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5《 伤仲永》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 (7).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06730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6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 伤仲永》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 (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5《 伤仲永》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 (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5《 伤仲永》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 (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1.5《 伤仲永》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 (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1.5《 伤仲永》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 (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伤仲永,王安石,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

2、、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考中进士第四名。曾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宋神宗时任参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变法。后又升任宰相。由于新法中关于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阶级与相关的官僚,变法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曾两次被罢免职务。宋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现江苏南京)。列宁称赞 他为“11世纪的改革家”。,江西抚州王安石纪念馆,南京半山园王安石故居,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小组比赛试译课文。,提示:1、人名、地名、年号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 2、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适当调整语序。 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译文通顺准确。 4、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疏通文意,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平民,属于,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长到,岁,曾经,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等,,(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代词,代这件事,邻居,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写,(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题,写,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同一

4、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为内容,,聚,团结,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立刻完成,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疏通文意,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以宾客之礼相待,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求取,花钱求仲永题诗,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通“攀”,牵,引,四处拜访,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跟随,明道年间,

5、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疏通文意,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原有特点完全消失,回答说:“(他已经)完全如同常人了。,常人,通达聪颖,我说,仲永的通达聪颖是先天得到的。,承受,胜过,超过,有才能的人,他的天资远远胜过一般,有

6、才能的人。,最终,没有达到要求,(他)最终变成一个常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的缘故。,他,如此有才智的人,,天生聪明,,像他那样,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尚且要变为平常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本来就平常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停止,复述故事,要求: 1、交代时间、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尽量不要看课本 3、发言清晰、响亮、流畅,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题解,本文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思

7、考方仲永的变化有哪几个阶段?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思考:,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具有非凡的作诗才能。,十二三岁时,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成年后,仲永才能泯灭,完全变为平常人。,第一部分:(1-2),(以叙事为主),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文章结构,思考:为什么详写仲永第一阶段的表现?,第二部分:(3),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第一层: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了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第二层:从“彼其”到文末,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

8、局将更可悲。,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文章结构,返回,原因: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受于人者不至”)仲永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仲永接受后天教育后天教育比天资更重要,它是一个人是否成才的最重要条件。,1。 未尝识书具 尝: 2。并自为其名 自: 为: 3。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4。或以钱币乞之 或: 5。环谒于邑人 环谒: 6。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7。泯然众人矣 泯然: 8。仲永之通悟 通悟: 9。受之于天 受: 10。贤于才人远矣 贤:,曾经,自己,动词 , 题写,通达聪慧,承受,胜过、超过,四处拜访,相当,渐渐,有的人,练习巩固,实词虚词关,消失,

9、通假字关,你能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准确说出其用法及解释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练习巩固,一词多义关,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受于人者不至:,比,介词。,在,介词。,被,介词。,练习巩固,一词多义关,邑人奇之: 仲永之通悟:父利其然: 泯然众人:,代词,代仲永。,结构助词, “的”。,练习巩固,代词,这样,的样子。,一词多义关,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代词,自己,介词,从,练习巩固,词类活用关,即书诗四句: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形作动,以为奇,名作动,把当作宾客,名作动,以为利,练习巩固,名作状,每天,名作动,写,自

10、是指物作诗立就,古:此,今:判断词,稍稍宾客其父 复到舅家 泯然众人,古:渐渐,慢慢地。,今:稍微。,古:再,又。,今:重复,往复。,古:普通人。,今:常指大家,许多人。,古今异义关,练习巩固,1、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的句子:,。 2、最能表现仲永幼时天资过人的句子:,,金溪民方仲永 , 世隶耕,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意理解关,练习巩固,3、最能表现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的句子: ,。 4、又七年后的结局:_ 5、刻画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练习巩固,文意理解关,6、说明仲永未

11、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的句子:_ , _,_。 7、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的句子:_,父利其然也,不使学,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文意理解关,练习巩固,8、第一、二段的过渡句:_ 9、仲永变化的表面原因是: , ;根本原因是: 。,余闻之也久,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其受于人者不至,返回,文意理解关,练习巩固,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拓展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