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音黄河船夫曲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08561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黄河船夫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音黄河船夫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音黄河船夫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音黄河船夫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音黄河船夫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音黄河船夫曲教案篇一:黄河船夫曲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黄河船夫曲教案教学目标: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教学重点: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 ,唱出陕北民歌韵味。教学难点: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音乐引路CAI: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 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

2、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音调较高。 )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 ”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 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进近陕北民歌。二、赏析陕北民歌1、介绍地域环境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

3、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环境。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CAI:比较城市陕北高原 黄河湘江,配歌曲伴奏。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师: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人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高亢的声调、嘹亮的歌喉。2、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

4、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船。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 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3、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1)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师:请同学们边

5、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 CAI:出示歌曲旋律线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 ,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 ,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嘹亮)4、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注意观察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重复)重复出现了几次?(5次)(娴熟、协调有序)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3)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 CAI: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

6、大师: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强 弱 次强 弱)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5、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了解方言、衬词1)分析方言特点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如:我晓得、船、艄公。2)分析衬词特点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 (师示范)

7、师: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 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3)模仿方言、衬词,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师:每一句最后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发挥。6、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师: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种: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声唱法,现在还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 黄河船夫曲应该采用什么演唱方法?师:因为歌曲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是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应该是

8、随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7、小组对唱,参与律动。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出现?(2 段、一问一答)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按照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三、小结与延伸1、小结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陕北人的生活离不

9、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2、欣赏民歌黄河船夫曲 师:而今,陕北人们的生活水平提越来越高了,陕北民歌同样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而应该有所改变。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不管人们生活水平如何改变,陕北民歌的魂还在,它依然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音乐素材。经过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后,又赋予了它新时代的气息。师:同学们,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继续挖掘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不断发扬和壮大我国的民族文化!篇二:教学设计 黄河船夫曲 神 州 音 韵 黄河船夫曲延川县延远中学马 延 婷教材简析: 神州音韵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的第四个单元,本节课以黄河船夫曲为题,展开第四单元中第

10、一课时的教学。这个单元关注民族风格浓郁和地方特色鲜明的音乐文化,选取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歌、民间器乐、歌舞音乐等,还有根据民间音乐创作的风格浓郁的新作品。设计理念: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注重学生参与性”的理念指导下,为了能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学生通过“走进陕北了解陕北歌唱陕北热爱陕北”等方式去亲身体会陕北民歌的音乐风格,然后总结出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知道,青少年学习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思考、探究、实践等方式感受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内容:歌曲黄河船夫曲 授课类型:唱歌与实践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能够用自然、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2、了解黄河船夫曲中旋律重复手法的运用。3、通过演唱,培养学生热爱陕北民歌,热爱祖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高亢、豪放的声音演唱。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总结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教学准备: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教室、相关课件和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音乐片段,提问学生这是哪个地区的民歌?歌曲的曲名是什么?会唱这首歌曲吗?2、教师一边语言简介陕北,一边播放陕北风情图片。师:高亢明亮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把我们

12、带到了热情好客的陕北。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陕西省的延安市和榆林市,地形以沟、峁、梁、塬为主,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孕育出富有陕北特色的地域文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陕北说书等。20 世纪 20 年代,贫瘠落后的黄河之滨佳(转自:wWw.bdF 千 叶帆 文摘:初中音黄河船夫曲教案)县,有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李思命,从自己一生的搬船生涯中总结出了代表穷苦人民的淳朴语言,唱出了震惊中外的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今天,我们将在音乐课堂上去感受黄河船夫的沧桑人生和黄河船夫与黄河博斗的不屈民族精神。二、感受、学习1、播放视频黄河船夫曲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师:这是一首朴素短小并具有鲜明形象

13、的陕北民歌,曲调自然高亢,歌词描写了黄河的艰险和迷人,表现了黄河船夫与黄河搏斗的勇猛精神。2、学唱歌曲。(1 )学生跟老师或随音乐视唱旋律,思考: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来。歌曲的旋律运用了重复手法。 2 52 125 1 2 (2 )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两遍,注意唱好句尾的下滑音。(3 )学生用高亢豪放的声音演唱,教师伴奏。4、参与表现。教师鼓励学生用陕北方言演唱歌曲。过渡:学生们的表演很精彩,从你们的表演中老师不仅可以看到你们对黄河船夫的崇敬,还可以感受到你们对家乡的热爱。那么,你们还知道或会唱哪些陕北民歌?5、学生讨论: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1 )陕北民歌舒展悠扬、粗旷豪放,与陕北民歌

14、的生活环境有关。(2 )陕北民歌的歌词内容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爱情、风俗等。(3 )陕北民歌的语言直率自然、朴实无华,富有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调,体现了陕北人民热情豪爽、勤劳朴实的性格特征。(4 )陕北民歌的修辞手法十分多样,最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衬词等,这些修辞手法能增强歌词的形象性。6、音乐知识卡:民歌及民歌的特点。民歌 是人们在生活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在口头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具有语言简明、形象生动等特点。三、拓展延伸。同学们,你们都觉得陕北民歌土气,没有流行音乐时尚,对吗?所以你们不喜欢唱陕北民歌?其实,我告诉你们

