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历史下册对点助学PPT,民族团结,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知识目标,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中几幅插图的讲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习目标,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二、各民族共同发展,知识归纳,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前提: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2、民族格局:以汉族为主,各民族大杂居、小聚
2、居 3、民族关系: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4、民族区域自治 提出:在筹建新中国之时 自治:在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自治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全国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还有许多的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 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意义:有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称为我国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2、少数民族的发展: 西藏: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我国第二
3、大橡胶基地 3、西部大开发战略: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 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宽于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1、建国58年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改革开放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针,对点巩固,【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的历史理解和识记能力。民族区域自治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
4、一,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 B甘肃 C西藏 D辽宁,【答案】C 【解析】我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和西藏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A B C D,【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民族政策的掌握能力。我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反对歧视和压迫,主张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发展,达到民族团结。所以五项都是我国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思考,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意义何在?,【答案】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