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简述与生物技术安全性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理解不同的观点。【过程与方法】 (1)面对来自媒体和他人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不同观点,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问题,认识到每一项生物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带来安全性。(2)养成关注社会问题讨论的参与意识,形成质疑、求实的科学态度,并能以理性的、积极的态度关注问题的解决通过科技手段的进步、社会规范的建立等途径“趋利避害”。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 多角度的关注。 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
2、由进行辨析和讨论。【教学难点】 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保证课堂辩论有序且有效地实施。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展示合成动物、植物图片,电影阿凡达剧照【提问】这些生物存在吗?我们所学的哪种技术能够让我们得到他们?展示已经研制出来的荧光生物结合已有经验发表各自的见解,复习基因工程的过程和以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复习理论加深对转基因【引导】如果让你来研制一种荧光生物,操作步骤应该是什么样的?书写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本质 随机性的理解自主学习转基因成果【过渡】荧光蛋白基因已经像放射性同位素的功能一
3、样作为标记性基因被广泛的用于科学研究。不仅如此,基因工程在其它方面也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果,请同学们对照学案第一部分的问题系统,自主阅读教材 87 页内容。并请同学进行展示:1、微生物方面:(1)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等;(2)用于基因制药。2、转基因动物方面: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和家禽;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3、转基因植物方面: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自主阅读】教材 87 页,完成学案问题,了解转基因产品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对转基因技术肯定它的进步性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接受水平,通过自主学习,有效利用教材信息引出转基因
4、生物的安全性【讲述】基因工程确实把我们改造生命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但是,在 1972 年,斯坦福大学教授伯格(P. Berg)第一次重组 DNA 获得成功之后,他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写信给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将重组 DNA 的研究工作先冻结一年。作为一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技术潜在的影响力,坚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科学家们讨论这项技术的安全性。而今天,转基因生物以它不可抵挡的优势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你现在穿的衣服原材料就是转基因棉花,也许你今天中午吃的米饭就是转基因大米,我们有必要去了解生物技术会给我们的生活、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于转基因生物,我们应该
5、持什么样的态度?聆听,思考,感受不同的观点,形成质疑的氛围通过讲解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习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辩论赛正方辩题转基因生物利大于弊 学生分组辩论, 通过辩论赛双辩论赛 反方辩题转基因生物弊大于利探究 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论点一、转基因食物引起食物安全性问题理由:反对“实质性等同”;安全性检测问题;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的改变。论点二、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理由:“实质性等同”是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6、,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新过敏原的产生;至今尚未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影响人体健康的事例;没能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探究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论点一、转基因生物引起生物安全理由: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成为野生种类,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干涉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可能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细菌或病毒;有可能使杂草成为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论点二、不引起生物安全理由:扩散到种植区以外就很快死亡要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使他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存活时间有
7、限。探究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论点一、引起环境安全理由: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重组微生物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 DNA 与微生物杂交,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质可通过蜜蜂进入蜜蜂,再经过食物链传递。正方、反方分别通过大量数据、案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方对立的观点,将转基因生物的优势和劣势最大限度的呈现出来,同时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论点二、不引起环境安全理由:转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转基因抗
8、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的土壤环境。反思小结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物的安全;对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安全;对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安全。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4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回顾课堂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9、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辩证的看待转基因技术,实现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四、板书设计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转基因重要成果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课后习题1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 ( )A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B不加区分,全盘接受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 D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 2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 (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3、欧美一些国家开始限制基因食物的生产或不接纳转基因产品,是由于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基因污染”的严重性,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能增殖的污染D基因污染难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