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济南市济钢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 2 第二章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 15 题;共 30 分)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基因是 DNA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D. 染色体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2.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试验,运用“假说 演绎” 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只有生殖细胞中才有性染色体,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
2、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 A. B. C. D. 3.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 基因的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 基因都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D. 基因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有关 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 1 或 2 个 DNA 分子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C.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D.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 DNA 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变异5.对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不
3、正确叙述是 A. 编码区能够转录相应的 mRNA,经加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B. 编码区内都是编码序列C. 在非编码区有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 D. 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序列6.初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 A. 萨顿的蝗虫实验 B.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C. 人的红绿色盲的研究 D. 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7.小麦抗锈病基因 R 和不抗锈病基因 r 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 R 和基因 r 的核苷酸序列是相同的B. 一株处于开花期的杂合小麦个体中,雌雄配子数量比为 1:1C. 基因 R 可以突变成基因 r,基因 r 也可以突变成基因 RD.
4、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 r 能遗传给后代8.如图所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 II、III、IV、X、YB. 含有 2 条 X 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雌蝇细胞C. 果蝇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 II、III 、IV、x( 或 Y)四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9.等位基因 A 与 a 的根本区别是( ) A.基因 A 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 a 能控制隐性性状B.两者在减数分裂时的分离方式不同C.两者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D.两者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10.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
5、正确的是( )携带遗传信息 能转运氨基酸 能与核糖体结合能转录产生 RNA 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 A. B. C. D. 1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遗传信息可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B. 在同一生物个体中,遗传信息不能传递C. 通过有丝分裂和无性生殖,遗传信息也可以向下代传递D. 遗传信息可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向下代传递12.豌豆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 Y、y 控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 Y 或 y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 基因 Y 和基因 y 的本质区别是核糖核苷酸序列不同C.
6、基因 Y 和 y 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D. 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可检测到基因 Y 或 y,但检测不到对应 mRNA1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 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的场所只能是细胞核B. 控制豌豆红花和白花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 一个基因转录时其两条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14.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A. B.
7、 C. D. 1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C.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二、填空题(共 2 题;共 19 分)16.分析以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 B 物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单糖,C 是一种含有氮元素的物质;则 A 表示_ ,B 表示_ ,C 表示_ , G 表示_ (2 )由于_ (用字母表示)的不同,D 有_ 种(3 )图中 D 和 E 的关系是_ (4 )一般地说,1 个 H 含有_ 个 F(5 ) _ (用字母表示)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6 ) H 是 E 的_ ,
8、E 是_ 的 F 片段 17.2016 年 12 月,印度洋强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遇难,事后的遗体辨认只能借助于 DNA 杂交技术该方法是从遗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 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 DNA 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 DNA 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的 DNA 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中 DNA 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 杂交技术就能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遗体进行辨认请回答下列问题;(1 )人体 DNA 的主要载体是 _ , 同一个人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核中 DNA 分子中 是否相同?_ , 理由
9、是_ (2 )水浴供热能使 DNA 氢键断裂,皮肤生发层细胞中发生该变化的生理过程是_ 和_ (3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需要克隆出较多的 DNA 样品若一个只含 31P 的 DNA 分子杨平中腺嘌呤含量为 15%,用 32P 标记的脱氧和概算为原料连续复制 4 次后不含 32P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的_ ,子代 DNA 分子中胞嘧啶的含量为 _ (4 )下表所示为分别从遗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同一区段 DNA 单链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配对情况,A、B、C 三组 DNA 中不是同一人的是_ ;A 组 B 组 C 组遗体中的 DNA 碱基序列 ACTGACG
10、GTT GGCTTATCGA GCAATCGTGC家属的 DNA 碱基序列 TGACTGCCAA CCGAATAGCT CGGTAAGATG三、综合题(共 1 题;共 5 分)18.如图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 d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 1 的基因型为 _; 2 的基因型为_; 3 的基因型为_ (2 )理论上计算, 2 与 3 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应为_ (3 )假定 2 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2 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应为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解答】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其
11、碱基序列蕴含着遗传信息,A 正确;B、一个 DNA 分子中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正确;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的 DNA 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C 正确;D、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 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D 错误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 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每个 DNA 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2.【答案】C 【解
12、析】【解答】染色质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之一,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正确;摩尔根运用“ 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的杂交试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正确;体细胞中有 1 对性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 1 条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并不都是控制性别,错误;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错误;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正确。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A、B、D 三项均错误,C 项正确。【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
13、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A 正确;B、基因复制过程中,双螺旋打开,此时 DNA 分子不稳定,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 正确;C、对于真核生物而言,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对于原核生物而言,基因主要位于拟核 DNA上,C 错误;D、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正确故选:C【分析】1、基因与 DNA 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决定
14、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 1或 2 个 DNA 分子, A 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 正确;C、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C 错误;D、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 DNA 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 正确故选:C【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
