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摩擦力,1摩擦力定义:两个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阻碍,2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两个物体 (3)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 ,并且跟物体的 的方向相反 (4)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fN,其中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 有关,接触、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接触面粗糙,平行接触面,相对运动,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静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
2、触的两个物体间由于存在 而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两个物体 (3)方向:总是跟 ,与 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个变量,总是随接触面切线方向上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叫 ,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 .,相对运动趋势,接触、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最大静摩擦力,0ffmax,接触面平行,相对运动趋势,一、滑动摩擦力 重点解读 (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有四个:两物体接触;接触的两物
3、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即有弹力;两物体间要相对滑动;两物体接触面不光滑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判断时应根据条件依次判断,(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感性认识:同一物体在不同面上的摩擦程度不同不同物体在同一面上摩擦力也不同(拖动一把椅子与拖动一张餐桌用力不同) 实验分析:(见右图所示)取木块研究,在水平方向上, 木块可视为匀速运动据二力平衡条件知,木块受一个 向左的力f与拉力F平衡力f就是滑动摩擦力 在竖直方向上,由二力平衡条件知,木块所受的重力G与水平面对它的弹力N大小相等(G可用弹簧秤测量),讨论:滑动摩擦力f与弹力N有何关系呢? 方法:在木块上放砝码,用力拉动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
4、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的大小,从而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记下f及N的大小并填入表格中改变砝码的重力,重做几次,得到几组f、N的数据 结论:两个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与正压力N成正比,即f=N,若将木块放在玻璃上做相同的实验,f=N仍成立,【说明】 叫做动摩擦因数,它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没有单位 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的大小也无关 公式f=N中的N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它不是物体的重力,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等加以确定, 难点突破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滑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滑块的
5、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二、静摩擦力 重点解读 (1)与静摩擦力有关的一些现象 一辆大卡车停在路上,你用力推,但推不动,据二力平衡原理知,一定有一个力作用在车上抵消了推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 如右图所示,倾斜的木块上有一本书,书有沿板下 滑的趋势但没有滑动,这也是静摩擦力作用的效果 (2)静摩擦力的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疑点辨析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 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
6、原来的运动状态 第一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静摩擦力和有其他外力存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第二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物体不受其他外力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 (2)状态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以后学习)或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假如用一水平力推桌子,若桌子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这时地面会对桌子施一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该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加速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可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断此法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反向
7、”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说明】 要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相对”的含义:“相对”既不是对“地”,也不是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物体,即把其中一个物体作参考系,分析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 难点突破(1)静摩擦力的大小,如右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 力F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当人用2F的水平力去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为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max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max叫做最大静摩擦
8、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ffmax. 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静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运动,静摩擦力也是动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在上图中,只要人未推动物体,则静摩擦力的大小总与人的推力相等,(2)摩擦力规律小结相对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相对运动的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如果这两个物体产生相对运动,则为滑动摩擦力;如果这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并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则为静摩擦力在这里,相对运动是指以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为参照
9、物,另一个物体相对这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运动是指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相对地面位置发生变化因此,静止物体不只能受到静摩擦力,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物体不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运动”与“相对运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并不一定就与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摩擦力方向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即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
10、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由f=N可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也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也越大而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接触面积增大,滑动摩擦力不变根据f=N,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由、N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以及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是因为接触面积增大虽然增大了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作用
11、,但是另一方面,接触面积增大又减小了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因而减小了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作用,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的判定,在下列几种情况中,下图中的物体A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 果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请指明方向(A与其他物体的接触面粗糙),(1)(a)图中的A、B两个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共同向右匀速运动 (2)用力F将一张纸从(b)图中的A物体下抽出的过程 (3)(c)图中的A物体沿着粗糙的墙壁下滑 【解析】 在问题(1)中,虽然物体A随物体B向右匀速运动,但由于A、B 两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两物体间没有滑动摩擦力 在问题(2)中,A对纸面有压力,接触面粗糙,且有相对运
12、动,所以A受到滑 动摩擦力作用,在纸向右抽出的过程中,A相对纸向左运动,因此所受摩 擦力的方向向右 在问题(3)中,A相对墙有滑动,接触面也是粗糙的,但由于A与墙之间没有 压力,因此,没有滑动摩擦力 【答案】 (1)无 (2)有,方向向右 (3)无,【方法总结】 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基本思路: 选研究对象(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 选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为参考系 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1-1,如右图所示,粗糙传送带上有一货 物A,判断在以下各种情况下货物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传送带的速度是3 m/s,水平向右,货物A的速度是5 m/s,水