15、,咱们的陕北民歌很洋气也很美气,你们看,陕北民歌早就走出陕北,走出国门了。1、观看陕北民歌走进维也纳的演出报道。教师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们对陕北民歌的看法或态度有所改变吗?教师小结:陕北在发展,陕北民歌在腾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陕北人,我们不仅要会唱陕北民歌,更要把陕北民歌唱好。2、资料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 30 万首左右,民族民间器乐 200 余种。小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如果你们不去接纳、学习中国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那么,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灿烂民族音乐将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淡化。四、教师总结。同学们,传唱经典民歌,弘扬

16、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最后,请同学们跟我大声说:传唱民歌,从我做起。 神 州 音 韵 黄河船夫曲 市县(区):学姓 校: 名: 马 延 婷篇三:黄河船夫曲教案 黄河船夫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2、认识冼星海,了解他的生平及作品。3、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二、 教学重难点: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作品背景:黄河船夫曲 是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第一乐章,是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而改编的。是一首陕西民歌,音乐采用劳动歌曲体裁形式,通过塑造船夫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赞扬了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和勇于胜利的

17、品质。作品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中华民族,歌颂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音乐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对比、再现了三个激人心魄的场面(搏战、小胜、再战) ,刻画了不怕困难、勇于斗争、不屈不挠的“船夫” (即革命者)形象,给人以壮美之感。因此,这课的欣赏目的为:让学生了解音乐表现手段(旋律、力度、速度、节奏、情绪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感受音乐形象极其象征意义,从而宏扬民族精神,受到美的熏陶。为此,整节课以多媒体为主,在形象直观、上下对比、分层解析、总结归纳中理解音乐;在听、唱、动、思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体现音乐寓美于教的思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屏幕显示“摇篮

18、 ”两字,让学生说说其含义。希腊是哲学的摇篮,最初就发明了自然发生的辩证法。 ”郭小川三门峡诗:“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啊,中华民族的摇篮。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2、提问:既然“ 摇篮”可喻为生活环境、文化的发源地,那么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发源地是什么?黄河。咱们接下来就一起学习一下这首黄河船夫曲 。(二)简介黄河及黄河船夫曲 。1、屏幕显示“黄河流向图 ”,以黄河奔 腾的画面简介黄河。黄河西起青藏高原,九曲十八湾,浩浩荡荡奔向大海。特别是在中上游,由于落差极大,故水流湍急,气势盛大,连大诗人李白也叹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它横贯中华大地,哺育着两岸的华夏子民,出

19、了不少英雄豪杰、文人骚客,留下了多少不朽篇章。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 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 5464 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屏幕显示冼星海的图象并简介作者与作品。( 2)作品。当时,冼星海因看了诗人光未然的词作“黄河”激动万分,就在延安的破窑洞里抱病挥笔,只用了六天六夜的时间就写成一部惊人的合唱巨作:“黄河大合唱” 。全曲共有八个乐章(屏幕显示名称) 。( 3)欣赏合唱曲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 了解混声演唱的形式。 听与提问:歌

20、曲唱了些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4 )师小结:这部作品震撼人心,实现了音乐家冼星海的心愿,就是要把这部作品作为反映中国人民伟大而坚强的性格和英雄气魄的曲子。同时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得到了周恩来的高度评价(屏幕显示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在 70 年代,一些作曲家与演奏家共同把这首合唱曲改编成了钢琴 协奏曲黄河 。 那么什么是协奏曲?(三)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1、屏幕显示协奏曲概念:由一件乐器独奏,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2、欣赏钢琴协奏曲 黄河船夫曲屏幕显示黄河船夫曲 的乐章并出示课题与背景。(1 )听与思考:黄河船夫曲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根据音乐的什

21、么表现手段来划分的?(2 )学生答与老师小结回答: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引子、主题、主题4、分段欣赏。第一主题:搏战(1 )听并说说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第一主题描绘了激流汹涌澎湃,船夫们冲过激流险滩第二主题描绘了艰难险阻的斗争中见到了胜利的曙光(2 )屏幕显示画面并说说音乐采用了那些表现手段?屏幕显示结论:速度(急速) 、力度(强) 、节奏(紧凑) ,以及情绪、气氛等。旋律 :高亢、悠扬节奏: 宽广、有力情绪 :自由、舒畅视唱主题,感受前倚音的紧张感及前十六分音符的推进感。通过听唱与划船动作来进一步感受,并理解本段的象征意义。第二主题:(1 )听,与第一段比较有何不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 )屏幕显示画面并分析表现手段的变化(略) (特注:拍子、结构的变化)(3 )有感情地视唱旋律,说说音乐所表现的形象特征:乐观、充满信心的革命者。但是,胜利是暂时的,正如船夫要“回过头来,与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那样,还要与敌人决一死战。因此,这里的情绪:轻松并不是等于放松!(四)哼唱主题和主题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