15、A 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结构的相关知识。真核细胞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在编码区中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编码区是指能够转录相应的 mRNA,经加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编码区内都是编码序列,但只有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序列,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序列;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在编码区,所以 C 不正确。6.【答案】D 【解析】【分析】萨顿的蝗虫实验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通过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故选 D7.【答案】C 【解析】【解答】A、基
16、因 R 和基因 r 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A 错误;B、一株处于开花期的杂合小麦个体中,雌配子数量少于雄配子数量,B 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 R 可以突变成基因 r,基因 r 也可以突变成基因 R,C 正确;D、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 r 不能遗传给后代,D 错误故选:C【分析】1、基因突变是 DNA 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包括减数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 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分离随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而分离,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 染色体
17、分离而分离;2、杂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产生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的比例是 1:1 ;3、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一般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4、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8.【答案】D 【解析】【分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 II、III、IV、X 或 II、III、IV、Y;含有 2 条 X 染色体的细胞不一定是雌蝇细胞,如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含有 2 条 X 染色体;果蝇细胞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II、III、IV、x(或 Y)四条染色体构成
18、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故选 D9.【答案】C 【解析】【解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不同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等位基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10.【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DNA 是遗传物质,能携带遗传信息, 正确;转运 RNA 能识
19、别并转运氨基酸,错误;信使 RNA 能与核糖体结合,用于合成蛋白质,错误;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产生 RNA,正确;转运 RNA 上一端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错误;DNA 分子在复制时,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正确故选:B【分析】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存储遗传信息2、 DNA 分子通过 DNA 的自我复制,进而传递遗传信息,通过基因的表达控制蛋白质的合成3、密码子是信使 RNA 上决定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tRNA 能识别并搬运氨基酸11.【 答案】B 【解析
20、】【分析】遗传信息可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在同一生物个体中,通过有丝分裂传递遗传信息;故选 B.12.【 答案】B 【解析】【解答】A、基因 Y 和 y 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A 正确;B、因 Y 和基因 y 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不同,B 错误;C、基因 Y 和 y 是一对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应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则基因 Y 和 y 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正确;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可检测到基因 Y 或 y,但检测不到对应 mRNA,D 正确故选:B【分析】1、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
21、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例如:豌豆的高茎基因 D 和矮茎基因 d 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2 、减数分裂过程:(1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
22、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3.【 答案】B 【解析】【解答】A、DNA 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其次还有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A 错误;B、控制豌豆红花和白花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 正确;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不能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因基因突变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 错误;D、基因转录时只能以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D 错误故选:B【分析】DNA 的复制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其次还有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转录时只以其中的一条链作
23、为模板;染色体变异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14.【 答案】B 【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所以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基因在不同世代间的传递规律。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15.【 答案】D 【解析】【分析】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部分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 错;染色体是由 DNA和蛋白质构成的,B 错误;一条染色体
24、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错,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和染色体关系,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二、填空题16.【 答案】磷酸 ;脱氧核糖;碱基;蛋白质 ;C;4;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 D(脱氧核苷酸)组成;1 ;D (或 C) ;载体;有遗传效应 【解析】【解答】(1)据题图可知,图中 A、B、C 三者为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中的某一种,B 物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单糖,故为,脱氧核糖,C 是一种含有氮元素 的物质,故为含氮碱基;则 A 表示磷酸,B 表示脱氧核糖,C 表示碱基,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吗,故 G 表示蛋白质(2 )脱氧核苷
25、酸由于含氮碱基(A、T、C、G)的不同而分为 4 种(3 )基因的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 D(脱氧核苷酸)组成(4 )一般地说,1 条染色体含有一个 DNA 分子,DNA 复制后, 1 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5 )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分析】1、分析题图: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故 G 为蛋白质,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构成故图中 A、B、C 三者为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
26、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 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4、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7.【 答案】染色体 ;相同 ;同一个人的所有组织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的;DNA 复制 ;转录;0 ;35%;C 【解析】【解答】(1)人体细胞中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同一个人的不同组织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同一个人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核中 DNA 分子中 是相同的(2 ) DNA 分子是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27、形成碱基对,由于 DNA 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都以单链 DNA 为模板,因此 DNA 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都有氢键断裂的过程(3 )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每一个子代 DNA 都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因此以 31PDNA 为模板,以 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 4 次后,子代 DNA 分子是 16 个,都含有 32P;由于 DNA分子中遵循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 A+C=T+G=50%,如果亲代 DNA 中腺嘌呤为 15%,则胞嘧啶为 35%,DNA 分子复制形成的子代 DNA 中的碱基与亲代相同(4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A、
28、B 都遵循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不完全遵循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根据碱基配对情况,A 、B、C 三组 DNA 中不是同一人的是 C【分析】1、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真核细胞中 DNA 的分布,有丝分裂的意义和细胞分化的实质,DNA 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和特点,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三、综合题18.【 答案】(1)DD 或 Dd;dd;Dd(2 )(3 )【解析】【解答】解:(1)已知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患病为 dd,其父母都正常为 Dd,则 1 的基因型为 DD 或 Dd; 3 有患病的儿女,所以其基因型为 Dd。(2) 2(dd)与 3(Dd )的子女中耳聋患者(dd)的概率应为 。(3 )假定 2 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 2 基因型为 DdXBXb , 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ddX BY)婚配,耳聋的发病率为 ,色盲的发病率为 ,所以子女中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应为(1 ) ( 1 )= 。【分析】遗传系谱图的一般方法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