13、平向右; (2)传送带的速度是3 m/s,水平向右,货物A的速度是2 m/s,水平向右 【解析】 要判断货物A所受摩擦力方向,以传送带为参照物在第(1)种 情况中,货物A相对于传送带水平向右运动;在第(2)种情况中,货物A相对 于传送带水平向左运动 【答案】 (1)货物A所受摩擦力水平向左 (2)货物A所受摩擦力水平向右,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的判定,如右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一叠共计54张 的扑克牌,每一张的质量均为m,用一手指以竖直 向下的力压第1张牌,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 确保手指与第1张牌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 手指与第1张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牌间的
14、动摩擦因数均为2,第54 张牌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且有1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解析】 由题意知手指相对第1张牌向右运动,则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 擦力方向向右,C项错如果第2张牌到第53张牌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则 其中的某一张牌受到的来自于其上方的牌的摩擦力f上必大于其所受来自下 方牌的摩擦力f下,牌之间的摩擦因数均为2,令每张牌的重力为mg,令f上 2fN,则f下2(mgfN),总有f下f上,即从第2张牌到第53张牌之间不 可能有相对滑动发生将第2张牌到第53张牌视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受第1 张牌的摩擦力向右,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第53张牌对第54张牌的摩擦力向右, 则桌面对第5
15、4张牌的摩擦力必向左 【答案】 BD,2-1,在例2中,若在物体A上施一力F, 分析(1)、(2)两种情形中,物体B和物体A受摩擦力的情况 【答案】 (1)B不受摩擦力作用;A受到地面向左的静擦力(2)B不受摩擦力作用;A受到地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的计算,重为4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120 N,动摩擦因数是0.25,如果分别用70 N和15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求木 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什么? 【解析】 由于最大静摩擦力f max120 N,当推动F170 N时,木箱未动, 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当推力为150 N时,木箱运动,则摩擦力是滑动
16、 摩擦力 用70 N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由二力平衡知木箱受到70 N的静摩擦力 用150 N水平力推木箱时,木箱运动,由fN知滑动摩擦力fNmg 0.25400 N100 N. 【答案】 70 N 100 N,【方法总结】 计算摩擦力大小的基本思路: (1)必须首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明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直接由摩擦定律fN.求解的关键是根据平衡方程 或动力学方程(后面将学习)计算正压力N的大小 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静止、匀速运动或加速运 动),利用平衡方程或动力学方程(后面将学习)求解,3-1,重200 N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17、木箱与地面的动 摩擦因数为0.2,已知至少用4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木箱开始运动,求分别 用40 N和80 N的水平力推原来静止的木箱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各是多大? 在木箱运动过程中水平推力由80 N突然减小到40 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又 是多大? 【解析】 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NG200 N,当水平推力逐渐增大到45 N时,木箱刚开始运动,说明木箱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fmax45 N. 用4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时,木箱仍静止,由二力平衡知识,木箱所受的静 摩擦力f140 N当用80 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木箱将沿地面滑动, 木箱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f2N0.2200 N40 N. 木
18、箱运动过程中水平推力由80 N突然减至40 N,由于木箱仍在运动,木箱受 到的仍为滑动摩擦力,f3N40 N. 【答案】 40 N 40 N 40 N,认为摩擦力就是阻力,如右图所示,一平板小车在外力作用下 由静止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s,同时车上的物体A相 对车向左滑行L,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如何?该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 【指点迷津】 (错解分析)由于A相对平板小车向左运动了一段距离,故A 受到的摩擦力向左,因为是摩擦力,故为阻力 (正确分析)对于物体A、A沿运动方向产生了位移,但相对车(与其相接触的 物体)却是向左运动,由定义可知,A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该摩擦力 是动力 【答案
19、】 向右,动力,认为静摩擦力就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就是运协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值日生擦黑板时,关于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黑板擦对黑板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B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C黑板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D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指点迷津】 所谓静摩擦力是指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产生的摩擦 力,这两个物体可以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一起运动(速度时刻相同,即 相对静止),而滑动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两个物体可 能一个处于静止状态,而另一个处于运动状态,也有可能两者都是运动的, 但运动速度不同即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20、,而不是说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 【答案】 BC,摩擦力问题中参考系的确定 对于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其接触面上的一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应以对方(不一定是地面)为参考系,即假设对方静止不动,首先判断相对运动的方向,进而应用摩擦力方向的规律判断出最终结果应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时,对于同一个物体的两个接触面可能均受摩擦力的作用且正压力也可能不同,(2006年全国)如右图位于水平桌面上 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 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 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
21、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4mg B3mg C2mg Dmg,【解析】 对Q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右,图甲,对P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乙,由平 衡条件可得T=fP-Q F=f地P+fQP+T T=T且根据f=N得F=4mg,故只有A正确本题考查平衡问题和受力分析能力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 P、Q间的摩擦力是解决摩擦力问题常用的方法注意在对P受力分析时,要 将向左的力全画出来,不要遗漏【答案】 A,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越重,使它滑动时的摩擦力越大,所以摩擦力与物重成正比 B由 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
22、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总是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答案】 ABCD,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 D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解析】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 (垂直接触面的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四者缺一不可,故A 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指以二者之一 为参考系,而物体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通常是指地面,与相对运动选的 参考系可以不一致,故B、C错误;选项D正确,静摩
23、擦力便是发生在相对 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答案】 D,3如下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砖,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5 cm、15 cm、 8 cm,则当它平放、侧放和竖放时,运动的砖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无法比较 【答案】 B,4如右图所示,是主动轮P通过传送带带动从动轮Q的示意图,A与B、C与D分别是带与轮缘相互接触的点,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相对于A点的运动趋势方向与B点运动方向相反 BD点相对于C点的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运动方向相反 CD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运动方向相同 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
24、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解析】 主动轮由动力机器提供动力转动,而从动轮由传送带带动而转 动假设传送带光滑,则主动轮转动而传送带不动或传送带动而从动轮不 动由此可知主动轮是通过摩擦力带动传送带的,传送带阻碍主动轮转 动同理,传送带靠摩擦力带动从动轮,从动轮阻碍传送带转动故B、C、 D三项正确 【答案】 BCD,5. 用长15 cm的弹簧竖直吊起一个木块,稳定后弹簧 长23 cm;用这个弹簧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该 木块,如右图所示,弹簧的长为17 cm,求木块与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由弹簧弹力公式和平衡条件, 弹簧竖直时: k(0.230.15)mg 弹簧水平时: k(0.170.15)mg 由得:0.25. 【答案】 0.25,