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选修三苏教版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3.4.1分子间作用力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07944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选修三苏教版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3.4.1分子间作用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选修三苏教版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3.4.1分子间作用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选修三苏教版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3.4.1分子间作用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选修三苏教版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3.4.1分子间作用力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选修三苏教版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3.4.1分子间作用力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专题 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专题 专题 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单元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教学课题课时 第 1 课时 分子间作用力知识与技能 1 熟知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的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 会比较范德华力的大小,分析氢键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学习微观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想比较思维能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教学难点 1、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2、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方法 探究讲练结合教

2、学准备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讲解一、范德华力1提出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依据气体分子能够凝聚成相应的固体或液体2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3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1)取向力极性分子之间靠永久偶极与永久偶极作用称为取向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2)诱导力诱导偶极与永久偶极作用称为诱导力。极性分子作用为电场,使非极性分子产生诱导偶极或使极性分子的偶极增大(也产生诱导偶极),这时诱导偶极与永久偶极之间形成诱导力,因此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于极理解2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3)色散力瞬间偶极与瞬间偶极之间有色散力

3、。由于各种分子均有瞬间偶极,故色散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及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不仅存在广泛,而且在分子间力中,色散力经常是重要的。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统称范德华力, 它具有以下的共性:(1)它是永远存在于分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2)它是弱的作用力(几个几十个 kJmol-1) 。(3)它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4)范德华力的作用范围约只有几个 pm。(5)分子间的三种作用力。其中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水分子除外。4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阅读下表,分析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几种分子间作用力的分配(kJmol -1)分子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总和Ar

4、0.000 0.000 8.49 8.49CO 0.0029 0.0084 8.74 8.75HI 0.025 0.1130 25.86 25.98HBr 0.686 0.502 21.92 23.09HCl 3.305 1.004 16.82 21.13NH3 13.31 1.548 14.94 29.58H2O 36.38 1.929 8.996 47.28了解加强理解观察理解3(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2)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一般来说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非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5范德华力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1

5、)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其熔沸点越高例题1SiCl 4的分子结构与 CH4类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iCl 4具有正四面体的构型 B在 SiCl4和 CCl4晶体中,前者分子间作用力比后者大C常温下 SiCl4是气体DSiCl 4的分子中硅氯键的极性比 CCl4中的碳氯键强说明常温下 SiCl4是液体,CCl 4在常温下是液体,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SiCl 4和 CCl4都是分子晶体,且 SiCl4的分子量大于 CCl4,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大于 CCl4,由此也可以推出常温下 SiCl4是液

6、体。二、 氢键思考:观察课本 P55页图 3-29,第A 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符合前面所学规律,但 H2O 的沸点却反常,这是什么原因呢?同系物C4讲解(一) 、氢键的成因: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 X 以共价键相结合时,由于 HX 键具有强极性,这时 H 相对带上较强的正电荷,而 X 相对带上较强的负电荷。当氢原子以其唯一的一个电子与 X 成键后,就变成无内层电子、半径极小的核,其正电场强度很大,以至当另一 HX 分子的 X 原子以其孤对电子向 H 靠近时,非但很少受到电子之间的排斥,反而互相吸引,抵达一定平衡距离即形成氢键。(二) 、氢键的相关知识1氢健的形

7、成条件: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N 、 O 、 F )与 H 核。2氢键的定义: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与 H 核之间的很强的作用叫氢键。通常我们可以把氢键看做一种比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3氢键的表示方法:XHY(X、Y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4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可以使物质的熔沸点 升高 ,还对物质的 溶解度 等也有影响。如在极性溶剂中,如果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就会促进分子间的结合,导致溶解度增大。例如:由于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不同分子间的氢键,故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而乙醇的同分异构体二甲醚分子中不存在羟基,因而在二甲醚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二甲醚很难

8、熔解于水。5影响氢键强弱的因素:与 XHY 中 X、Y 原子的电负性及半径大小有关。X、Y 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半径越小,形成的氢键就越强。常见的氢键的强弱顺序为:FHF OHO OHN NHN OHCl56说明:氢键与范德华力之间的区别氢键与范德华力同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氢键具有饱和性与方向性。所谓饱和性是指 H 原子形成一个共价健后,通常只能再形成一个氢键。这是因为 H 原子比X、Y 原子小得多,当形成 XHY 后,第二个 Y 原子再靠近 H 原子时,将会受到已形成氢键的 Y 原子的电子云的强烈排斥。而氢键的方向性是指以 H 原子为中心的 3 个原子 XHY 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这样 X 原子与 Y 原子间的距离较远,斥力较小,形成的氢键稳定。综上所述可将氢键看做是较强的、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分子间作用力。7氢键可以在分子之间形成,也可在分子内部形成:如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板书计划第 1 课时 分子间作用力一、范德华力二、氢键(一)氢键的成因:HX 键具有强极性, “裸露”质子(二)氢键的相关知识1.氢健的形成条件: 2.氢键的定义:3.氢键的表示方法:XHY(X、Y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4.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5.影响氢键强弱的因素:5.说明:氢键与范德华力之间的区别6.氢键可以在分子之间形成,也可在分子内部形成:如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