂阶段。 (3)IV 表示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结果使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