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环院-张俊辉-大洋传送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07023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环院-张俊辉-大洋传送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环院-张俊辉-大洋传送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地 理 学专业:地理科学课程:全球变化年级:本科三年级大洋传送带1. 教学背景海洋是地球系统一个充满活力的成分,它是地球系统能量的贮存和调节器,对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变化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向大气提供的热量是驱动大气环流的主要因素,大洋中除表层风生流之外还存在由海水的密度分布决定的深海的海洋环流,本部分内容就是在前面学习了大洋表层由于风力作用引发的表层海洋环流之后,学习的另外一种与之成因不同的海洋环流,即由于海水的密度分布决定的深海的海洋环流。因此,本部分内容是学习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情况

2、,突出教材的重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根据最近的美国的强暴风天气和电影后天中的科学问题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迫切的想解决电影中科学问题的疑惑,另外一方面对本节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求知欲。第一个大问题大洋传送带的概念和形成过程讲解中,首先大洋传送带也称为温盐环流,告诉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毫无疑问温盐环流是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有关,通过 PPT 逻辑推理图,总结得出,理解这个概念的关键词就是温度、密度和盐度;那么温盐环流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设问和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学生形象的介绍大洋传送带的形成过程

3、,归纳总结温盐环流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便于学生理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大洋传送带概念和大洋传送带在全球变化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引入第二个大问题大洋传送带对气候的影响的学习,首先是现代气候,以近几年的频发的严寒气候为例讲解大洋传送带对现代气候产生的影响,进而解决开始提到的电影后天中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对古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突变事件,以图表的形式进行讲解,脉络清晰,条理清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什么是大洋传送带,理解大洋传送带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能力目标:一方面通过 PPT 的图形,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大洋传送带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通过课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激励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 PPT 中图片等的直观演示,将课件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清晰、更深刻。(3)理论与现实结合:美国近期(2015 年 2 月)强暴雪天气, 后天电影中的地学原理等例子与教材的理论内容很好的结合。4. 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根据学生的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 ,以学法为重心,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掌握大洋传送带的概念,理解大洋传送带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