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 后 一 课,(法) 都德,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作者简介:,时代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1871年,法国战败,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需要掌握的
2、字的读音:,踱来踱去 郝 叟 懊悔,惩罚 钥 匙 祈 祷 哽,督学 膝头 小 弗 郎 士,du ho su o,chng yo shi q do gng,d x f lng,需要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宁可,( )安宁,nng,nng,( )字帖,( )请贴,( )妥帖,( )强迫,( )强劲,( )倔强,ti,ti,ti,qing,qing,jing,小说常识,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
3、人物,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初读课文1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2、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阅读小说要抓住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小说情节?,“我”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我”的见闻感受是本文的线索。,三要素,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一、上学路上二、最后一课三、宣布下课,(1-6),(7-23),(24-29),1、上课之前,2、上课之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情节,研讨课文,小弗朗士,韩
4、麦尔先生,环境,变,(心理),(外貌、语言和行动),?,?,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开课桌,关课桌,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戒尺 穿着漂亮的礼服,有镇上的人,没有镇上的人,异乎寻常!,分析人物形象,本文着重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课文正是通过_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以及_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
5、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认识小弗郎士,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这些 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怕老师、幼稚、贪玩、不爱学习,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有自制力,我们的一切 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朦胧的爱国心,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郎士思想性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认识小弗郎士,想一想小弗郎士在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 (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加以揣摩),“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上课之前,上课之中,1、“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2、“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3、“想起这些,
6、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可怜的人!”,4、“心里挺难受的,头也不敢抬起来。”,5、“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听懂了。”“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可怜的人!,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幼稚贪玩、 不爱学习,诧异,懊悔,感到羞愧难受,细心学习,贪玩不爱学习 怕老师 幼稚不懂事,小弗郎士的变化,热爱法语;,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热爱祖国。,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
7、么?,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受到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灵深处爱国情感。,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副标题: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韩麦尔先生,标出有关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段并分析该人物。,分析人物形象,1、(7)动作描写,严厉的老师,2、(9)语言描写,温和的老师,3、(10)外貌描写,内心的悲痛和崇高的爱国感情,4、(18、19)语言描写,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老师,5、(22)神态描写,留恋祖国、为国伤怀,6、(24-29)神态、语言、动作,十分悲痛的心情;坚信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
8、韩麦尔先生就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 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韩麦尔先生 服装、表情、动作、语言。 服装:穿礼服上课表示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表情:柔和、严肃、惨白、呆 语言: 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最后最后” 评论法国语言 动作:用尽全身力气书写“法兰西万岁” 总结:韩麦尔先生漂亮的礼服,温和而又严肃的表情,富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教诲,用尽全身力量写下的“法兰西万岁!”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说明这个普普通通的语言教师的职业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因此由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典型,更有代表性。,最后一课 (法)都德,小弗朗士(心理),韩麦尔先生 (外貌、语言行动),环境,变
9、,亡国痛,爱国情,?,?,环境描写,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说说它的作用。,1、自然环境:,表现小弗郎士愉快的心情, 同时又有反衬故事悲剧气氛,2、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朗读最后一个部分,朗读感悟,朗读要求:深沉缓慢,力求表现老师对最后一课的眷恋,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对学生的无限期望以及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1、如何理解:“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钥匙法国语言,监狱大门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重点研读,2、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有何作用?,(1)“窗外又传来普鲁
10、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2)“我亲爱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3) “散学了,你们走吧。”,(解释说明),(声音的延续),(意思的递进),重点研读,总结全文,一、讨论主题,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残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思想教育,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总结全文,三、总结写作特点,1选材:材料为表现中心服务。,2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标题不但指出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总结全文,作业:,发挥想象力,以“下课以后”替小弗朗士写一则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