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说课稿1、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讲授的是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历史上有重大的影响,是从中世纪社会过渡到近代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及其由此而开始的早期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使西方的资本原始积累得以顺利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世界近代化强有力的催化剂。本节承接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产物,下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内的要求,所以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开端,同时它也是近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作为中外历史比较型题目的
2、切入点,既可搞学科内内综合题也可搞跨学科综合,特别是和地理综合。学好本课,可为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全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背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及主要航线;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识记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活动的区域和主要目的,辩证的看待殖民活动的建设性,破坏性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互动探究等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使学生更清晰明了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活动特点;通过问题探究方法深入分析和理解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活动的影响,并学习用历
3、史唯物主义观评价这两个事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欧洲航海家艰苦卓绝的航海历程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的了解,发展学生坚毅、进取的性格。 (2)通过学习中国的罗盘针运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三)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着重认识:第一,新航路开辟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第二,新航路开辟与生产力和科学知识进步的关系;第三,新航路开辟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和对欧洲阶级关系的影响。确定的依据是从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看,贯穿本单元的线索是资本主义
4、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影响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难点分析:辩证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双重性 确定的依据有两方面:一、教材方面,内容较为庞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较复杂,从空间上来说涉及到了整个世界,从其意义方面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二、学生方面,这部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又涉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既难于理解又超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对学生的情况做如下的分析:一、知识掌握上,初中已经学过新航路开辟,至今已有两年多,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讲述时在突出重点地同时也应全面回顾。二、心理上,学生对枯燥乏味的
5、历史模块不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三,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学中,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发表见解。四、知识规模与初中相比有所扩大,且思维比较开阔。二、说教法本节课采用谈话法、表格图示法和地图演示法。具体表现为:(1)利用谈话法让学生阅读课文、史料,然后由老师提出问题,点拔释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归纳出答案,再由老师进一步提炼归纳总结,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2)利用地图演示法将不同航海家的航行路线、两个殖民国家的殖民活动演示出来,直观、生动,将抽象的航行路线、殖民地分布形象的演示出来,易于学生掌握。(3)利用表
6、格图示法展示四个航海家的信息,并要求学生填表,一目了然,能够化繁为简,易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知识要点。三、说学法(1)课前指导: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对本节授课内容有基本了解。(2)课中指导: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归纳总结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2)指导学生读图、识图:指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不同航海家不同的航海路线的地图以及表示葡萄牙、西班牙殖民地分布特点的地图。(3)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 分钟】播放电影哥伦布传的插曲Sailing ,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提问同学们是否熟悉这首曲子,然后直接导入课堂为何当时要开辟
7、一条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怎样的?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36 分钟】(1)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背景【10 分钟】 ,此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课本有比较详细的文字论述,先由教师展示一些材料,包括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东方的描述、哥伦布对黄金的论述、关于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之间通商要道的史料,然后让同学们结合上述材料阅读课文,由学生归纳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社会的原因和条件,最后由教师进一步汇总、归纳出那些店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社会根源、推动力、客观条件。(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8 分钟】此目涉及到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内容较复杂,比较抽象,因此采用地图图示法和表格图示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8、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目内容。地图图示主要是以 Flash 动画演示不同航海家不同的航行路线,加深同学们对四条航线的理解和记忆。用表格将四位航海家的名字、国籍、资助国、航海时间、路线、到达地点、意义展示出来,一目了然,助于理清思路。学生通常对枯燥乏味的历史模块不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但且好奇心强,所以在讲述此节时,可以讲述为何麦哲伦会在菲律宾丧生,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2 分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节涉及到的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世界市场等,较为生涩难懂,应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的影
9、响分开来讲,各个击破,又应该注重各州之间的关系影响,然后从整体上把握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是双重的,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于新航路开辟的看法,但教师应该加以干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7 分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而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在讲述两个国家的扩张时可以随新航路开辟的路径,一步一步演示他们的扩张,以示意图展示各自的侵略区域和特点,在演示的同时讲述葡萄牙和西班牙掠夺和侵略。最后涉及到欧洲的殖民统治对亚、非、拉美和欧洲的影响,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由发挥。(三)巩固新课【5 分钟】先按照本课线索和
10、知识点,和同学们一起简单复习一下,然后对于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点,同时也是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题,通过课堂练习加以理解、巩固、记忆。但因是课堂练习,题量不宜过多、过于复杂,应把握时间度,所以应以选择题为主,题量为 5 道选择题。(四)课后思考【1 分钟】作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思维已具有一定的开阔性,也有对比联想的能力,故课后思考题的设计是让同学们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的结果与意义有何不同。五、说板书本课采用提纲式板书和表格式板书相结合,采用提纲式板书将要点提炼出来,能过抓住重点又便于学生做笔记,表格式板书则把复杂得内容集于一个表格,简洁明了,又能理清思路。第二节 新航路的开
11、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背景经济根源(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根源:欧洲人患“寻金热” 。商业危机(直接原因):传统商路阻断宗教根源(重要推动力):基督教会传教客观条件:造船技术的进步;罗盘和星盘广泛引用于航海;地图绘制;王室支持。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航海家 国籍 资助国 航海时间路线 达到地点 意义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 向东 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 向东 绕非洲海岸达到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 向西 美洲 发现新大陆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151
12、9 向西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一)各大洲商业联系的建立和加强(二)对欧洲的影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三)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四)非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开始(五)亚洲: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六)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从分散孤立逐渐走向整体的世界四、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活动(一)活动概况葡萄牙 西班牙主要方向 非洲、亚洲 以美洲为主巴西 菲律宾掠夺方式 以侵占军事据点为主 划入帝国版图之内同时以垄断商路、建立商战进行欺诈性贸易的方式掠夺财富(2)影响:对亚、非、拉美人民 灾难性的:印第安人 黑奴贸易对欧洲 资本原始积累 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